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扶贫资金挪用怎么处理?
扶贫资金挪用将会按照法律当中的规定对此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的,依据刑法的规定,挪用扶贫款专用款是属于挪用特定款物罪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三条【挪用特定款物罪】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挪用特定款物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
(二)造成国家和人民群众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三)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多次挪用特定款物的,或者造成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严重困难的;
(四)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五)其他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情形。
挪用特定款物价值在5000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这里的特定款物,主要是指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
所谓“救灾款物”,是指国家拨给遭受自然灾害地区的专项资金和物资;所谓“扶贫款物”是指用于扶贫的专项资金和物资。
所谓“抢险款物”,是指国家拨给因自然灾害而出现危险情形需要抢救的专项资金和物资。
三、挪用资金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挪用资金罪构成要件是:
1、主体要件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这里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与前述贪污罪中国家工作人员的内涵、外延基本相同。同样具有特定性和公务(职务)性。
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2、客体要件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资金的使用收益权;
3、主观要件是故意;
4、客观要件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七十三条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怎样处理我国发生的扶贫资金挪用事件
408人看过
-
挪用扶贫资金的处罚规定有哪些?
285人看过
-
重庆农村扶贫资金怎么使用(重庆农村扶贫资金来源有哪几种)
105人看过
-
扶贫资金还不上怎么办
368人看过
-
套取国家扶贫资金六万什么罪
61人看过
-
利用工程套取扶贫资金怎么量刑
134人看过
-
挪用扶贫资金问题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11挪用扶贫款10万,情节严重,应当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
-
挪用扶贫资金应当依法做出怎样处理山西在线咨询 2022-09-16对于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国有资金归个人使用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第二百七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定罪处罚。
-
挪用扶贫资金的处罚标准具体是哪些?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29《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挪用公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挪用救灾
-
-
挪用扶贫资金处罚依据,法律的规定是什么台湾在线咨询 2023-11-26法律分析 若行为人有挪用扶贫资金的行为,则我国人民法院对于进行刑事处罚的依据如下:《刑法》第二百七十三条。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