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没有影响,但在录用公务员、服役、申请入党时有一项是“直系亲属中有无受过刑事处罚”这一项比较麻烦,注意一点,如被宣告缓刑,则不算做“受过刑事处罚”。
一、受到行政处罚会影响政审吗
受过行政处罚一般不会影响政审。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等。公务员法规定,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二、过失犯罪是不是就可以当警察
具有过失犯罪记录的人不能做警察。《公务员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不得录用为公务员。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三、上了失信人员会不会影响到子女考公务员啊
失信人员的子女可以考公务员,如果是考生被列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肯定会被限制考公务员的。不过,如果父母被列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一般是不会影响孩子公务员政审的。所以自己要区分的是具体的法律要求与实际的误差。
不能考公务员的人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二十六条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一)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二)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三)被开除公职的;(四)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五)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公务员的考试在生活中,是极其火热的,但是有关的考试肯定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否则有关部门在具体的处理上会存在审核的过错,所以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不符合有关条件的人员是不能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因此自己要多加注意此类规定。
-
被判刑后的官员家属生活
65人看过
-
官员及家属如何判刑
239人看过
-
官员受贿追究家属刑责吗
351人看过
-
诈骗服刑人员家属怎么办?
323人看过
-
官员被判刑出狱后待遇
106人看过
-
盗窃官员家里现金如何判刑
218人看过
直系亲属一般指的是两者之间存在直接的血缘联系的亲属,其中包含有配偶、公婆、岳父母、子女及其配偶、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及其配偶、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等等,如果养父母因为收养、或者抚养关系也能成为直系亲属的关系,例如收养人与收养的... 更多>
-
如何准确判刑官员及家属上海在线咨询 2021-12-30(1)国家工作人员单独收钱后,通知家属,虽然家属知道当事人的贿赂,并知道是贿赂,但家属保管并共同使用贿赂。但不参与当事人的贿赂行为,客观上不实施贿赂犯罪行为,不构成共同贿赂。在这种情况下,家属是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的知情人,可以作为案件的证人。家属保管赃款或者消费赃款的行为与国家工作人员贿赂无直接关系,但可能涉嫌其他犯罪(如隐瞒、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2)在司法实践中,国家工作人员家属单独收取他
-
判刑后怎么联系家属新疆在线咨询 2022-05-06人犯收押于看守所的,在所涉案件的侦查期间,只可以委托律师会见人犯,在人犯接到起诉书副本后,受人犯委托的辩护人或者由人民法院指定辩护人可以会见、通信,近亲属请求会见的,需要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的主管局、处长批准,每月不许超过一次,每次补超过半小时,每次会见近亲属不超过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实施办法》第三十四条人犯与其居住在境内的近亲属通信,须经办案机关同意,要求会见的须经县级以
-
官员受贿追究家属刑责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3-06-04官员受贿的,家属未参与实施犯罪的是不会被追究的。 《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第三百八十六条,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
-
刑事案件判刑后家属怎么给看守所人员送钱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23量刑应当依据下列步骤: (一)根据所犯罪行和情节选择相应的法定刑; (二)确定量刑基准; (三)根据案件事实,提取量刑要素; (四)根据量刑要素的比例,依照量刑规则,确定最终的宣告刑。 刑事拘留期间,家属不能探视。 可以做的包括给行为人准备基本的换洗的衣物,第一次往看守所送钱物要带上《拘留通知书》。 家属应该尽快咨询专业刑事律师,或者聘请律师到看守所会见被关押的涉案人
-
家人开单据被判刑, 家属怎么办山西在线咨询 2022-01-291、您家人开单据的行为,如果在知情的情况下视为共同犯罪。 2、如果构成犯罪,没有那么块放人要判刑。 3、如果你家人真不知情的话可以请律师辩护。 4、如果已被刑事拘留,根据2013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宣判前只有律师、辩护人才能去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其他任何家属都无权见人。这时,家属可以考虑及早委托律师到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认真了解整个案件的具体经过以及防止其被刑讯逼供。在审查起诉阶段、法院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