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倾销行为的几点法律思考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5 22:26:16 151 人看过

为了制止低价倾销行为,国家计委于1999年8月3日发布了一个《关于制止低价倾销行为的规定》。根据规定的第2条,低价倾销是指经营者在依法降价处理商品之外,为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扰乱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据此,认定非法低价倾销有两个要件:一是倾销目的,即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二是倾销的事实存在,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然而在实践中,根据上述规定认定一个倾销行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本文结合德国、美国的相关立法和实践,谈一点看法。

一、排挤竞争对手的意图

根据《规定》的第2条,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的目的,是认定非法倾销的要件。然而,如何认定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的目的,《规定》却丝毫没有提及到。这里提出的问题是:可以通过当事人的主观愿望认定排挤意图吗?或者是否需要一个客观标准?这里可以比较一下美国和德国的法律。

1、美国法。美国将非法低价倾销行为称为掠夺性定价。认定一个掠夺性定价行为的要件是,一个企业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由此非常可能将竞争对手排挤出市场,实现垄断市场的目的;而在垄断市场之后,该企业非常有可能大幅度抬高价格,从而成为掠夺者。由此可见,掠夺性定价的前提条件是实施低价倾销的企业在市场上占有市场优势地位。

2、德国法。德国明确禁止低价倾销的规定主要见于1999年1月1日生效的经第5次修订的《反对限制竞争法》第20条第4款。它规定,相对中小企业有着市场优势的企业,不得利用其市场优势直接或者间接地不公平地妨碍这些中小竞争者。本款第1句所称的不公平妨碍特别表现为一个企业非临时性地以低于成本的价格供应商品或者服务,除非这种销售有着重大的合理性。根据这个条款,非法低价倾销行为必须符合两个前提条件。第一是实施倾销行为的企业是一个占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根据反对限制竞争法第19条,一个企业没有竞争者或者没有实质性的竞争,或者相当于竞争者有着显著的市场地位,该企业就是一个有着占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在认定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显著市场地位的时候,要特别考虑企业的市场份额、财力、进入采购或者销售市场的渠道、与其他企业的联系、其他企业进入市场在法律上或者事实上存在的障碍、事实上或者潜在的竞争、转产能力或者交易对手转向其他企业的可能性等等。为了便于适用法律,该条第3款还规定了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定推断:一个至少占1/3市场份额的企业可以推断为占市场支配地位;3个或者3个以下的企业共同占有50%的市场份额,5个或者5个以下的企:业共同占有2/3的市场份额,可以推断它们共同占有市场支配地位,除非这些企业之间存在着实质性的竞争。如果一个企业不能被认定为占有市场支配地位,它的倾销行为就算不上违法行为。因为在企业不具备市场优势的情况下,它的倾销行为事实上不可能将竞争者排挤出市场,从而不可能给竞争造成严重的损害。第二个条件是,这种倾销不是一次性或者偶然的行为。如果一个企业今天将价格降到成本之下,明天又恢复原状,这种倾销一般也不会将竞争对手排挤出市场,从而对竞争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二、倾销的认定

认定非法倾销的另一个要件是倾销存在,即企业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这里的问题是,从优化配置资源的角度出发,企业是否有必要将其产品价格定在全部成本之上。

