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通事故中逃脱后如何判刑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31 18:41:48
370 人看过
1。刑法总则规定的自首制度,应当普遍适用于刑法分则中每一项犯罪都符合自首条件的情形。
2.““交通肇事逃逸”和“自首”是在两种主观故意控制下的两种独立行为,应当分别予以法律评价。三。自首适用于自首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人。3。有利于鼓励犯罪人主动投案自首、悔罪;同时,有利于在最短时间内查明事实和责任,及时赔偿被害人,使案件能够及时破案、结案,节约司法资源,这是符合犯罪初衷的刑法立法。
犯罪极其严重、主观恶性极深、人身危险性较大、恶意利用自首逃避法律制裁的除外。
根据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意见》第十七条、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对自首的被告人,除犯罪情节特别严重、主观能动性较深的以外,依法从轻处罚恶性、人身危险性大,或者恶意利用自首逃避法律制裁;积极赔偿被害人并取得谅解的,也应视为酌定量刑情节。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交通事故中如何判断交通肇事的交事
182人看过
-
交通事故中逃逸者未被起诉刑事责任如何?
81人看过
-
发生交通事故后,如何从容应对?
408人看过
-
交通事故逃逸的处罚及交通事故逃逸后自首如何定罪
203人看过
-
探讨交通事故纠纷中如何判断是否存在交通肇事逃逸
458人看过
-
怎么处罚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判刑
223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自首
词条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针对犯罪较轻的,可免除处罚。如果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若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核查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也... 更多>
#自首
最新文章
#自首
相关咨询
-
脱逃负刑事责任吗,交通肇事罪逃逸后如何处罚?重庆在线咨询 2022-12-14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是指: (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2、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
-
在事故中逃脱的刑事人,要如何定义脱逃罪行为对象?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29犯罪是侵犯法益的行为。作为违法构成要件要素的行为也被我国刑法理论成为危害行为。刑法上的行为,是指基于人的意识实施的客观上侵害法益的身体活动。具有有体性、有意性和有害性三个特征。有体性,是人的身体活动,包括积极活动与消极活动。所以,思想被排除在行为之外,随之被排除在犯罪之外。行为是客观的,外在的表现,能够改变客观世界,侵害法益。有意性,是人的意识,基于人的意识而做出的。这是行为的主观要素。所以,无意
-
交通事故后尾车脱逃一般能判多少年?宁夏在线咨询 2022-12-18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故意驾驶车辆或弃车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案件(一般是指为逃避法律追究)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交通肇事逃逸如何从重量刑安徽在线咨询 2023-07-07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肇事逃逸如何能判缓刑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如何判刑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26暂缓量刑的适用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所犯罪行属非恶性犯罪,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①过失犯罪的; ②犯罪后有自首、立功表现的; ③从犯、协从犯,犯罪情节轻微的; ④未成年人或者精神障碍的; ⑤赔偿被害者的损失或者被害人请求免予处分的; ⑥属初犯、偶犯,因判刑失业,家属无人抚养,陷于失学,受馁状态的; (三)未受过刑罚处罚,未因同种行为受过劳动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