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证但是怀孕了离婚要退彩礼吗
不用退彩礼,只有符合以下返还彩礼的情形法院支持返还彩礼
1、双方未办理登记结婚手续,即没有结婚;
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3、婚前给付彩礼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这里返还的必须是彩礼,而彩礼必须是基于当地习俗、以结婚为目的给的财产,不具有这些性质是不需要返还的。
二、彩礼纠纷怎么起诉
1、确定诉讼管辖的法院
法院是否有管辖权,主要是约定管辖和法定管辖两种方式确定,合同双方在合同签订时可能会对诉讼纠纷可能管辖的法院作出选择,双方经过协商约定好管辖的法院。
如果双方没有约定管辖法院的,按照法定管辖来确定,一般包括被告住所地、合同签订地及合同履行地等管辖法院,不同类型的合同,其管辖法院也有所不同,具体需要看法律规定。
2、书写起诉状,整理好相关的诉讼材料
到法院起诉,需要有起诉状,原被告的基本信息以及相关的证据材料,有诉讼代理人的,还需要代理人的身份信息,现有证据包括合同及合同履行的相关材料,要求是原件。如果某些材料不是原件,应让律师审查是否会影响诉讼结果。
3、法庭辩论质证
立案介绍后法院发送传票,确定开庭时间,也会对原被告双方的证据材料进行交换,对于证据的真伪及证明力大小等各方面在法庭进行辩论,有新证据的,也可提交。
4、判决生效阶段
法庭辩论之后,法院经过调查分析,认定案件事实经过,作出合法合理的判决,对于判决结果有异议的,可提起上诉,请求上一级法院进行判决。
三、什么情况下彩礼不返还?
1、已经登记结婚并同居生活的。
2、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时间较长的,一般应当以两年以上。
3、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期间生育子女的。
男女双方同居生活虽然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是双方的“婚姻”生活因生育子女,而更加牢固,因生育子女而更能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家庭。如果双方解除这种所谓的“婚姻”关系,将会给女方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确定这种情况下彩礼不再返还。
4、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所接受的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的。
5、在婚约存续期间,婚约当事人死亡的。
离婚时通常不需要返还彩礼,但如果双方虽然办理了结婚证,却没有过共同生活,或者因给付彩礼导致生活困难,这种情形下法院会支持退还男方彩礼。因为彩礼发生纠纷的,双方可以通过起诉的方式来处理,以上是关于领证但是怀孕了离婚要退彩礼吗的相关介绍,还有其他想了解的,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
-
没领证办了婚礼,怀孕了男方要打掉,还需要退还彩礼吗
64人看过
-
结婚但是没有领证,要退彩礼吗?
479人看过
-
同居怀孕没领证退还彩礼吗
131人看过
-
没领证怀孕彩礼退多少钱
177人看过
-
怀孕家暴离婚彩礼用退吗
143人看过
-
因为怀孕而离婚彩礼能退吗?
377人看过
-
-
领证了,还怀孕了,彩礼钱用退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23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人
-
没领证不怀孕彩礼钱退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05-29彩礼还多还少,要根据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法院会综合考虑双方有无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双方有无共同生活、双方共同生活的时间长短、双方及家庭的工资收入情况、彩礼的具体用途流向、双方的责任过错等因素,进而酌情认定彩礼返还的数额。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
-
订婚了,她怀孕了,没领结婚证,是否能退彩礼。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04关于彩礼纠纷的处理,《婚姻法》未作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
领了结婚证并且怀孕了彩礼能退回么贵州在线咨询 2023-10-30领了结婚证怀孕了证明双方已经结婚而且也在一起共同生活了,所以只要彩礼给付没有造成男方的生活困难的,就不符合返还的条件,不需要返还。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