1、美国法。在发达国家的反垄断实践中,对倾销价格的分析基本上是依据阿里达—特纳规则:一个价格如果低于可以合理预见的短期边际成本,这个价格就可以成为认定掠夺性定价的一个因素。在实践中,由于边际成本的计算比较困难,阿里达和特纳决定使用平均可变成本代替边际成本。可变成本是指随着生产数量而发生变化的成本,主要存在于对生产要素的支付以及其他短期使用的资源如劳动工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的购买价格等。阿里达和特纳认为,一个企业实施一个短期价格策略的时候,虽说从长远的角度看,其产品的价格必须要补偿成本,但在一个短期内,却不必一定补偿全部成本。然而,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产品价格必须要补偿产品的可变成本。由此就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产品价格低于可变成本,这个价格可能就是掠夺性的价格。因为企业在不能回收可变成本的情况下继续经营,它所受到的损失比在破产和退出市场时受到的还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将其产品的价格定得低于平均可变成本之下,就能说明其存在排挤竞争对手的意图。因为只有将竞争者从市场上排挤出去,企业在倾销中的损失才能通过随后的涨价得到弥补。这即是说,根据阿里达—特纳规则,如果一个价格低于产品的平均总成本,高于可合理预见的短期平均可变成本,不管这个价格能否产生最大利润,它都应当被认为是合法的,以这种价格销售产品的企业不会被指控存在掠夺性定价行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5日 06:0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倾销行为相关文章
  • 低价倾销行为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一、低价倾销行为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对低价倾销行为的处罚规定是,责令其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一)销售鲜活商品;(二)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三)季节性降价;(四)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二、低价倾销属于不正当竞争吗低价倾销属于不正当竞争。低价倾销是指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日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认定是否构成低价倾销不正当竞争,无需界定是否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三、低价倾销行为构成要件是什么1.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2023-11-19
    124人看过
  • 关于制止低价倾销行为规定
    【有效性】有效【法规名称】关于制止低价倾销行为的规定【颁布部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颁布日期】1999年08月03日【实施日期】1999年08月03日【正文】(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令第二号1999年8月3日发布)第一条为制止低价倾销行为,支持和促进公开、公平、合法的市场价格竞争,维护国家利益,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低价倾销行为是指经营者在依法降价处理商品之外,为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扰乱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第四条本规定第二条所称成本是指生产成本、经营成本。生产成本包括制造成本和由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构成的期间费用。经营成本包括购进商品进货成本和由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构成的流通费用。第五条本规定所称低于
    2023-06-07
    329人看过
  • 低价倾销违法吗
    低价倾销
    一、低价倾销违法吗低价倾销行为不合法。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二、对低价倾销行为怎么处罚?对低价倾销行为的处罚规定是,责令其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法对低价倾销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对低价倾销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听证。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经营者不得为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如果因特殊原因而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则不构成低价倾销行为。三、如何认定低价倾销行为?低价
    2023-06-07
    342人看过
  • 对低价倾销行为的处罚方式分析
    对低价倾销行为的处罚规定是,责令其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经营者低价倾销是什么意思倾销是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到另一国家(地区)的行为。若出口方的经济为市场经济,则可用其国内销售价、向第三方的出口价等为依据确定正常价值;若出口方的经济被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则要以替代国价格、相似产品在进口国的销售价格等为依据确定被指控产品的正常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一)销售鲜活商品;(二)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三)季节性降价;(四)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2023-07-02
    419人看过
  • 电缆低价投标不应视为低价倾销
    有些人总喜欢把电缆低价投标视为低价倾销行为,而予以抵制和批判。但是,所谓低价倾销,是有其特定的含义的,不能把低价销售就说成低价倾销,尤其是电线电缆行业,电缆低价投标不应视为低价倾销。对于什么是低价倾销,中国的《价格法》第十四条第二项中明确规定: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被视为低价倾销行为,并明确禁止这一行为。由此可见,确认低价倾销行为应包含三个要素:一是看其目的,即低价倾销是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二是看其手段,即是否是低于企业生产成本销售;三是要看结果,即是否造成了市场秩序混乱,损害了国家利益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符合这三个要件,才可认定为低价倾销行为。看看电线电缆企业的低价销售情况,即可明了低价的动因和结果,是否符合低价倾销的定义。第一看目的:电线电缆企业在某次投标中报出低价,目的当然是要中标,要销售产品。在市场经济形势下,质量、价格
    2023-06-07
    267人看过
  • 低价倾销的情况
    低价倾销
    低价倾销是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根据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第2款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即低价倾销之例外。什么情况属于低价倾销?1、销售鲜活商品这类商品主要是指农副产品,如蔬菜、瓜果、水产品、畜肉品等。因为这类产品具有保险期短、易变质、易腐烂、销售时间性强等特点,所以,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并不构成不正当竞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故意低于成本价销售鲜活商品,同样构成低价倾销。2、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届满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具有有效期限的商品主要包括食品、饮料、营养品、药品、化妆品等。按照中国《产品质量法》、《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这类商品超过有效期限后是严禁销售的。积压的商品一般是指因供过于求、被新产品所替代等原因而长期滞销的产品。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届满或者积压的商品,往往是经营者不得
    2023-06-05
    202人看过
  • 中国钢铁不存在低价倾销行为
    2006年我国共出口钢材4300.7万吨,比上年增长109.58%,这种爆炸式的增长今年能否持续?昨日(2月2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冰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钢铁产品的出口应保持适度适量,出口量占生产量的10%左右较为合理,预期今年出口将保持去年的水平,并有可能出现下降。据悉,去年我国钢材、钢坯进口、出口相抵并折合成粗钢全年净出口粗钢3472.57万吨,占粗钢生产总量的8.3%,而根据国际钢协统计,全球平均生产国出口量占生产量比例近5年都维持在30%-40%左右。中国钢材出口产品正在向增加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钢材比重方向发展。而国际需求增长强劲和国内外价格差是造成中国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罗冰生表示,国家对钢铁行业的宏观政策调控,包括关税政策的调整将在今年显现效应,相关措施力度可能在今年也会加大;此外今年国内外钢材价格差在逐步缩小,国内市场仍有增长空间,两方面都将抑制出口
