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安全犯罪:责任归因是故意还是过失?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7 08:31:22 68 人看过

1.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而言。行为人在违反规章制度上可能是明知故犯,如酒后驾车、强行超车、超速行驶等,但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应当预见而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已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了严重后果。

教训儿子误伤妻子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还是故意伤害罪

教训儿子不是故意伤害行为,属于管教儿子的行为,因疏忽大意导致妻子受伤死亡的结果发生,应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

虽然我们不能提倡而且要反对父母以暴力的方式教育子女,但在定罪量刑中,必须考虑国人的传统观念和社会生活实际情况。

综合上面的介绍,误伤他人没有主观故意,属过失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第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2日 11:4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书范本
    为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落实责任,减少一般事故和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维护社会稳定。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特制定本责任书。一、交通企业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必须积极配合上级公安消防部门及医院保卫科日常的消防安全检查。对在消防安全检查中提出的火灾隐患,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按规范要求整改完毕,并报告保卫科复查。对确实一时无法整改的火灾隐患,应列出整改计划,报保卫科审批,共同制定应急措施,积极开展本部门内部的安全防火自检自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并报院领导。二、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国家劳动安全法律法规及规章,及时传达贯彻各级政府安全工作会议精神三、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员落实,经费保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签订到科室、车间、路线、班组、个人)四、安全管理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
    2023-05-08
    462人看过
  • 安全事故责任可能被判过失罪吗
    安全事故责任会被判过失罪。重大责任事故罪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一、中国刑法对一起重大责任事故有什么规定?中国对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判刑标准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二、重大责任事故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最新量刑标准如下: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三、如果涉及到高空抛物将以什么罪入刑最高以故意杀人罪入刑。
    2023-06-21
    391人看过
  • 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事故的教育宣传
    认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首先要看行为人的行为和事故的发生和损害之间有没有因果关系;如果没有因果关系,即使行为人的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也不承担事故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例如某人无证驾驶,严格遵守了通行的规则,也没有任何驾驶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对因后车追尾造成的交通事故不承担事故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事故当事人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除了包含因果关系原则外,还发挥了衡量当事人行为对事故形成的原因力的作用;所谓“行为对事故形成的原因力”,主要是指在当事人没有过错或者难以认定过错场合,确定事故损害的一个标准。医疗责任事故罪应的认定1、应当正确划清医疗责任事故罪与医疗技术事故的界限。《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5条规定:"医疗事故分为责任事故和技术事故。责任事故是指医务人员因违反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等失职行为所致的事故;技术事故是指医务人员因技术过失所致的事故。"技术事故一般是指医务人员因技术水平不
    2023-07-07
    387人看过
  • 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道路"是什么意思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所称“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道路交通安全法》所称“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第一百一十九条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一)“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二)“车辆”,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三)“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四)“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
    2024-05-01
    247人看过
  •  责任认定:公路道路与辅道交通事故责任归属问题
    交通事故中,主道和辅道车辆相撞的具体责任划分需要根据事故发生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在事故发生后,交警部门在到场调查后会方当事人对发生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程度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以此进行责任划分。交通事故中,主道和辅道车辆相撞的具体责任划分需要根据事故发生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在事故发生后,交警部门在到场调查后会方当事人对发生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程度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以此进行责任划分。 公 路 道 路 辅 道 责 任 认 定 : 具 体 如 何 判 断 责 任 ?公路道路辅道责任认定涉及到的法律关系比较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来判断责任。首先需要明确辅道与主道的法律地位,辅道是作为主道的一部分,其法律地位应与主道相当。其次需要考虑辅道使用者的过错程度,如有过错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另外,还需要考虑辅道建设者的过错程度以及其过错与事故发生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还需要考虑其他
    2023-09-06
    379人看过
  •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故意还是过失
    本罪的犯罪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所实施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会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后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犯罪故意是本罪成立的必要要件,过失不构成本罪,而是构成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5-17
    315人看过
  • 道路安全事故罪定罪依据
    交通肇事罪定罪标准为: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严重超载驾驶的;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交通肇事罪如何定罪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为:1、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3、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
    2023-07-03
    335人看过
  • 道路安全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第八十七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应当及时纠正。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应当依据事实和本法的有关规定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予以处罚。对于情节轻微,未影响道路通行的,指出违法行为,给予口头警告后放行。第八十八条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拘留。第八十九条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第九十条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
    2024-01-13
    116人看过
  • 高速道路追尾事故责任归属
