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申请仲裁解决的房地产纠纷的范围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2-04 18:04:41 433 人看过

以下房产纠纷不可以申请仲裁解决:

1、人民法院已经受理或审理办结的房地产纠纷;

2、涉及离婚、收养、监护、继承、析产、赠与的房地产纠纷;

3、涉及落实政策问题的房地产行政诉讼;

4、经过公证机关公证后发生争议的房地产纠纷;

5、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房地产纠纷;

6、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分房的房屋纠纷;

7、驻军内部的房屋纠纷。

一、如何解决买卖合同争议

解决买卖合同争议的方式是:

1、首先是双方直接协商,是解决房地产纠纷的最常见途径;

2、求助消费者协会

3、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不过申请仲裁的前提是双方有仲裁协议;

4、购房者通过协商、调解乃至仲裁都无法解决纠纷,就只有通过司法途径,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解决问题。

二、打房地产官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发生房地产纠纷当事人订有仲裁协议无效情况下,才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2、对于拆迁纠纷、拆迁人与被拆迁入对拆迁补偿、安置等达不成协议,由批准拆迁的房屋主管部门裁决,仍不服此裁决,可以在接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3、法律对房地产案件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16日 19:2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申请仲裁相关文章
  • 如何申请房屋纠纷仲裁?哪些房地产纠纷可以仲裁
    一、如何申请房屋纠纷仲裁双方当事人事先在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书面的仲裁协议。(一)由申请人填写一份仲裁申请书,主要写明仲裁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二)双方提交相关的证据。(三)除当事人双方另有约定外,案件争议标的在20万元以下的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由双方共同选定或者委托仲裁委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独任审理;案件争议标的在20万元以上的由双方各自选定一名仲裁员,第三名仲裁员(首席仲裁员)由双方共同选定或委托仲裁委主任指定,三人组成仲裁庭开庭审理案件,经评议后作出裁决。仲裁裁决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不自觉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被执行人的财产所在地或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二、哪些房地产纠纷可以仲裁以仲裁方式处理争议既能达到解决争议的目的,同时又不会使当事人双方伤了和气,因此,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法律手段。根据我国《仲裁法》以
    2023-05-02
    179人看过
  •  房地产纠纷中哪些问题不能寻求仲裁解决?
    本文列举了不能申请仲裁的房地产纠纷类型,包括人民法院已受理或审理完结的纠纷、涉及离婚、收养、监护、继承、析产或赠与的纠纷、涉及落实政策问题的纠纷、经公证机关公证后发生的纠纷以及应由行政机关处理的纠纷。以下是不能申请仲裁的房地产纠纷类型:1.人民法院已受理或审理完结的房地产纠纷;2.涉及离婚、收养、监护、继承、析产或赠与的房地产纠纷;3.涉及落实政策问题的房地产行政诉讼;4.经公证机关公证后发生的房地产纠纷;5.应由行政机关处理的房地产纠纷;6.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房屋纠纷。 【 仲 裁 限 制 】 关 于 房 地 产 纠 纷 , 哪 些 情 况 不 能 申 请 仲 裁 ?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房地产纠纷可以通过仲裁进行解决。然而,并非所有的房地产纠纷都可以申请仲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下情况不能申请仲裁:1. 与人身有关的纠纷:仲裁法规定,与人身有关的纠纷,如人身损害赔偿、
    2023-09-04
    212人看过
  • 仲裁适用哪些范围,哪些纠纷不能仲裁
    仲裁适用哪些范围?哪些纠纷不能仲裁(仲裁适用哪些范围,哪些纠纷不能仲裁)一是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必须是民事主体,包括国内外法人、自然人和其他合法的具有独立主体资格的组织:二是仲裁的争议事项应当是当事人有权处分的:三是仲裁范围必须是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合同纠纷是捐经济活动中,双方当事人因订立或履行各类经济合同而产生的纠纷,包括国内、国外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国内各类经济合同纠纷、知识产权纠纷、房地产合同纠纷、期货和证券交易纠纷、保险合同纠纷、借贷合同纠纷、票据纠纷、抵押合同纠纷、运输合同纠纷和海商纠纷等,还包括涉外的、涉及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经济纠纷,以及涉及国际贸易、国际代理、国际投资、国际技术合作等方面的纠纷。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主要是指由侵权行为引发的纠纷,这在产品质量责任和知识产权领域的侵权行为见之较多。根据仲裁法的规定,有两类纠纷不能仲裁:一是婚姻,收养
    2023-05-05
    80人看过
  • 集体土地纠纷不在仲裁范围内
    综合新华社北京2009年6月27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27日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法律明确了所谓纠纷的范围: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发生的纠纷;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流转发生的纠纷;因收回、调整承包地发生的纠纷;因确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因侵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但是,因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其补偿发生的纠纷,不属于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法律明确,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由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代表、有关人民团体代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农民代表和法律、经济等相关专业人员兼任组成,其中农民代表和法律、经济等相关专业人员不得少于组成人员的二分之一。法律规定
