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行政诉讼中的主要工作与要求有哪些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12-19 14:28:27 292 人看过

(一)撰写起诉状或答辩状1撰写起诉状。对行政机关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适用诉讼程序确认行政机关行政行为是否正确,首先应当撰写行政起诉状。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时,可以在法定的期限内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以书面形式对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予以指控,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起诉状是具体行政行为涉及的当事人指控有关行政机关的法律文书,也是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引起行政诉讼程序的依据。行政起诉状的书写格式、内容要求与民事起诉状相同,只是制作时更应注意以有关行政法规为依据,论证、分析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当性与违法性。行政起诉状制作完毕,经要求提起行政诉讼的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后,提交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2撰写答辩状。被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机关及其委托人应当制作刑事答辩状。依照我国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提出答辩状,是其所享有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其依法行使这项权利,可以明确地阐述自己行政行为的合理性、合法性和自己的主张,有利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这对于受诉人民法院全面了解案情、正确处理案件也可以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行政答辩状书写格式、内容要求与民事答辩状相同。制作行政答辩状,特别要注意针对原告人提出诉讼请求以及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进行有的放矢地说明、反驳和辩解,并在答辩状中阐述本方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根据、法律依据和行为的正当性。行政答辩状制作完毕,应当由作为被告人的行政机关盖章,然后提交人民法院。

(二)与人民法院联系,查阅有关案件代理人接受委托后应当及时与受诉人民法院联系,向人民法院提交行政诉讼委托代理协议书、授权委托书,律师事务所行政诉讼代理函等有关法律文书,以确定代理人在行政诉讼中的代理资格和身份。代理人应当查阅案卷材料,注意对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所提交的有关证据,以全面了解案情。查阅案卷应当制作阅卷笔录,正确、客观、全面记录案件有关材料的内容。

(三)调查、收集证据行政案件中除当事人提交的证据外,行政诉讼原告人的代理律师有权就案件的有关情况调查、收集证据材料。代理律师调查、收集证据应当力求客观、全面,并应制作调查笔录。律师向当事人、证人或者其他知情人调查、了解案情或者收集证据制作的调查笔录,应当有被调查人签名或者盖章,然后整理入卷,妥善保管,避免遗失、损毁。

(四)准备代理意见代理意见是代理人在法庭辩论阶段发表的全面论证案件事实、法律依据以及委托人观点、主张的系统发言材料。为了使代理意见能够全面、系统、有理、有力,代理律师在开庭审理前应当做好发表代理意见的充分准备。由于代理人在诉讼中代理的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不同,代理意见的侧重点也应当有所区别。

(五)参加法庭审理在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应当按时出庭,充分行使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诉讼义务。在法庭审理中的主要工作和要求与民事诉讼相似。需要强调的是,由于行政诉讼的特点,决定了在法庭审理过程中也有自己的特点。在行政诉讼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申请回避。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驳回回避申请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决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对申请人的复议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2.财产保全。因对方当事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具体行政行为或者人民法院生效裁判不能或者难以执行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作出财产保全的裁定;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依法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3.先予执行。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最低生活保障费等案件,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先予执行。对财产保全或者先予执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4.申请合并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合并审理:

(1)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分别依据不同的法律、法规对同一事实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

(2)行政机关就同一事实对若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分别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分别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

(3)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对原告作出新的具体行政行为,原告不服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

(4)其他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情形。

5.被告在诉讼过程中改变具体行政行为的处理被告在一审期间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书面告知人民法院。原告或者第三人对改变后的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就改变后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理。被告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原告不愿撤诉的,应当要求人民法院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作出确认其违法的判决。原告起诉被告不作为,在诉讼中被告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原告也可不撤诉,要求法院作出违法的判决。

6.在诉讼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申请法院中止诉讼:(1)原告死亡,须等待其近亲属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2)原告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机关、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4)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5)案件涉及法律适用问题,需要送请有权机关作出解释或者确认的;

(6)案件的审判须以相关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相关案件尚未审结的;

(7)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因第(1)、(2)、(3)项原因中止诉讼满90日仍无人继续诉讼的,裁定终结诉讼,但有特殊情况的除外。