    高速公路追尾事故责任认定如下:1、后车撞行驶中的前车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后车承担全部责任;2、夜间前车没有尾灯,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前车承担事故次要责任,后车承担事故主要责任;3、前车在道路上停车后未按规定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和设置警示标志,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前车承担事故的次要责任,后车承担事故主要任;4、前车在道路上停车后按规定开启了危险报警闪光灯并设置了警示标志,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后车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5、前车超长且未按规定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前车承担事故次要责任,后车承担事故主要责任;6、前车倒车或溜车撞后车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前车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在确定双方的责任后,再据此承担相应的赔偿数额。前后车追尾事故的责任怎么认定前后车辆追尾事故的责任由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行为确定道路交通事故的作用和过错的严重程度,具体如下:1、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
    2023-07-05
    413人看过
  • 铁道安全意外责任问题
    对于这一悲剧,铁路部门作出如下认定:案发当日,那次列车以每小时113公里的速度,行至长大线469公里300米处左右,发现前方有一男子抱着一个小孩。列车鸣笛并采取制动措施,结果列车在减速中与二人相撞。二人死于抢越铁路线路所致,属一般路外伤亡事故,老王应承担全部责任。铁路部门依据《暂行规定》和相关规定,予以一次性结案,补助死者家属人民币共计600元(每人300元)。对此王大爷的老伴说:“咱家牛还卖个千八的,我这爷孙俩加一块,还不如一头牛值钱。”
    2023-06-03
    429人看过
  • 道路安全:电动滑板车与人行道事故责任认定
    电瓶车人行道撞人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机动车一方按照以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1、机动车一方负主要责任的,承担80%;2、机动车一方负同等责任的,承担60%;3、机动车一方负次要责任的,承担40%;4、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10%;5、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在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过的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5%。电瓶车和电瓶车相撞责任怎么划分一、电瓶车和电瓶车相撞责任怎么划分1、电瓶车与电瓶车碰撞责任需要由交警根据现场进行事故责任划分。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是以过错作为价值判断标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机动车驾驶人员无论有无过错,只要对非机动车、行人造成损害,法律规定其承担赔偿责任就应承担赔偿责任。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
    2023-07-11
    279人看过
  • 醉驾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有定论么?
    一、醉驾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有定论么?有定论,是故意犯罪。在法律上,醉驾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这是一种故意犯罪行为,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给公共安全带来危险,却仍然希望或放任这种危险状态的发生。【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
    2024-02-02
    306人看过
  • 乡村道路施工安全责任书的内容是什么?
    乡村道路施工安全责任书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和所有工程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人身及财产安全,明确每个施工人员安全责任,特要求所有施工人员签订本工程施工安全责任书。一、生产工作安全相关1)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必须严格遵守《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中有关安全施工的规定,严禁违章操作,对违章指挥的有权拒绝执行。2)特种作业必须执行国家《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严格做到持证上岗。3)高空作业。操作人员应穿胶底鞋,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扣好保险钩,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高空作业时,不准往上或向下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雨天及五级以上大风禁止室外高空作业,如搭、拆脚手架,上树作业等。4)坑槽作业。要注意土壁的稳定性,发现有裂缝及倾坍趋势时,人员要立即撤离并及时报告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处理;大树移植时,严禁未将树木支撑稳固就开始掘苗,掏底时严禁将头和躯干伸向土台下,风力达到四级时,应立即停
    2023-04-18
    160人看过
  • 违法发放贷款罪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
    违法发放贷款罪主观上是故意,所以属于故意犯罪。违法发放贷款罪的对象是贷款,即贷款人对借款人提供的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的货币资金。贷款既可以是人民币,也可以是外币。发放的如果不是贷款,不能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一、违法发放贷款罪最多判多久?若犯罪行为人的行为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的既遂的,我国人民法院应当对其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于其非法发放贷款行为可能造成的重大损失是出于过失,这种过失一般是过于自信的过失。二、企业银行贷款的流程1、贷款申请企业需要贷款,应当向主办银行或者其他银行的经办机构直接申请。借款人应当填写包括借款金额、借款用途、偿还能力及还款方式等主要内容的《借款申请书》并提供资料。2、银行受理审查(1)银行对客户情况进行核实,对照银行贷款条件,判别其是否具备建
    2023-06-22
    61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事故
      福建在线咨询 2021-12-17
      认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首先要看行为人的行为和事故的发生和损害之间有没有因果关系;如果没有因果关系,即使行为人的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也不承担事故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例如某人无证驾驶,严格遵守了通行的规则,也没有任何驾驶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对因后车追尾造成的交通事故不承担事故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事故当事人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除了包含因果关系原则外,还发挥了衡量当事人行为对事故形成的原因力
    • 重大责任事故划分,是过失不构成犯罪还是过失。
      青海在线咨询 2021-11-13
      重大责任事故罪属于过失罪。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罪过形式是过失。 此处的过失,是指应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因疏忽大意而无预见或已预见而轻信可以避免,以致产生此结果的主观心理状态。
    • 怎样区分过失犯罪还是故意犯罪?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30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 1.主观方面明显不同。 2.结果在定罪时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3.从处罚方面看,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低于故意犯罪。 由于过失的主观恶性明显小于故意,所以刑法对过失犯罪的规定不同于故意犯罪,具体如下: A.过失犯罪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发生危害结果。过失犯罪情况下,行为 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却轻信
    • 过失犯罪是故意犯罪吗?那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的区别呢?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19
      不一定,中国刑法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的形式: (1)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2)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预见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轻信能够避免,实际上又未能避免,以致发生这
    • 胁从犯是过失还是故意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19
      1、在刑事案件中被威胁的胁从犯在主观方面一般应当已故意作为处理,但其是在不愿意的状态下被胁迫从而作出犯罪行为的,因此应当对其减轻或免除处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