    2023-06-06
    297人看过
  • 申请解决房屋拆迁纠纷的裁决
    办理机构:宣武区建委办理地址、电话:83975113宣武区南菜园街51号,电话:83975113乘车路线:423、56、59路公交车到大观园西门下办理时间:周一至周五8:30至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办理时限:30个工作日收费标准及依据:不收费。办理依据:1、《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05号)第十六条: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经当事人申请,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裁决。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是被拆迁人的,由同级人民政府裁决。裁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自裁决书送达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拆迁人依照本条例规定已对被拆迁人给予货币补偿或者提供拆迁安置用房、周转用房的,诉讼期间不停止拆迁的执行。第十七条: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的,由房屋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责成
    2023-07-03
    365人看过
  •  劳动纠纷解决的地域范围
    这段内容讲述的是劳动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纠纷案件的职责和劳动争议的管辖问题。根据规定,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如果两个仲裁委员会对案件管辖发生争议,双方可以协商,协商不成则可报送共同的上级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由上级部门指定管辖。劳动仲裁委员会负责处理本地区内发生的劳动纠纷案件。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如果两个劳动仲裁委员会对案件的管辖发生争议,由双方协商,协商不成报送共同的上级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由上级部门指定管辖。 劳 动 纠 纷 解 决 方 式 : 双 方 协 商 、 上 级 劳 动 部 门 指 定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解决劳动纠纷的方式有两种:双方协商和上级劳动部门指定。双方协商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基础上,就劳动关系的有关事项进行充分协商,就解决劳动争议自行达成协议。而上级劳动部
    2023-09-06
    284人看过
  • 什么样的仲裁才能解决医疗纠纷
    仲裁解决医疗纠纷有如下相关意义:1、基于仲裁机构所具有的民间性质,独立于行政机关,能够有效的避免行政干预、长官意志;2、医疗纠纷仲裁制度具有快捷性,经济性;3、医疗纠纷仲裁制度具有保密性,能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4、医疗纠纷仲裁制度能有效克服法院审理医疗纠纷时专业知识的局限性。一、医院应该怎样避免医疗纠纷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2、加强质量管理,是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3、提高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并加强管理。4、改进服务作风,提高医疗质量,切实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5、实施知情同意,通过告知明确医疗服务合同的目的、疾病发展转归过程和医疗服务的损害特性,明确医疗服务合同履行的风险。二、医疗纠纷最好的解决办法1、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当医疗事故纠纷发生后,患者及其家属可以与医
    2023-06-28
    86人看过
  • 遗产纠纷能否在仲裁裁决中解决?
    遗产纠纷不可以仲裁。因为法律规定。根据仲裁法的规定,有两类纠纷不能仲裁:1、行政争议不能裁决;2、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能仲裁。生前享有财产因死亡而转移给他人的死者为被继承人;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为遗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被继承人的合法遗嘱承接被继承人遗产的人为继承人;继承人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或者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遗嘱享有的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就是继承权。遗产纠纷怎么解决遗产纠纷的解决方法有:1、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3、自行协商,继承纠纷是被继承人死亡后死者遗产纠纷。因继承权、继承顺序、遗产分配份额等发生争议的,属于继承纠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二条规定,继承人应当本着相互理解、相互让步、和谐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方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
    2023-07-10
    317人看过
  •  劳动仲裁与合同仲裁的纠纷范围
    本文介绍了劳动仲裁和合同仲裁的受案范围。劳动仲裁的受案范围包括劳动关系的纠纷、劳动合同的履行、终止等引发的争议、劳动关系解除引发的争议、劳动者的权益未得到保障而产生的争议、工资报酬引起的争议。而合同仲裁的范围包括因合同引起的仲裁和合同中约定了可以仲裁的情况。劳动仲裁的受案范围包括以下几点:1.劳动关系的纠纷;2.劳动合同的履行、终止等引发的争议;3.劳动关系解除引发的争议;4.劳动者的权益未得到保障而产生的争议;5.工资报酬引起的争议。合同仲裁的范围:1、因合同引起的仲裁;2、合同中约定了可以仲裁。 劳 动 仲 裁 范 围 : 劳 动 纠 纷 仲 裁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纠纷仲裁范围包括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如果当事人一方要求劳动仲裁,另一方应当依法受理。同时,《劳动仲裁法》也对劳动仲裁范围进行了明确规定。根据该法,劳动仲裁范围包括因劳动合同纠纷、