    2023-06-07
    90人看过
  • 低价倾销行为构成要件是什么
    一、低价倾销行为构成要件是什么(一)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大型企业或在特定市场上具有经营优势地位的企业。(二)经营者客观上实施了低价倾销行为。这里的低价倾销,如上所述,是指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构成倾销并非以低于成本价为条件,这一点不同于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三)经营者低价倾销行为的目的是排挤竞争对手,以便独占市场。因此,并非一时就某一种商品低于成本价格销售,而是较长时间以较大的市场投放量低价倾销。有些国家在其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法律中,明确规定连续一段时间大量低价倾销,才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尚无此类定量的技术性规定。二、商品倾销的种类包括哪些商品倾销分为偶然性倾销、间歇性倾销和持续性倾销三种形式。(一)偶然性倾销通常指因为本国市场销售旺季已过,或公司改营其他在国内市场上很难售出的积压库存,以较低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抛售。由于此类倾
    2021-12-28
    249人看过
  • 解读经营者不得低价倾销行为
    根据《价格法》第十四条第二项的规定,低价倾销是指经营者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以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为目的,以低于商品或服务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以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为目的,低于成本提供商品、服务,现代竞争法中称之为掠夺性定价行为。构成这一行为的要素有以下两点:(1)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即经营者企图通过低于成本的价格,争取顾客,占领市场,或者扩大市场份额,从而达到削弱甚至驱逐竞争对手的目的。比如,某经营者在需要为其新设立的分公司打开当地市场时,采用大幅度降价的办法,用低价挤垮竞争对手,进而垄断该地市场。再如,经济实力雄厚的经营者,滥用其市场优势地位,就其经营的众多商品中的某种或某类商品进行舍本销售,以排挤经营同种或同类商品的经营
    2023-06-07
    364人看过
  • 解读《价格法》“经营者不得有低价倾销行为”的规定
    以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为目的,低于成本提供商品、服务,现代竞争法中称之为掠夺性定价行为。构成这一行为的要素有以下两点:解读《价格法》经营者不得有低价倾销行为根据《价格法》第十四条第二项的规定,低价倾销是指经营者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以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为目的,以低于商品或服务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以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为目的,低于成本提供商品、服务,现代竞争法中称之为掠夺性定价行为。构成这一行为的要素有以下两点:(1)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即经营者企图通过低于成本的价格,争取顾客,占领市场,或者扩大市场份额,从而达到削弱甚至驱逐竞争对手的目的。比如,某经营者在需要为其新设立的分公司打开当地市场时,采用大幅度降价的办法,用低价
    2023-06-07
    198人看过
  • 排除在倾销行为之外的降价行为
    倾销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但有一些特殊情形虽然有倾销的行为特征,但法律却明文规定不是倾销行为。根据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第2款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即低价倾销之例外:1、销售鲜活商品这类商品主要是指农副产品,如蔬菜、瓜果、水产品、畜肉品等。因为这类产品具有保险期短、易变质、易腐烂、销售时间性强等特点,所以,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并不构成不正当竞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故意低于成本价销售鲜活商品,同样构成低价倾销。2、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届满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具有有效期限的商品主要包括食品、饮料、营养品、药品、化妆品等。按照中国《产品质量法》、《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这类商品超过有效期限后是严禁销售的。积压的商品一般是指因供过于求、被新产品所替代等原因而长期滞销的产品。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届满或者积压
    2023-06-05
    297人看过
  • “低价倾销”与“打折销售”
    有感于公司最近严厉打击低价货的种种方式与方法,我觉得有必要明确两个概念低价倾销和打折销售。两个不同的概念:低价倾销的特征是:利用公司制度的漏洞,恶意串线、大批量签合同、骗取解聘金、普遍以严重偏离价值的极低价格大量出货等;而打折销售只是极个别经销商的个人行为。对市场造成冲击的、对公司发展造成影响的,以及公司目前要打击的,应该是低价倾销,特别是集团化运作的低价倾销,而不是打折销售。打折销售的现象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存在,这是绝对不可能禁止的,也不会对市场有任何冲击。为什么会有打折销售?第一,逼上梁山。市场上到处都是极低折扣的产品,想要以全价出售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被迫也打折。但是其实这些人巴不得能卖全价,所以公司如果解决了低价倾销的问题,什么都不用说,他们自然而然就把零售价格涨上来了;第二,维系顾客。低价销售如果不达到一定的量,都是赔钱的。这些经销商或者准经销商,一个月只有几千甚至几百的业绩,哪怕
    2023-06-07
    128人看过
  • 欺骗性市场交易行为的几点思考
    不正当竞争行为中的欺骗性市场交易行为,是指经营者违背诚实信用的商业道德的欺骗性市场交易行为,即经营者采用假冒、模仿和其它虚假手段从事市场交易,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在市场交易中经营者采用欺骗性的不正当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商标是一种知识产权,它是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付出劳动和资本,通过诚实经营创造出的有特殊价值的财产,虽然《商标法》为保护这种财产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同时也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其不正当竞争行为十分明显,因此,《反不正当竞争法》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角度对此也作了规定。《商标法》第五十二条及其《实施条例》第五十条所涉及到的行为,均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行为。05年我科查办的多起商标侵权案件中,以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行为这类案件居多,也有在同一种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标
    2023-06-07
    384人看过
  • 什么是指低价倾销
    低价倾销行为是指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低价倾销违背企业生存原理及价值规律,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引发价格大战、中小企业纷纷倒闭等恶性竞争事件,甚至导致全行业萎缩的严重后果。《关于制止低价倾销行为的规定》第六条该规定第二条所称依法降价处理的商品是指:(一)积压商品;(二)过季或者临近换季的商品;(三)临近保质期限、有效期限的商品;(四)临近保质期限的鲜活商品;(五)因依法清偿债务、破产、转产、歇业等原因需要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的商品。第七条该规定第二条所称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的行为是指:(一)生产企业销售商品的出厂价格低于其生产成本的,或经销企业的销售价格低于其进货成本的;(二)采用高规格、高等级充抵低规格、低等级等手段,变相降低价格,使生产企业实际出厂价格低于其生产成本,经销企业实际销售价格低于其进货成本的;(三)通过采取折扣、补贴等价格优惠手段,使生产企业实
    2023-02-18
    193人看过
换一批
#反倾销反补贴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倾销行为是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到另一国家(地区)的行为。若出口方的经济为市场经济,则可用其国内销售价、向第三方的出口价等为依据确定正常价值;若出口方的经济被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则要以替代国价格、相似产品在进口国的销售价格等为依据确定... 更多>

