一、外地离婚需要双方如何协议办理手续
夫妻双方在外地协议离婚的方式:
1.夫妻双方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2.双方在向婚姻登记机关提交离婚登记申请三十日后的三十日内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二、进行离婚协议公证所需材料有哪些
1.当事人双方的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及结婚证。
2.夫妻双方子女的户籍证明。
3.双方就离婚所达成的协议草稿。
4.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材料,如房地产权证、车辆行驶证、存单等。
5.公证员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证明材料。
三、离婚协议公证是在哪里公证
到住所地、经常居住地、离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
注意: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公证,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提出。
协议离婚不是必须要办理公证,直接去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即可。如果是去民政局协议离婚,需要带着双方的结婚证,身份证和户口本,以及离婚协议书三份。离婚协议书中需要对子女抚养、财产处理及债务处理都安排好。该离婚协议在民政局备案,双方办理了离婚手续之后,离婚协议就已经生效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n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
双方如何就在外地离婚手续达成一致协议
91人看过
-
离婚手续如何办理,双方自愿离婚协议书模板
289人看过
-
双方协议离婚手续在哪里办
116人看过
-
双方离婚协议手续流程
89人看过
-
双方自愿离婚需要多久,自愿离婚手续如何办理
433人看过
-
双方签订离婚协议后还需要去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吗
246人看过
-
夫妻双方在异地如何办理离婚手续, 双方都在外地怎么办理离婚手续?山西在线咨询 2022-01-24如果双方均在外打工,不在其中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则双方均必须回到方其中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办理协议离婚手续。办理协议离婚手续,男女双方须带上各自的身份证明、离婚协议书、结婚证。(请参考婚姻登记条例、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的相关规定)1、如果双方同意协议离婚,并非必须到颁发结婚证的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可以到到任何一方的户籍所在地办理。2、如果双方不同协议离婚,则需要到被告住所地(住所地是指户籍所在地,
-
夫妻双方一方有一方住在国外,如何办理协议离婚手续广东在线咨询 2022-04-11一方为出国人员(在国外合法居留6个月以上未定居的中国公民),另一方为居住在国内的中国公民;一方为出国人员,另一方为居住在国内的中国公民,双方自愿离婚,并已对子女抚养、财产处理达成协议的,双方须共同到国内一方户籍所在地或出国人员出国前的户籍所在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居住国内的中国公民须提供身份证和户口证明、所在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介绍信、离婚协议书及结婚证;出国人员应提供护照、离
-
协议离婚时双方需要到哪里办理离婚登记手续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13协议离婚时必须双方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不得委托他人代理。否则,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我国办理离婚登记的机关,在城市是街道办事处或市辖区、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在农村是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当事人申请离婚,应当持有下列证件和证明:①户口证明;②居民身份证;③所在单位、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出具的介绍信;④离婚协议书;⑤结婚证。此外,还应当交付办理离婚证及存档所
-
夫妻双方都在外地,离婚需要什么手续,在上海可以办理外地离婚手续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08视协议离婚或诉讼离婚不同,分以下两种情况: 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第十条第一款及第十一条之规定,男女双方应共同到一方户口所在地办理离婚登记,并出具下列材料:1、本人户口簿和身份证,2、本人结婚证,3、离婚协议书。 二、诉讼离婚 即由一方起诉,由法院判决离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之第12条规定,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
-
协议离婚需要什么手续,协议离婚应该如何办理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12当事人自愿离婚,必须双方亲自到一方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当事人从取得离婚证起,解除夫妻关系。 当事人申请离婚登记时,应当向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提供下列证件和证明: 1、双方户口证明; 2、双方居民身份证; 3、所在单位、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介绍信; 4、结婚证或者夫妻关系证明书; 5、当事人一寸免冠近照各二张; 协议书应当写明双方当事人的离婚意思,表示子女抚养教育、夫妻一方生活困难的经济帮助、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