    2023-09-15
    342人看过
  • 仲裁时效中断及后果,不能申请仲裁的房地产纠纷情形有哪些
    一、仲裁时效中断及后果有哪些1、仲裁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发生仲裁时效中断时,已经进行的仲裁时效期间统归无效,重新开始计算时效期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这里的“中断时起”应理解为中断事由消除时起。如权利人申请调解的,经调解达不成协议的,应自调解不成之日起重新计算;如达成调解协议,自义务人应当履行义务的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等。2、仲裁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象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因此,仲裁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有三种情形:①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如劳动者向用人单位讨要被拖欠的工资或者经济补偿。②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如劳动者向劳动监察部门或者工会反映用人单位违法要求加班,请求保护休息权利;也可以是向劳动
    2023-04-29
    283人看过
  •  仲裁范围:哪些房屋纠纷可以仲裁?
    可以申请仲裁的房屋纠纷包括以下几种:1. 房屋买卖纠纷,包括房产买卖合同、价格、优先购买权等方面的争议;2. 房屋所有权纠纷;3. 房屋使用权纠纷;4. 他项权利与纠纷;5. 房屋修缮纠纷。可以申请仲裁的房屋纠纷包括以下几种:1.房屋买卖纠纷,包括房产买卖合同、价格、优先购买权等方面的争议;2.房屋所有权纠纷,包括所有权归属、价格、变更、析产、交换等方面的争议;3.房屋使用权纠纷,包括租赁、租金、强占、返还、占有、交换、转让等方面的争议;4.他项权利与相邻关系纠纷,包括通行、典当及与相邻房屋发生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等方面的争议;5.房屋修缮纠纷,包括房屋修缮的工程项目及安全检查的鉴定、各项工程费用的承担等方面的争议。 仲 裁 能 解 决 哪 些 房 屋 纠 纷 ?房地产纠纷可以通过仲裁解决。当事人应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和相关的证据材料。仲裁庭由各方当事人选定(或委托仲裁
    2023-09-19
    228人看过
  • 仲裁法适用于什么纠纷,哪些不能申请仲裁
    一、仲裁法适用于什么纠纷,哪些不能申请仲裁从我国的法律规定和国际上的通行作法看,仲裁范围主要是合同纠纷,也包括一些非合同的民事经济纠纷。下列纠纷不能仲裁:(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二、仲裁有哪些要求(一)提请仲裁的当事人应当是平等的民事主体,而不是行政法律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二)提交仲裁的纠纷限于民事经济纠纷,包括合同纠纷和涉及财产权益的非合同纠纷,主要有经济合同纠纷、技术合同纠纷、著作权合同纠纷、商标许可使用合同纠纷、房地产合同纠纷、涉外经济合同纠纷、海商、海事中的合同纠纷及其它民事经济合同纠纷,海事、房地产、产品质量、知识产权领域的侵权纠纷等。(三)涉及婚姻、家庭、继承方面的纠纷不能仲裁。这类纠纷虽然属于民事纠纷,一定程度上也涉及财产权益,但这类纠纷往往是与当事人自己不能自由处分的身份关系密切联系。(四)行政争议不能仲裁。
    2023-06-07
    137人看过
  • 合同纠纷是不是劳动仲裁范围
    劳务合同纠纷劳动仲裁吗这个问题。劳务合同纠纷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发生纠纷时应由合同法进行调整,当事人应当直接向法院起诉。而劳动合同发生纠纷时才必须先行劳动仲裁,当事人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服的,才能向法院起诉。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主要有以下两个区别:第一,合同主体资格不同。劳动合同主体必须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主体资格,即: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而劳务关系的主体类型较多,其主体不具有特定性。比如:个人与个人之见也可以形成劳务关系。第二,合同主体地位不同。劳动合同主体之间建立的是劳动关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地位不平等,法律更倾向于保护劳动者的权利。而劳务关系主体之间建立的是民事合同关系,合同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一、怎样区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主体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确定的,一方是用人单位,一方是劳动者;劳务关系主体不确定,可能是两个
    2023-03-13
    327人看过
  •  申请仲裁是解决侵权纠纷的必要步骤吗?
    根据我国《仲裁法》规定,只有在涉及财产侵权纠纷和合同侵权纠纷的情况下才可以申请仲裁,而人身权纠纷则不适用仲裁程序。因此,针对特定的侵权纠纷,只有在涉及财产侵权纠纷和合同侵权纠纷的情况下才可以申请仲裁,而人身权纠纷则不适用仲裁程序。针对特定的侵权纠纷,只有在涉及财产侵权纠纷和合同侵权纠纷的情况下才可以申请仲裁,而人身权纠纷则不适用仲裁程序。我国《仲裁法》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仲 裁 条 件 : 特 定 侵 权 纠 纷 和 人 身 权 纠 纷 不 适 用 仲 裁问题:侵权责任纠纷能否作为仲裁裁决?分析和解答: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但下列纠纷不能仲裁:(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因此,侵权纠纷案件中涉嫌财产
    2023-10-01
    290人看过
换一批
#仲裁程序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申请仲裁是指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具有公认地位的)第三者,由该第三者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仲裁异于诉讼和审判,仲裁需要双方自愿。... 更多>

