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相邻权纠,双方当事人可以先通过村委会的调解,通过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或乡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的,双方当事人举证提供相关的材料和依据,由工作人员在现场进行调查。再组织双方调解,制作调解书,但如果调解没成功,可向土地管理部门提出意见,由人民政府在进行处理决定。如果对于处理的决定仍不服的,可到人民法院起诉。
一、双方发生土地纠纷怎么办
1、邻里之间如果发生了宅基地权属的争议,双方要本着尊重,相互谦让的原则,一同要来协商处理问题。如果协商处理成功了,双方可以签订一份协议,就会按照协议来执行。但是所签订的协议不能够违反法律法规,也不能够损害集体土地的利益,包括其他村民的合法权益。
2、如果双方协商不成,任何一方或者双方都可以通过当地的政府或者土地管理部门提出处理的申请,申请处理的时候要以书面的形式。宅基地的户型图,还有相关的资料来源等等要一并提交,15天之内会受理。
3、如果乡镇没有受理,可以向当地县政府或国土局申请,只要符合了条件,就会对于宅基地的权属争议做出处理决定。
二、符合什么条件就可以申请宅基地
1、宅基地在审批范围内
宅基地占用了耕地或其它集体用地,但没有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在本次农村宅基地确权中,这样的宅基地是不给予确权的,即使建了房屋,也会按违建处理。
2、迁出后不能新建住房
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定,只有村集体组织成员才能拥有宅基地使用的权利,而对于一些户口迁出的农民,虽然没有收回宅基地,但也不能再翻建住房。
3、“一户多宅”必须确定一户宅基地
因历史原因、户口迁出造成“一户多宅”的农民家庭,只能有一处宅基地,多出的宅基地不能翻建或新建房屋。
-
农村宅基地纠纷村委会不解决怎么办
200人看过
-
农村宅基地邻里有纠纷能审批吗?
161人看过
-
上海拆迁纠纷怎么解决农村宅基地问题?
148人看过
-
农村宅基地内相邻居民打架问题的解决方案
127人看过
-
农村宅基地可办理房产证吗,农村宅基地纠纷找哪个部门解决?
195人看过
-
农村宅基地确权四邻指界
272人看过
农村宅基地是农村村民用于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的集体建设用地,包括住房、附属用房和庭院等用地,只要使用土地符合规划就是合法的。 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只有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宅基地的转让必须符合法律... 更多>
-
农村宅基地纠纷村委会不解决怎么办青海在线咨询 2024-09-14若所在村镇未能同意签署土地包揽契约,这可被视为一项民事纷争事项。为解决不当之争端,各方当事人应认真进行协商,如事态无法得到妥善解决,他们便有资格向法院提起诉讼。众所周知,土地包揽契约乃是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就土地权益及义务所达成的共识性协议。在我国,《农村土地法》第20条针对我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的现实状况,对各类用途土地的承包期及其上限作出了明确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草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5
-
宅基地宅基地相邻权纠纷如何请律师海南在线咨询 2023-06-14我国法律保护公民宅基地的长期使用权,但是公民在行使该权利时,不得妨碍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无论是侵害通道使用权,还是侵害了宅基地使用权,如果对他方造成实际损失,受害方就可以要求对方赔偿损失。如果受损害的一放趁机扩大损害造成新的损失,自己也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总之,处理相邻关系纠纷,应当互谅互让,尽量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以通过当地调解组织或者人民法院处理。
-
红桥区农村宅基地相邻权纠纷律师费如何计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1-18(一)代理民事案件 (1)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最高不超过5000元/件; (2)涉及财产关系的,争议标的不超过10000元的,每件最高收取1000元的手续费;争议标的超过10000元的,除每件最高可收取2000元的手续费外,可以按照不高于下列规定标准分段收取: 争议标的额收费标准 10001至100000元5% 100001至500000元4% 500001至1000000元3% 1000001至10
-
农村宅基地纠纷:村委会未能解决,求助相关部门上海在线咨询 2024-11-14如果所在乡村未能就土地包揽契约达成一致意见,这可被视为一项民事纠纷。为解决相关纠纷,各方当事人应认真协商。如果事态无法得到妥善解决,他们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土地包揽契约是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关于土地权益及义务的共识性协议。根据我国《农村土地法》第20条的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草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50年,林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70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需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适当
-
解决农村宅基地纠纷有哪些方法山西在线咨询 2023-01-201、农户之间发生宅基地权属争议,当事人双方应尊重历史,相互谦让,协商解决问题。 双方协商成功,最好签订协议。双方达成的协议,不得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村民的合法权益。 2、协商不成的,当事人任何一方或双方可到当地乡(镇)政府或土地管理所等受理机关提出处理申请。 申请处理时,应以书面形式写明:申请人、对方当事人的名称、地址;申请处理的事项、具体要求和理由,并附争议地块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