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中心诉称,被诉人张某在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就读硕士研究生时,在本单位进行为期两年的硕士研究生毕业答辩论文的实验学习,并于2007年7月正式入职,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定为7年,2007年度工资总额为3万余元。张某自入职后单独承担项目科研工作。2007年8月张某提出了辞职,而某研究中心因未与张某正式解除劳动合同,仍继续正常发放其工资。张某在单独承担研究工作期间,未能按计划完成任务,耽误了近三分之二的研究进程,其他的研究人员也无法短时间内接手该项工作,给单位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张某应当承担246960元的赔偿责任。某研究中心要求张某不得在课题结题并成功申报专利前与单位所在行业中的其他企业工作,并要求张某支付违约金、赔偿经济损失、返还2007年9月至12月已支付的工资及社会保险等各项待遇。
辩,张某辩称,自己于2007年8月27日向某研究中心提出书面辞职报告,某研究中心收到书面辞职后于2007年9月11日做出了《关于辞职报告的回复函》,根据劳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双方的劳动合同应于2007年9月27日解除。某研究中心此次提起劳动仲裁申请,不但在事实上不成立,而且已经超过法定申诉时限,请求仲裁委驳回某研究中心的仲裁请求。
查,经丰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立案调查,张某原系某研究中心职工,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2006年8月1日至2013年7月31日。2007年8月27日,张某向某研究中心递交了辞职报告,并于2007年11月5日离开某研究中心。故该劳动争议的发生之日应当以该日期为准,因此张某主张某研究中心的仲裁请求超过申诉时效,仲裁委不予认可。张某在劳动合同期限未届满的情况下提出解除该合同,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某研究中心主张张某提前离职导致其主持的研究项目发生重大经济损失,但单位未出具充分证明仲裁委不予支持,但某研究中心向张某支付的2007年12月工资、缴纳的社会保险,张某应当予以返还。某研究中心主张张某2008年12月31日之前不得在与其单位同行业的其他用人单位工作,但双方未签订竞业禁止协议,对该权利义务双方未作明确约定,故对于某研究中心的该项仲裁请求仲裁委不予支持。
裁,张某向某研究中心支付违约金21764.73元;向某研究中心返还2007年12月工资646.95元、2007年12月至2008年2月社会保险1466.48元。
断案者违反劳动合同规定职工难脱赔偿责任
“张某于2007年8月27日向某研究中心提交了辞职申请,但其一直在该单位工作,实际离开日期为2007年11月5日,故该劳动争议的发生之日应当以该日期为准,因此张某主张某研究中心的仲裁请求超过申诉时效,仲裁委不予认可。”负责本案独任审理的丰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仲裁员韩-苏分析本案时这样说。
韩-苏分析认为,张某原系某研究中心职工,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2006年8月1日至2013年7月31日。该合同第二十三条规定“乙方(张某)解除本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某研究中心),甲方应予办理相关手续。但乙方给甲方造成经济损失尚未处理完毕的除外”,该合同第三十八条规定“乙方(张某)违反本合同约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违反保守商业秘密事项,给甲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双方约定由于乙方违反本合同约定,给甲方造成损失的,由乙方赔偿甲方损失。由于乙方违反本合同约定解除劳动合同,乙方还需支付甲方违约金,违约金标准为乙方上一年度工资总额”。
张某在劳动合同期限未届满的情况下提出解除该合同,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根据原《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第十九条“订立劳动合同可以约定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支付的违约金最多不得超过本人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工资总额。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除外”的规定及双方劳动合同的约定,张某应当向某研究中心支付违约金21764.73元,某研究中心主张张某提前离职导致其主持的研究项目发生重大经济损失,但其单位出具的情况说明搜索、汇款凭证无法充分证明已实际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故对于某研究中心的该项仲裁请求仲裁委不予支持,但某研究中心向张某支付的2007年12月工资、缴纳的社会保险,张某应当予以返还。某研究中心主张张某2008年12月31日之前不得在与其单位同行业的其他用人单位工作,但双方未签订竞业禁止协议,对该权利义务双方未作明确约定,故对于某研究中心的该项仲裁请求仲裁委不予支持。
(文章出现姓名均为化名)
-
劳动合同期满劳动合同应当续延的情形
261人看过
-
医疗期内职工合同期限可否顺延
185人看过
-
何时应当延长劳动合同期限
155人看过
-
怀孕期间劳动合同到期,单位是否应当续约?
383人看过
-
劳动合同到期在医疗期如何顺延
284人看过
-
劳动合同自动延期是否需要续签书面劳动合同
134人看过
仲裁员是负责审理案件的人,通常在仲裁程序开始前由双方当事人共同选定。仲裁员需要具备公正、客观、严谨、专业的态度,并遵守仲裁程序的规定和要求,确保仲裁程序的公正、透明和合法。 仲裁员需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合同条款和商业惯例,以便正确判断和裁决... 更多>
-
医疗期是否须延期,医疗期是否可以续签劳动合同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2-25劳动合同应当在医疗期间续签。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因工伤或者非工伤,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劳动合同应当延长至相应情况消失时终止。用人单位非法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
-
医疗期内合同到期用人单位是否应当延续劳动合同的时间限制是怎样的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05医疗期内合同到期用人单位应当延续。虽然劳动合同期满是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之一,但劳动合同法同时规定了相关排除适用的情形。即,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五条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但是,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劳动者的劳
-
劳动者在医疗期内用人单位是否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合同的医疗费?贵州在线咨询 2022-01-24有。根据法律的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职工在医疗期间,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内部规定向职工支付病假工资和疾病救济费,但单位内部规定支付上述费用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
-
医疗期满后继续请病假,单位是否应当继续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续)?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18这个问题分为两种情况: 一、员工非因工致残或是难以治疗的疾病,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7条规定:“企业职工非因工致残和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医疗期满,应当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的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解除劳动关系,并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 二、对于一般疾病,员工在医疗期满后如果继续
-
劳动合同到期但医疗期未满而劳动合同期满的,医疗期应当如何处理?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05(1)原劳动部《关于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管理等若干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函[1996]40号)规定,“职工临近劳动合同期满才发病,累计医疗期未满而劳动合同期已满,且需停工休息治疗的,根据劳部发[1995]309号文第34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期满为止;在医疗期内医疗终结的,医疗终结之日即可终止劳动合同;对其中经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办理因病或非因工负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