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赔偿强制执行申请书是怎样的
1.民事赔偿强制执行申请书是民事纠纷中,当一方未按照生效的法律文书(如判决书、调解书等)履行赔偿义务时,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交的一种法律文书。
2.该申请书的主要目的是请求法院对未履行赔偿义务的一方进行强制执行,以确保受损方的权益得到保障。
二、申请书内容与格式
民事赔偿强制执行申请书的内容与格式都有明确规定。一份完整的申请书应包含以下要素:
1.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职务、住址及联系电话等。
如申请人为单位,还需写明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和职务、联系电话等。
2.申请事项:明确写出执行依据、执行标的和数额或要求履行的行为。这部分内容应具体、明确,避免模糊和歧义。
3.申请事由:简要说明双方纠纷的由来,包括案件性质、经过、判决或调解结果以及被申请人未履行义务的情况。
同时,要引用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以证明申请执行的合法性。
4.申请人签名或盖章:申请人需在申请书末尾签名或盖章,以证明申请书的真实性。如申请人为单位,还需由法定代表人签章。
三、强制执行的条件
强制执行并不是随意可以申请的,它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
1.必须有生效的行政裁判文书作为依据。例如,对于一审判决,必须在法定期间内无人上诉,而二审判决则一经作出即生效。这意味着只有在判决或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后,才能申请强制执行。
2.裁判文书必须具有可执行的内容。这意味着裁判文书应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如财产关系的处理、人身关系的处理等。如果裁判文书内容不明确或无法执行,则不能申请强制执行。
3.义务人必须拒绝履行司法文书规定的义务。也就是说,在履行期限内,义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或延迟履行裁判文书所确定的义务。
如果义务人只是暂时无法履行或延迟履行,但并未明确表示拒绝履行,则不能申请强制执行。
4.申请人必须在法定期间内提出执行申请。一般来说,这个法定期间是履行期限届满后的2年之内。如果超过了这个期限,申请人将失去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
5.申请强制执行必须符合人民法院的管辖规定。通常情况下,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如果申请人向不具备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该申请将被驳回。
-
执行申请书和强制执行申请书一样吗
168人看过
-
民事执行申请书的格式是怎样的怎么写执行申请书
355人看过
-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民事赔偿的流程是什么?
154人看过
-
法院强制执行申请书怎么写:强制执行申请书的内容
144人看过
-
强制执行申请书民间借贷
454人看过
-
民事调解书没有申请强制执行的法院还会强制执行吗
479人看过
-
如何写强制执行申请书,申请强制执行流程,强制执行山东在线咨询 2021-11-14强制执行申请范文申请人:张某某,男,汉族,1976年11月15日出生,住咸阳市某区某镇某村107号。申请人:陈某某,男,汉族,1979年12月13日出生,住在咸阳某某路某某小区1号楼1单元213室。请求:1。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责令被申请人履行(2014)咸民终字第0000号民事判决书的内容;2、本案的执行费用由被申请人承担。事实及理由:申请人张某某与被申请人陈某某因排除妨害纠纷一案,业经廊坊市
-
申请强制执行的程序是怎样的, 强制执行申请书下来后多久会自动执行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301、申请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
-
-
强制执行申请书强制执行申请被驳回怎么办北京在线咨询 2023-01-22强制执行申请被驳回可以提起执行异议之诉。 在执行案件中,如果案外人发现自己的财产被他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损害其利益了,有二种救济方法:一是向负责执行的法院提出执行异议,二是当执行异议不被支持或没有全部获得支持的,提起执行异议之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
-
刑事附带民事申请强制执行算强制执行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11-03申请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必须判决生效后的二年内申请执行,如果超过期限,你的权利当然也就不予保护。除了与当事人自行和解之外,法律上目前还无其他救济渠道。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