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察官当律师沒有任职回避怎么办?
打官司如果对方有不利于司法公正的人员,可以申请回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审判人员有前款规定的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前三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第四十五条: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第四十六条: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第四十七条: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三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二、具体规定
检察官的任职回避,主要是考虑到人民检察院内部和上下级人民检察院之间在检察工作和人事管理等方面有着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对于有一定亲属关系的人,如果在同一人民检察院、同一业务部门担任职务或者在上下相邻两级人民检察院担任领导职务,形成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可能不利于公正处理案件,也不利于检察官队伍的建设。因此,为了保证检察官依法履行检察职责,促进人民检察院的廉政建设,维护司法公正,本条规定了检察官的任职回避制度。
当诉讼的过程中如果说有涉案的人员是与本案的当事人有亲属关系或者是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情况下,当事人也是可以申请进行回避的,那么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也是为了更好的保障确保司法程序的公正性,如果说申请人的回避申请被驳回后也是可以申请复议的。
-
对离任法官、检察官任职回避制度的探讨
141人看过
-
律师和法官任职回避要求是什么?
398人看过
-
检察官为何要回避?
245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是检察官家属律师回避吗
281人看过
-
检察官回避制度初探
411人看过
-
律师未回避县官遭警察殴打
457人看过
审判委员会是按照所谓“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各级法院内部设立的机构,它的职责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审判委员会审理案件的范围,主要是审理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拟判处被告人死刑... 更多>
-
检察官有哪些要回避检察刑事规则回避哪些?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20刑事诉讼中的回避,是指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等因与案件或案件的当事人具有某种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比如是案件的当事人或当事人的近亲属、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等。回避制度有利于当事人诉讼权利的行使和接受案件处理结果,有利于保障诉讼公正和司法机关的权威。按本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在遇到法律规定的四种情形时,应当自己向所在机
-
检察离职担任律师回避规定是什么,有没有规定?安徽在线咨询 2023-11-10检察离职担任律师回避规定是从人民检察院离任后两年的时间之内如果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是辩护人的话,是需要及时警告和罚款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的话就在检察院离任之后是不能够在规定的时间之内担任律师的,这就是属于一种回避情况。
-
如何申请检察官回避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141、可以申请检察官回避 回避通常指司法人员对与本人有特定关系的案件避不承担办理该案的任务,目的是防止徇私舞弊或发生偏见,以利于诉讼的正常进行和对案件的公平、正确处理,也有利于司法人员避开嫌疑。 2、检察官回避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3、25条规定,侦查、检察、审判人员和书记员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①本案的当事人或当事人的近亲属;②本人或
-
员额检察官律师回避规定是什么,法律有哪些规定陕西在线咨询 2023-08-30员额检察官律师回避规定是如果认为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情况之下是可以申请回避的,根据我们国家《民事诉讼法》第44条当中明确的规定,如果认为是本案当事人或者是与本案当事人有近亲属关系的话,可以申请回避。
-
律师和法官任职回避要求是什么天津在线咨询 2023-02-14本案的辩护律师、审理案件的法官,与案件当事人存在亲属关系,是需要进行回避的,可以是自行回避,也可以是申请回避,这样可以保证案件审理的公正性,如果是当事人主体申请回避的,需要说明回避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