7.在诉讼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结诉讼:(1)原告死亡,没有近亲属或者近亲属放弃诉讼权利的;(2)作为原告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后,其权利义务的承受人放弃诉讼权利的。

8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应当由被告承担。由于行政机关所为的行政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行政机关单方作出的,应当以事实、证据为判定依据。而行政诉讼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行政机关向法庭提供的有关证据的审查核实,对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正当性、合法性问题作出判决、裁定。因此,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原告人的身份对行政机关提出诉讼,要求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作出裁决,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当然应当承担举证责任。如果行政机关不能举出充分的事实根据和适当的法律依据支持其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也就面临着败诉的结局。受行政机关委托作为代理人的律师,在法庭审理前应当认真审查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的有关证据,以便在法庭审理时出示。当然由于行政诉讼被告人的调查取证权的限制,代理律师只能就现有的证据进行举证而不能再进行调查、收集证据。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交答辩状,并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的证据、依据;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的,应当认定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告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补充相关的证据:(1)被告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已经收集证据,但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的;(2)原告或者第三人在诉讼过程中,提出了其在被告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没有提出的反驳理由或者证据的。

9.原告对下列事项承担举证责任:(1)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但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起诉期限的除外;(2)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3)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中,证明因受被诉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失的事实;(4)其他应当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事项。

10.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有权调取证据:(1)原告或者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提供了证据线索,但无法自行收集而申请人民法院调取的;(2)当事人应当提供而无法提供原件或者原物的。下列证据不能作为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根据:(1)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自行收集的证据;(2)被告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其他证据。另外,未经法庭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人民法院裁判的根据。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收集和补充的证据,不能作为人民法院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被告在二审过程中向法庭提交在一审过程中没有提交的证据,不能作为二审法院撤销或者变更一审裁判的根据。

11行政诉讼适用不得调解的原则。由于行政诉讼主要是围绕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进行的,而行政行为的产生是行政机关适用行政权力的结果。作为行政机关,不能随意处分行政权力,否则就意味着行政机关自身的失职。因此也就决定了在围绕着行政权力之争和行政行为合法与否的问题上进行的行政诉讼,是不容许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与原告人和解的,因而也就缺乏人民法院在当事人之间进行调解的基础。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这是行政诉状在程序上区别于民事诉讼的一个显著标志。不得调解是指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不适用调解作为案件的审理程序和结案方式,而应当在查明事实、审核证据、分清是非的基础上以判决的方式解决行政纠纷,结束行政诉讼。作为行政诉讼当事人的行政机关及其代理人,应当清楚行政诉讼程序中的这一特点,不要把促成当事人之间和解和接受人民法院调解的方式作为解决行政案件当事人之间争议的方式。当然在行政诉讼过程中如果涉及民事争议的内容,如赔偿的问题,仍然可以以调解的方式解决。

12.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1)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2)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的;

(3)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

13.行政诉讼有两种撤诉方式:自愿撤诉和视为撤诉两种。前者是指在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作出判决、裁定之前的诉讼期间,原告人自愿提出撤诉的申请,经人民法院准许而终结诉讼程序的制度;后者则是指在人民法院审理诉讼案件的过程中,原告经人民法院两次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人民法院视为原告人自愿撤回起诉,从而裁定终止诉讼程序的制度。在人民法院裁定审理期间,原告人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拒不返回的,也可以视为申请撤诉。在诉讼过程中,原告人是否撤诉以及采取何种方式撤诉,是其自身意志的体现,但其虽不准备撤诉,却出现视为撤诉的事由,应当自行承担撤诉的责任。

