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9日和7月8日,被告陈某某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向原告肖某某先后借款总计245000元。后被告向原告偿还了5000元。2013年10月11日,原告肖某某授权赵某全权处理其与被告陈*新的债权债务。2013年10月13日,赵某与被告陈某某达成了抵债协议,约定由陈某某将其所入股公司的一辆重型罐式货车抵偿其所欠原告肖某某本金24万元。但原告认为被告陈某某无权处分其所在公司的重型罐式货车,该协议应无效,故原告诉至本院,请求依法判令被告偿还原告借款24万元。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陈某某向原告肖某某借款,原告提供借款,被告出具借条,双方之间的民间借贷关系成立。虽然原告在催收欠款中,其授权委托人与被告陈某某签订以货车抵偿欠款的协议,但由于该车辆登记的所有人为被告所入股公司,被告也未提供证据证明其对该车辆具有处分权,故该抵债协议无效。且车辆未实际交付,因此该协议不能导致原、被告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消灭的法律后果。为此,法院判决被告陈某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偿还原告24万元借款。
一、丈夫借钱经商未还妻子需偿还吗
丈夫李-耀因经商向朋友借钱,到还款期限后朋友多次索要无果,遂诉至法院要求李-耀夫妻共同偿还借款。近日,江西省修水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李-耀、陈-雪(两人系夫妻关系)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共同偿还原告刘-辉借款100000元,并支付按年利率6%自2012年2月15日起计算至清偿完毕之日止的利息。
2012年春节,李-耀在外做生意需要资金周转,向刘-辉借款100000元,期限为一年,并出具借条。还款期限到后,原告多次向被告催讨无果,遂诉至法院,要求李-耀夫妻共同偿还借款100000元及利息。
法院审理后认为,原、被告之间因借款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明确,有被告李-耀出具的借条予以证实,该院予以采信。原告要求被告偿还借款及利息的理由成立,该院予以支持。李-耀和陈-雪是在2005年10月22日登记结婚,而本案的债务是发生在2012年,现被告李-耀和陈-雪无证据能证实其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曾约定归各自所有,亦无证据能证明李-耀与陈-雪曾明确约定李-耀的债务为其个人债务,本案债务应属被告李-耀和陈-雪的夫妻共同债务。故原告作为债权人向被告陈-雪主张还款权利该院亦予以支持。据此,法院作出以上判决。
-
股东以公司集体财物抵债法院判抵债协议无效
369人看过
-
公司财产抵押股东变更有效吗,相关法律规定
107人看过
-
公司资不抵债时股东可以行使股东权益吗
474人看过
-
公司财产与公司财产所有权、股东股权
361人看过
-
股权转让包括公司财产和股东有效
124人看过
-
股东以公司财产做抵押是否构成犯罪
354人看过
债务人欠货款,如果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没有订立欠条的话,债权人就需要收集其他证据,来证明债权债务合同确实存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司法解释规定,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确实存在的证据,不只限于借条,还包括了双方的收据、书证、电子证据... 更多>
-
公司以物抵债,股东签字是否有效?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1-12如果债务源于企业运营中的合法情况,那么企业应当自行承担这些债务。根据现行公司法和相关法律原则,企业应该承担其产生的债务的主要责任,而股东无需为此类债务负责。这是因为公司法规定,股东对公司所承担的责任属于有限责任制,即在企业成立之初,各股东需按照企业章程中预定的股权份额足额缴纳出资款项,以获取相应的股权权益。等到所有股东按照规定交付出资后,他们的法定责任实际上已经得到完全履行完毕。此时,企业的债务将
-
股份有限公司破产股东要出钱抵债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2-09-23一旦进入破产程序,财会人员就必须结合的内容、特点进行真实的会计核算。其重点应放在破产财产清理、估价、处理和分配等清算内容上。主要内容应包括:接管破产企业移交的全部财产、账册及其他有关资料;实施财产清查、清理,编制财产清查清册,调整会计账务,编制财产清查资产负债表,并过渡为编制清算资产负债表;落实其债权、债务,依法收回企业债权,确认债务;依法界定破产财产的范围和数额;进行财产评估,确定其评估价值,并
-
-
公司股东私下财产协议有效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141、公司股东私下协议只要满足如下条件就有效:签订双方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等。但涉及股权外部转让的,则还需满足经过半数股东同意、其他股东放弃优先购买权等条件才有效。 2、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
公司股东有权冻结公司财产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12《公司法》第180条规定:公司因下列原因解散: (一)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二)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三)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四)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五)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予以解散。《公司法》第37条规定:股东会行使下列职权:(一)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二)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