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传播信息多少会判刑?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4-01-07 18:58:20 220 人看过

一、诽谤传播信息多少会判刑

传播虚假信息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会被判刑。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二、诽谤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一)客体方面

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二)客观方面

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无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则不构成诽谤罪。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三)主体方面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

(四)主观方面

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则不构成诽谤罪。

三、诬告陷害罪和诽谤罪之间的区别有哪些

1、行为方式不同。

诬告陷害是向政府机关和有关部门告发,诽谤则是当众或者向第三者散布。

2、主观方面不同。

诬告陷害的意图是使他人受刑事处分,诽谤则是意图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

3、所捏造的事实内容不同。

诬告陷害捏造的是犯罪的事实,诽谤罪捏造的是足以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事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n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n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01日 14:2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同一信息传播几次可以成为诽谤罪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第二百四十六条的明文规定,诽谤罪的构成并不仅仅局限于信息的传递次数上,而更为关键的是,是否同时具备“采用暴力或其他有损人格尊严的方式公开污蔑他人或者恶意编造不实言论进行诽谤,情节恶劣”这一要件。倘若所传播的信息内容属实无误,且在传播过程中并未涉及到公开的侮辱性行为,即便信息被多次广泛传播,亦未必能够被判定为诽谤罪。因此,在衡量某一行为是否涉嫌构成诽谤罪时,必须全面权衡其信息内容的真实性、传播方式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并且还需考察该行为是否达到了“情节严重”的标准。若传播的信息内容纯属虚构,且传播方式涉及到公开的侮辱性行为,那么即便是仅有一次这样的传播行为,也极有可能被认定为诽谤罪。然而,对于具体的法律分析而言,我们还需要结合个案的实际情况和充足的证据材料,最终由法庭依据个案的具体情节做出公正的裁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
    2024-08-14
    160人看过
  • 传播虚假信息刑法多少条
    一、传播虚假信息刑法多少条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91条之一第二款的规定。《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明知是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等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传播虚假信息属于哪些违法行为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如果不构成犯罪的,则属于普通的违法行为,可以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该行为构成犯罪了,则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
    2023-04-25
    77人看过
  • 编发传播短信侮辱诽谤领导
    从陕西省志丹县人民检察院获悉,该县两名编发侮辱诽谤政府机关领导短信的干部近日已被逮捕,另有4名科级干部因恶意转发传播该短信被免职。10月中旬,对14名领导干部进行侮辱诽谤的一条手机短信,在志丹县城开始流传。短信改编自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个荤段子,内容讲的是一名遭到强奸的女子在向公安机关描述作案者特征,编发短信者却张冠李戴将县上14名领导干部按照个人特点编入短信。公安机关调查认定,李某、孙某编发并散布手机短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鉴于该短信严重地损害了他人的人格和名誉,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李某、孙某涉嫌诽谤罪,被志丹县检察院批准逮捕;另有刘某被刑事拘留。据悉,志丹县委、县政府对恶意转发传播该短信的县卫生监督所所长左某、县信用联社副主任刘某、旦巴镇中学原校长曹某、金丁镇农技站站长高某等4名科级干部予以免职,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2023-04-24
    355人看过
  • 诽谤罪必须要传播么
    法律综合知识
    诽谤罪并不必然要求存在传播行为,然而,通常情况下,诽谤行为需要被第三方所知晓才能够构成对于受害者名誉权的侵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刑法典中,诽谤罪的定义涵盖了捏造事实并加以散播的行为方式。若仅仅是私下对某位特定人士进行诽谤,且未能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反应,那么很有可能尚未构成诽谤罪。然而需注意的是,倘若诽谤的言辞或言论已经被第三方获知,即便并非故意散布,也仍然可能会触犯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4-08-18
    146人看过
  • 诽谤罪传播多大范围算犯罪
    在司法实践中,诽谤罪的判定并非仅仅依据传播范围这一单一因素,更为重要的是判断其是否存在恶意捏造事实、肆意损害他人名誉的客观行为,以及由此行为所产生且足以引起公众关注和社会影响力的不良后果。具体来说,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规定,即便诽谤行为在传播范围上相对有限,只要其情节严重,也极有可能被视为刑事违法行为。而所谓“情节严重”的表现形式通常涵盖了对特定主体的声誉造成极其恶劣影响,乃至引发社会公共秩序受到极大冲击或扰乱等诸多复杂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侮辱、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024-08-17
    101人看过
  • 传播人数非常少构成诽谤罪吗
    诽谤罪的成立并不单单决定于传播者的数量多寡。而要认别诽谤罪,则需全面斟酌多个层面的相关要素。即便是在传播人数较少且情节严重的情况下,仍有可能构成诽谤罪。例如,在某些特定场域内,对特定的被害人实施诽谤行为,因其产生的恶劣影响非常深远,即使传播范围相对有限,亦有可能触犯法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以暴力或其他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虚假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何为“情节严重”的具体界定,将会综合考量诽谤行为所采用的手段、产生的后果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等诸多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
    2024-08-08
    356人看过
  • 散播老婆信息算诽谤罪吗
    散播诽谤他人的不实言论属于非法行为。所谓的“散播诽谤他人的信息”主要体现为行为人在主观上蓄意捏造和传播虚假的事件,这些虚假事件有能力恶意贬低他人的人格尊严,损害其名誉,且情节恶劣,所侵害的客体主要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而被侵害的对象则是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然人。这类行为对正常的网络秩序造成了严重干扰,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广大网民的思维模式和习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03
    485人看过
  • 诽谤罪信息转载多少次
    法律综合知识