    #申请仲裁
    相关咨询
    • 哪些能申请解决,如何仲裁解决房产纠纷?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6
      一、哪些房产纠纷能申请仲裁解决仲裁是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之前或争议发生之后达成书面协议,自愿将争议交给双方同意的有仲裁权的第三者进行仲裁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法律手段。以仲裁方式处理争议既能达到解决争议的目的,同时又不会使当事人双方伤了和气,因此,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法律手段。根据我国《仲裁法》以及一些相关法律的规定,以下几个方面的房地产纠纷可以采用仲裁的方式解决: 1、房屋买卖争议,包括房产买卖合同、价
    • 双方申请仲裁是否能解决购房纠纷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28
      房地产纠纷仲裁是指民事主体就有关房地产民事权益的争议,提交房地产仲裁机关居中裁决的纠纷解决方式。房地产纠纷仲裁是是民事仲裁的一种,民事仲裁是由特定的机构对当事人自愿提交的民事权益争议居中作出裁决的纠纷解决方式。 房地产纠纷仲裁是解决房地产纠纷的方式之一,它既不同于房地产行政机关的解决纠纷的方式,也不同于人民法院对房地产纠纷的审判活动。它是一种国家承认的解决纠纷的法律制度,是具有准司法性的专业化仲裁
    • 怎么申请房屋纠纷仲裁什么房地产纠纷可以仲裁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3-02
      申请房屋纠纷仲裁的方式是:申请人填写仲裁申请书,双方提交相关的证据; 由双方共同选定或者委托仲裁委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独任审理,仲裁裁决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可以仲裁的房地产纠纷是: 1、房屋买卖争议; 2、房屋所有权的争议; 3、房屋使用权争议; 4、他项权利与相邻关系。
    • 仲裁的适用范围是指哪些纠纷可以通过仲裁解决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6-12
      仲裁法的第2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仲裁的适用范围是指哪些纠纷可以通过仲裁解决,哪些纠纷不能以仲裁来解决,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争议的可仲裁性”。
    • 申请仲裁解决纠纷的前提是如何的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4-0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申请仲裁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属于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当事人双方自愿,同意采用仲裁方式。 排除《仲裁法》第三条的两类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