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
在南京到达退休年龄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退休前处于连续参保状态,且累计缴费年限男满25年、女满20年,实际缴费年限达10年以上(含10年)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医疗保险费,享受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待遇。
累计缴费年限既包括职工实际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年限,也包括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前的“视同缴费年限。累计缴费年限既包括职工实际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年限,也包括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前的“视同缴费年限”。
累计缴费年限不同于连续缴费年限,既包括个人在中断缴费前后的缴费年限,也包括个人在不同统筹地区的缴费年限。
二、南京医疗保险缴费比例:
南京职工医疗保险:单位9%,个人2%+大病保险10元
居民医疗保险缴费标准:老年居民每人380元/年,其他居民每人460元/年,学生儿童每人120元/年,参保居民可委托工商银行代扣代缴,或直接到指定工商银行柜面缴费。缴费截止时间为2018年2月25日。
2018年度居民医保缴费延长到2018年2月25日。凡在2018年2月25日前按规定办理好续保手续、足额缴纳居民医保费的居民,2018年1月1日起开始享受2018年度医保待遇。逾期不缴费或未足额缴费的居民不享受2018年度居民医保待遇。
三、在南京中断了医疗保险怎么办?
对断保人员,南京规定,是单位自身原因造成的断保由单位补缴;对于灵活就业人员,中断缴费超过3个月的医疗保险关系自行终止,个人账户余额可继续使用;再次参保视同首次参加医疗保险。不过,这只是对连续实际缴费年限有影响,并不会影响累计缴费年限。南京规定灵活就业人员办理退休时,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须男满25年女满20年,基本医疗保险连续实际缴费年限不少于10年。
-
上海医疗保险缴费指南医保缴费比例/基数
327人看过
-
江苏南京社保缴费比例2024是多少
303人看过
-
职工医疗保险缴费比例是多少?医保缴费基数怎么计算
57人看过
-
呼和浩特市医疗保险缴费比例
364人看过
-
单位和个人医疗保险缴费比例
83人看过
-
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和报销范围
233人看过
医疗保险一般指基本医疗保险,是为了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通过用人单位与个人缴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员患病就诊发生医疗费用后,由医疗保险机构对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更多>
-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比例是多少,用人单位和个人的缴费比例是多少四川在线咨询 2022-02-26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为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7.5%,职工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随着经济发展,用人单位和职工缴费比例可作相应调整。单位和职工个人缴费基数如何确定用人单位以上一年度在职职工月平均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职工个人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为月缴费基数。单位和职工个人月缴费基数低于上年度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以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
-
南京XX缴纳社保问题缴费比例是多少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30缴费基数是按照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进行计算的。 而且是最低的工资标准进行核实的。 泛员网,首家第三方全国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秉承“直接服务员工,彻底解放HR”口号,为企业提供员工管理、全国社保、薪酬服务、员工福利等多种专项解决方案。
-
医疗保险缴费比例是多少, 医保有什么作用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14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10%,个人缴费比例为2%;医保的作用:一、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的发展。二、调节收入差别,体现社会公平性。三、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四、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手段。五、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保证。报销条件《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
-
南京比例多少医疗保险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071、目前,南京地区职工根据单位性质的不同,缴存比例分为三种:机关及事业单位的缴存比例为12%;外商、港澳台商企业的为10%—12%; 2、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他企业,缴存比例为8%—12%,企业单位可以根据企业经营效益状况,向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提高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获批后即可参照执行。 3、《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
-
医疗保险个人缴纳比例是多少医疗保险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4-121.单位和个人缴纳比例是多少? 本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为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7.5%,职工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随着经济发展,用人单位和职工缴费比例可作相应调整。 2.单位和职工个人缴费基数如何确定? 用人单位以上一年度在职职工月平均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职工个人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为月缴费基数。单位和职工个人月缴费基数低于上年度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