    在定性诽谤行为是否属于犯罪时,并不是简单地以诽谤言论被转发的次数作为唯一考量因素,而是要根据诽谤言论对被害人的声誉所产生的实质性损害以及对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来进行综合评定。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相关规定,如有恶意散播诽谤言论,且情节极其恶劣者,则可以判定为诽谤罪。在此基础上,所谓的“情节严重”通常涵盖了诽谤言论的广泛传播范围,以及由此引发的受害人社会评价的大幅度下降等诸多方面。然而,关于具体需要转发多少次才能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法律并未对此做出明确规定,这就需要由司法机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判断与裁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侮辱、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024-07-27
    243人看过
  • 传播事实属于诽谤罪吗
    法律综合知识
    在此并不涉及到对诽谤罪的指控。诽谤罪主要是以传播虚构事实和捏造事件的方式,恶意中伤他人。显而易见地,散布他人真实信息并未达到诽谤罪的构成要素。在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所述行为时,若受害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但由于提供证据存在困难,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必要的协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024-08-16
    396人看过
  • 诽谤罪传播途径是什么
    法律综合知识
    诽谤罪的传播方式包括口头传播、书面传播以及借助信息网络平台进行传播等多种形式。依据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明确规定,诽谤行为既可采取暴力或者其他极端手段公然施行,亦可通过捏造事实并对他人进行恶意诽谤的卑劣手法来实施。若犯罪嫌疑人以信息网络作为媒介实施诽谤行为,且当受害人向各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因患方举证困难而无法提供充分证据支持其诉求,则人民法院有权依法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必要的协助与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05
    149人看过
  • 发多少条信息构成诽谤罪
    一、发多少条信息构成诽谤罪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相关条文法规,诽谤罪的成立并非仅看信息数量的多少,而应视其作为犯罪行为的性质与情节严重性加以判断。举例而言,假如有某人采用暴力手段或者其他不当方式,公然进行人身攻击或者散布虚假言论恶意中伤他人,且情节恶劣,那么即便所发布的信息数量有限,亦有可能被判定为诽谤罪。因此,信息的发布量并不能直接决定是否构成诽谤罪,关键在于这些信息的内容性质以及它们对受害者所产生的实际影响。若信息内容严重侮辱、诋毁他人,并对受害者的声誉造成了重大损害,那么即便信息数量较少,同样有可能构成诽谤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
    2024-07-25
    329人看过
  • 网上诽谤罪要多少转播量才能判
    依据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之规定,若有人通过信息网络实施诽谤他人的行为,且该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或浏览次数累计达到了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超过了五百次以上,那么便应视为符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所规定的“情节严重”标准,从而可能构成诽谤罪。诽谤罪乃是指行为人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这些虚假事实足以对他人的人格尊严进行贬损,同时破坏其名誉,并且情节严重者。然而,在网络环境下,由于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且范围极其广泛,因此对于诽谤行为的认定必须要全面考虑到各种复杂的因素。倘若行为人明知自己所散布的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却依然在信息网络上大肆传播,情节恶劣者,同样有可能被认定为诽谤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
    2024-08-18
    286人看过
  • 传播淫秽信息如何判刑
    传播淫秽书刊、电影、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组织播放淫秽电影、视频等音像制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向18岁以下未成年人传播淫秽物品的,从重处罚。一、传播淫秽物品罪判多久?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组织播放淫秽的电影、录像等音像制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判刑最新规定?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判刑最新规定: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罪是指组织召集多人观看、收听并播映淫秽的电影、录像等音像制品的行为。三、怎么样才算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
    2023-06-25
    212人看过
  • 信息浏览多少次算诽谤罪
    对于诽谤罪这一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判断,并非仅仅依据公开信息被浏览的次数即可轻易得出结论。诽谤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五条之规定,系指当事人出于主观恶意,捏造并且向社会公众散播虚假事实,这些事实足以严重贬低受害人的尊贵人格,以及严重损害他们的良好声誉。在对这种犯罪行为进行刑事追究时,我们必须综合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尽管不限于所传播内容的确切性质、是否对受害者的名誉产生了实质性的伤害、以及该信息的传播范围及其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7-28
    451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诽谤和传播谣言可以判多少年?
      宁夏在线咨询 2023-06-20
      作为近年来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交流方式,微信、微博除了让人们感受到便捷和实惠,也开始令人们感到头痛——借助这类通信交流方式进行的谣言传播屡见不鲜,给社会造成了较大影响。
    • 信息传播造谣诽谤,我可以报警吗
      贵州在线咨询 2021-11-22
      被造谣诽谤可以报警。谣言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可以构成诽谤罪。情节严重包括手段恶劣、后果严重、影响大等因素。 如果造成他人精神受到严重刺激,造成他人自杀、自伤等后果,影响范围大,影响恶劣等。 诽谤是告诉处理的案件,诽谤受害者应当自行收集有关证据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公安机关不会受理直接报警。
    • 诽谤罪传播给多少人算散布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5-23
      法律对这方面没有作出具体规定。诽谤罪的立案标准是: 1、须有捏造一种事实的行为;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
    • 诽谤罪怎么算传播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17
      区分诽谤罪与非罪的界限,要注意:诽谤罪与治安违法行为、民事侵权行为的界限。构成诽谤罪的诽谤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而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必须局限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民事性质的名誉侵权行为,不仅在违法程度上轻于诽谤犯罪行为以及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而且还具有以下不同: (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
    • 诽谤信息成立多少次触犯诽谤罪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7-06
      依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会构成诽谤罪。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实施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从而构成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