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制度制定出来后投入使用前,用人单位应当将其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比如张贴在公司的公告栏进行公示,或者制作成员工手册分发给员工,并给员工开会进行培训。
未成立工会的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制定
1、制定规章制度程序合法
要使得制定规章制度有效,要同时具备制定主体合法、规章制度内容及形式合法、制定规章制度程序合法。
对于程序合法性,是指必须经过批准程序、备案审查程序、告知程序。其中批准程序会随着企业的性质而发生变化。
2、民主审议通过的具体方式因企业性质不同而不同
(1)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企业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企业,例如国有企业;或者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企业,例如合作制。一般来讲,在这样的企业中,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规章制度的草案由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没有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规章制度的草案要征求工会的意见,征求工会同意通过;没有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同时也没有成立工会的,规章制度要经过过半数的职工推选代表,由代表讨论通过。
(2)股份制企业
股份制企业规章制度的草案可以先经过职工的讨论,在此基础之上,提交董事会或者股东代表会议审议通过。
-
用人单位能否依据“末位淘汰制”调岗调薪
134人看过
-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应当依法制定
418人看过
-
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率的确定依据
192人看过
-
用人单位裁员有什么依据
217人看过
-
用人单位调岗降薪的法律依据
284人看过
-
法律层面解析事业单位病假规定的权威依据
173人看过
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自其依法成立之时产生,自其依法撤消之时消灭。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 更多>
-
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能否作为用人单位用工管理的依据?台湾在线咨询 2022-02-03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制定的规章制度,虽未经过《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的民主程序,但内容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或告知的,可以作为用人单位用工管理的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用人单位制定、修改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时,未经过《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的民主程序的,原则上不能作为用人单位用工管理的依据。但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的内容未违反法
-
用人单位应当规定劳动者流产假的法律依据浙江在线咨询 2023-08-10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其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用人单位给予的流产产假不得短于法定产假时间。
-
文物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依据有哪些北京在线咨询 2022-09-20文物事业单位支出包括事业支出、经营支出、自筹基本建设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和上缴上级支出。(一)事业支出,即文物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包括基本工资、其他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二)经营支出,即文物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在的支出。(三)自筹基本建设支出,即事业
-
行政单位强制执行的法律依据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12特征: 1、行政强制执行以行政主体和法院为执行主体。 2、行政强制执行以已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为执行内容。 3、强制执行的目的在于迫使相对人履行义务或用代执行等方式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之状态,最终确保行政法上秩序的实现。 4、行政强制执行不允许进行执行和解。行政强制执行是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的职权与职责,行政机关如放弃强制执行而与被执行人和解,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的职权与职责,即为失职。这是法律所
-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制定什么的工资支付制度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16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制定本单位的工资支付制度,并书面告知本单位全体劳动者。工资支付制度包括如下事项:(一)工资的分配形式、项目、标准及其确定、调整办法;(二)工资支付的周期和日期;(三)加班、延长工作时间和特殊情况下的工资及支付办法;(四)工资的代扣、代缴及扣除事项;(五)其他有关事项。劳动者有权向用人单位查询有关工资支付制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