(六)法庭审理后的工作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审理完毕,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应当仔细阅读法庭笔录,经确认无误后在笔录上签名,代理人同时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有关证据材料和书面代理意见。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后,如果不服一审判决,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上诉。上诉期间为从判决书送达后的第二日起15日内。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18日 17:3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行政诉讼立案时间有哪些要求
    关于行政诉讼立案时间的要求如下:如果人民法院能当场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可当场立案;如果不能判定的,则需要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如果不符合起诉条件的,要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一、法院起诉离婚多久会立案离婚起诉一般在7天内立案。在递交离婚起诉状之后,法院会有审理期限会在七天之内决定是否立案受理,如果法院受理后,会在5天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人民法院对符合起诉起诉条件的,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会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会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二、欠水电费跑了怎么起诉要起诉欠水电费的,应当递交起诉状。当事人要起诉对方欠水电费的,应当去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作出相应的判决,人民法院受理诉讼后,认为诉讼的内容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裁定不予立案,并且将不予立案的理
    2023-04-05
    68人看过
  • 行政诉讼的提诉要求有哪些具体步骤
    一、行政诉讼的提诉要求有哪些具体步骤行政诉讼的提诉要求有的具体步骤:1.当事人将证据材料整理收集好;2.书写好起诉状;3.原告与被告都要适格;4.在规定的期限内将起诉状向人民法院递交上去,也可以采取口头形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第五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二、如何准确书写行政诉讼文书行政诉讼起诉状应当填写以下内容:1.原告和被告基本信息;2.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
    2023-12-29
    242人看过
  • 行政诉讼法对一审法院宣判有何要求
    一、行政诉讼法对一审法院宣判有何要求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简易诉讼程序须于45日之内审理完毕,而对于常规诉讼程序则要求当事人在6个月的时限内完成诉讼活动。关于裁判文书的发布环节,如果是于法庭上进行现场宣布结果,应当在10日内发放裁判文书;若是采用定期公布的方式,则应在宣布结果后立即通知各方当事人并将裁判文书送达至其手中。对于经由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纠纷事件,审判机关原则上应当由一名审判员独立承担审判工作,并且必须在受理案件之后的45日内内完成整个的审判过程。但若遇特殊情况需要延期处理,需得到高级审判机关的准许,且高级审判机关对于审理一审案件所提出的延长期限请求亦需报经最高审判机关审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三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第八十一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
    2024-04-06
    203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需要行政合理性审查原则的原因有哪些
    (一)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和扩大是行政诉讼中引进行政合理性审查原则的主要原因1、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定义。有些学者在理论上以行政主体作出行政行为时是否存在合理选择度为标准,把行政行为分为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所谓行政自由裁量权就是指行政主体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赋予的职责权限,基于法律、法规、规章及行政的目的和精神,针对具体的行政法律关系,自由选择而作出的公正而合理的行政决定的权力。2、法律规范的有限性表明了行政机关需要享有一定范围的自由裁量权。由于行政活动的复杂多变,使行政活动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行政活动必须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而任何法律都有限度,尤其是规范行政活动的法律。法律既不可能规范全部行政活动,对行政活动的规范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详细无遗。行政主体需要享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否则,行政便无法运转。3、行政诉讼中引进对自由裁量权进行合理性审查的必要性。上一个论题,笔者对行政法律
    2023-06-11
    221人看过
  • 法律诉讼一审与二审的主要特征
    一、法律诉讼一审与二审的主要特征一审的主要特征:1.普通程序具有程序的基础性和独立性2.普通程序具有程序的完整性3.普通程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二审的主要特征:1.它是上诉审程序。就是说,它是第二审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的抗诉而进行的审判程序;如果没有当事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的抗诉,就不会引起第二审程序。2.它是重新进行审判的程序。第二审人民法院对第一审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定性是否准确,量刑是否得当,诉讼程序是否合法等,通过重新审判的程序,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以维护正确的判决裁定,纠正或撤销错误的判决裁定,准确地打击犯罪,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作用。3.它是终审程序。上诉制度与审级制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我国采取的是两审终审制,所以第二审程序也就是终审的程序。二、民事诉讼一审获胜后是否会二审
    2023-09-06
    282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的裁定主要适用于哪些事项
    行政诉讼中的裁定主要适用于下列事项:(1)不予受理;(2)驳回起诉;(3)管辖异议;(4)终结诉讼;(5)中止诉讼;(6)移送或者指定管辖;(7)诉讼期间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或者驳回停止执行的申请;(8)财产保全;(9)先予执行;(10)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11)补正裁判文书中的笔误;(12)中止或者终结执行;(13)提审、指令再审或者发回重审;(14)准许或者不准许执行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15)其他需要裁定的事项。行政诉讼裁定的法律效力有两种情况,对一审法院作出的不予受理裁定、诉讼期间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或者驳回停止执行的申请驳回起诉裁定和管辖权异议裁定,当事人可以在一审法院作出裁定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逾期不提出上诉的,一审人民法院的裁定即发生法律效力。对于除以上三类裁定之外的其他所有裁定,当事人无权提出上诉,一经宣布或者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2023-06-13