    #倾销行为
    相关咨询
    • 请问低价倾销行为合法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2-23
      低价倾销行为不合法。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 怎样设置低价倾销行为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18
      低价倾销行为是指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低价倾销违背企业生存原理及价值规律,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引发价格大战、中小企业纷纷倒闭等恶性竞争事件,甚至导致全行业萎缩的严重后果。《关于制止低价倾销行为的规定》第六条该规定第二条所称依法降价处理的商品是指:(一)积压商品;(二)过季或者临近换季的商品;(三)临近保质期限、有效期限的商品;(四)临近保质期限的鲜活商品;(五)因依法清
    • 对低价倾销行为怎么处罚
      山西在线咨询 2021-12-15
      对低价倾销行为的处罚规定是,责令其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 低价向下倾销行为有哪些?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18
      低价倾销行为是指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低价倾销违背企业生存原理及价值规律,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引发价格大战、中小企业纷纷倒闭等恶性竞争事件,甚至导致全行业萎缩的严重后果。《关于制止低价倾销行为的规定》第六条该规定第二条所称依法降价处理的商品是指:(一)积压商品;(二)过季或者临近换季的商品;(三)临近保质期限、有效期限的商品;(四)临近保质期限的鲜活商品;(五)因依法清
    • 低价倾销行为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是怎样规定的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08
      低价倾销行为在《关于制止低价倾销行为的规定》中有具体的规定: 本规定所称低价倾销行为是指经营者在依法降价处理商品之外,为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扰乱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如果真认定为低价倾销行为,必要时,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可以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或者委托有资质的中介事务机构对个别成本予以认定。 行业组织受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