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对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进行分割,双方可以协商,也可以一方诉至法院,请求法院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如果婚姻关系解除后,夫或妻一方发生的个人债务,那么只能向债务人单独追偿,与另一方无关。如果债务发生在婚姻存续期间,离婚后尚未支付的,那么债权人能够举证此债务发生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并以夫妻名义所负债务则应当按照夫妻共同债务处理,或者虽然以一方的名义发生的债务关系,但是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那么也视为夫妻共同债务。虽然双方离婚,仍可执行双方的财产。但是,如果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且债权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婚前的债务离婚后还要对方承担吗?
夫妻的共同债务不论是否离婚,原则由双方共同承担。夫妻共同债务一般指负债的钱财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经营等夫妻共同生活所需,若一方以个人名义所借款项,未经另一方同意,或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经营,则该笔负债在法院一般不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不需要双方共同承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
离婚后债务归属应当谁负责返还债务
446人看过
-
离婚前信用卡债务的偿还责任归属
133人看过
-
婚前债务责任归属原则研究
284人看过
-
婚姻解除前的债务责任归属
334人看过
-
重组后破产,债务责任归属何人?
287人看过
-
个人破产申请后债务责任归属
193人看过
在双方结为夫妻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双方共同所有: 领取的工资、奖金;夫妻一方或双方从事生产、经营,得到的财产;知识产权的收益;通过继承或赠与得到的财产,如房屋等;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更多>
-
涉及费用及责任归属天津在线咨询 2024-11-09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二十九条,一般诉讼费由原告承担,被告承担部分诉讼费和律师费。如果被告失败,且法院支持了原告请求被告支付诉讼费,被告需要到法院交诉讼费,或者与法院协商,直接支付诉讼费给原告。在某些案件中,如果合同当事人约定了律师费承担主体,或者在商标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案件中,原告要求被告承担因调查、制止侵权行为而发生的律师费,由败诉方承担,法院可以判决败诉方承担。根据合同自由原则,只要双
-
离婚时如何要求债务人归还债务江苏在线咨询 2022-05-11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妻子施女士不知道丈夫卫先生向他人借了巨款。两人离婚后,债权人张先生认为这是夫妻共同债务,将施和卫告上法庭,要求共同承担清偿责任。日前,南汇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卫先生应归还张先生借款35万元;对张先生要求施女士共同归还债务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2005年11月,卫先生称业务需要,向张先生借款35万元,并出具了借条,言明该款于张先生购房前归还。今年1月,卫先生与施女士协议离婚,离婚
-
离婚后衍生性债务的偿还责任归谁江西在线咨询 2022-05-11离婚后衍生性债务的偿还责任归举债的一方。夫妻在办好离婚手续后,就应该对债务承担做出约定,之后发生的衍生性债务,是举债一方的个人债务。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条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第一千零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
-
中国夫妻离婚后,债务的归属台湾在线咨询 2022-04-28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婚前一方借款购置的财产已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为购置这些财产所负的债务; (二)夫妻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三)夫妻共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或者一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经营收入用于家庭生活或配偶分享所负的债务; (四)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治病以及为负有法定义务的人治病所负的债务; (五)因抚养子女所负的债务; (六)因赡养负有赡养义务的老人所负
-
债务纠纷诉讼中,责任归属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西藏在线咨询 2024-11-261. 被告提起反诉,依照规定需要交纳案件受理费的,由被告预交。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可以不预交案件受理费。 2.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二十条,案件受理费由原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上诉人预交。被告提起反诉,依照本办法规定需要交纳案件受理费的,由被告预交。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可以不预交案件受理费。申请费由申请人预交。 3. 但是,本办法第十条第(一)项、第(六)项规定的申请费不由申请人预交,执行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