    280人看过
  • 行政诉讼的主要审查对象是
    行政诉讼中,法院审查的对象主要是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且该具体行政行为可能侵犯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一、房屋拆迁评估的不合理怎么办对拆迁评估不合理,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利,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判,从而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行政复议是与行政行为具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人认为行政机关所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具有法定权限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由复议机关依法对被申请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活动和制度。二、不起诉的救济途径有哪些不起诉的救济途径有:1、监察救济,相对人就行政侵权行为向政府系统的行政监察部门申诉,请求救济;2、立法救济,相对人就行政机关及其工作
    2023-06-23
    250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赔偿的要求流程
    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请求人提出赔偿请求,根据受到的不同损害,可以同时提出数项赔偿要求。此外,赔偿请求人提出赔偿申请,除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六条规定的条件以外,还应当提供以下相关的法律文书和证明材料如下:1、经依法确认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情形的法律文书,包括:人民法院一审宣告无罪并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书、人民法院二审宣告无罪的刑事判决书、人民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宣告无罪的刑事判决书、人民检察院不起诉决定书或者公安机关释放证明书2、经依法确认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情形的法律文书3、赔偿义务机关作出的赔偿或者不予赔偿决定书。赔偿义务机关逾期(超过两个月)未作出决定的,应当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偿义务机关是侦查、检察或者监狱管理机关的,应当提供上一级机关作出的复议决定书。复议机关逾期(超过两个月)
    2023-07-07
    339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诉讼时效法律规定主要包括哪些
    行政诉讼时效有哪些规定?行政诉讼时效有以下规定:一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复议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决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起诉讼。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第三,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延误法定期限的,可以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申请延长期限,由人民法院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行政机关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
    2023-08-07
    145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哪些行为驳回诉讼请求
    一、行政诉讼中哪些行为驳回诉讼请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一)、起诉被告不作为理由不能成立的;(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存在合理性问题的;(三)、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因法律、政策变化需要变更或者废止的;(四)、其他应当判决驳回诉讼请求的情形。二、行政诉讼哪些情况下驳回原告起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一)、请求事项不属于行政审判权限范围的;(二)、起诉人无原告诉讼主体资格的;(三)、起诉人错列被告且拒绝变更的;(四)、法律规定必须由法定或者指定代理人、代表人为诉讼行为,未由法定或者指定代理人、代表人为诉讼行为的;(五)、由诉讼代理人代为起诉,其代理不符合法定要求的;(六)
    2023-06-02
    256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一审程序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一、行政诉讼一审程序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在行政诉讼一审程序中,有几个重要的方面需要特别注意。1.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意味着法院需要仔细审查案件的事实,并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作出公正的判断。2.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这意味着任何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都有权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并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质疑。3.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应当依法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确保审判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二、审结行政案件流程审结行政案件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以便被告了解原告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2.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以便原告了解被告的答辩意见和证据。3.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当组成三人以上单数的合议庭,依法对行
    2024-04-07
    151人看过
  • 如何落实行政诉讼中的内审工作
    (一)在内审重点上要做到全面覆盖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开展实际来看,内审工作应该从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管理、会计核算管理和资产管理这四个主要的方面来展开,不仅要做到重点全覆盖,更要在实际工作中有所侧重,实现全面、细致、深入的审查工作标准和原则。内审人员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本部门、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对本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经济效益进行的内部监督。(二)切实提高内审整改的实际效果行政事业单位的内审工作决不能只是简单地停留在得出内审报告的阶段,要切实避免流于形式,将问题整改和监督放到影响全局的重要位置加以重视起来。在具体的内审报告得出之后,行政事业单位首先应该积极组织单位人员进行学习和讨论,重点是要明确相应的责任人,将具体的问题落实到具体的人员身上;其次是要尽快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在整改方案中要根据问题的重要性和广泛性来设置不同的时间节点,并制定专人负责统筹具体的整改工作;最后是要对整改工
    2023-03-02
    299人看过
  •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要心中有数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行政法上两个基本的救济制度和纠纷解决机制,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维护其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二者在为行政相对人和利害关系人提供救济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关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考查也是历年来常识部分的重中之重。为此,考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法律制度外,还需要理清制度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问题,更应熟练掌握。一、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共同点都是因具体行政行为而引起;都是以解决行政争议为直接目的;都是以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为核心;以独立行使职权为保障;复议或诉讼均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都不适用调解。二、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我国法律在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复议选择型即由行政相对人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之间自由选择,在选择了行政复议之后如对复议决定不服仍可提起行政诉讼。我国绝大多数法律、法规是这样规定的。考生需要注意复议结
    2023-06-13
    225人看过
  • 法律要求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应履行诉讼义务主要有哪些
    1、依法行使诉讼权利,尊重对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的行使。2、遵守诉讼秩序。主要有按时到庭参加诉讼活动,遵守法庭纪律等。3、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定、判决和调解书。主要特征如下:1、人民法院居于主导地位。在赔偿诉讼法律关系中,人民法院处于主导地位,组织参加诉讼的其他参加者原告、被告,诉讼中的第三人,诉讼代理人、证人等参加诉讼,进行损害赔偿方面的诉讼活动。2、依照《民事诉讼法》进行诉讼活动。赔偿诉讼是人民法院审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是属于民事侵权纠纷,在审理案件中各种诉讼活动要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分阶段进行。如一审案件所适用的普通程序分起诉与受理阶段、审理前的准备阶段、开庭审理阶段等。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赔偿案件时,按普通程序分阶段进行审理。3、诉讼参加人应依法行使诉讼权利和履行诉讼义务。诉讼参加人是赔偿诉讼的主体,他享有处分实体权利的诉讼权利和处分诉讼权利的诉讼权利。比
    2023-06-13
    17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行政诉讼中的异地审理案件有哪些要求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24
      如果存在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事由需要整体回避,可以申请上级法院指定异地法院审理。为了有效排除、预防审判干扰,最高法明确要求各地法院根据个案具体情况,采取异地审理的做法。省部级高官腐败跨省异地审理,厅局级干部腐败案件省内异地审理,已是相对固定的司法惯例。实践证明,这些年来审理的异地管辖案件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异地审理最大程度防止了地方权力妨碍审判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有效排除了案件查处中的各种干扰和
    • 提起行政诉讼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有哪些要求?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6-12
      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必须适格,具体权限为: 第一,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决定是否再审; 第二,最高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起再审。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第三,人民检察院抗诉引起再审。
    • 行政处罚法中工作日有哪些要求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11
      在单位里面加班没有按合同履行。行政处罚法中工作日的规定如下,《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当事人在告知后三日内提出听证申请”与《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七条“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五日内提出”期限不同,不能混淆。
    • 行政诉讼时有哪些要求行政赔偿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5-23
      行政赔偿方式: 1.金钱赔偿。金钱赔偿就是以货币形式支付赔偿金额。金钱赔偿是行政赔偿的主要方式。 2.返还财产。返还财产是行政机关将违法占有或控制的受害人的财产返还给受害人的赔偿方式。 3.恢复原状。恢复原状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产因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分割或毁损而遭到破坏后,若有可能恢复的,应当由赔偿义务机关负责修复,以恢复财产原状的一种赔偿方式。
    • 行政诉讼有哪些基本类型行政诉讼的分类主要有哪些
      山东在线咨询 2021-11-10
      行政诉讼原告的类型包括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和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和法人。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认为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机关、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利,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制度。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法院依法对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裁判,解决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