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抢后开车将劫犯撞伤是否构成犯罪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3 18:04:00 237 人看过

潘某、陈某假扮乘客搭乘周某驾驶的出租车,当车开行一段后,坐在出租车后排的陈某用随身携带的铁丝将周某的脖子套住往后拉,坐在驾驶副座的潘某令周某:“不要反抗,把钱拿出来”。然后对周*身,抢走周某身上现金3470元。事毕后用铁丝将周的双手捆在汽车方向盘上,然后下车向来路方向离去。周见潘、陈二人离去,即挣脱捆手的铁丝,将汽车发动,并调头向二人逃跑的方向追去。在十字路口(离作案地200米)追上二人,乘二人不备,周开足马力向潘某撞去,将潘某腿部撞伤,然后报警将其抓获。经法医鉴定,潘某的损伤程度属重伤。

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

本文认为,周某的行为触犯《刑法》第234条,涉嫌故意伤害罪。周某的行为属于防卫不适时中的事后加害,构成故意伤害罪。周某被抢后,潘、陈二人将其双手用铁丝捆在汽车方向盘上,然后下车离去。当周挣脱捆手的铁丝,将汽车发动,并调头后发现二人已逃离作案地200米左右。周为了抓住二人,追回自己的钱财,明知用汽车撞击的方法很可能造成对方伤亡的后果而选择了用汽车撞击二人的身体的方法,故意伤人的故意明显,在客观上造成潘某腿部重伤,其行为涉嫌故意伤害罪。

结合本案事实和上述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进行分析,犯罪嫌疑人周某是在被抢后,劫犯将其双手捆绑于汽车驾驶室方向盘后逃离,周挣脱捆绑双手的铁丝,为抓获罪犯,夺回自己被抢的钱财,而开车撞伤劫犯的。因此不法侵害应该是已经结束。潘、陈二人虽未逃出周的视线范围内,但已逃离现场。这里的现场是指抢劫作案现场,也就是出租车上。潘、陈二人逃走后,其不法侵害已经结束,已经不可能继续侵害或威胁周的合法权益。周某驾驶撞伤潘的目的,是想抓获潘、陈二人,夺回自己被抢的财物,其意识不是出于防卫,而是出于抓获罪犯,进而弥补其财产损失。因此不管是从主观意图,还是客观条件看,周的行为都不具备正当防卫的条件。

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周某在不法侵害人将其捆绑在驾驶室方向盘上,又下车逃离现场的情况下,挣脱被捆绑的双手,驾车调头向潘、陈二人撞去,其目的不管是想抓获不法侵害人,或是想夺回自己被抢的财物,其意识都不是防卫,而是有意识的“以非对非”的事后加害,在主观上有故意伤害的故意,在客观上造成了潘某的重伤。其行为应构成故意伤害罪。因为犯罪分子也有受法律保护的合法权益。即使是抓获犯罪分子,也是通过合法的途径,或者报告公安机关,不能以非对非。但考虑到本案的案情特点,对周某可以从轻处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28日 00:1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正当防卫相关文章
  • 抢劫预备是否构成犯罪
    抢劫预备构成犯罪。为抢劫犯罪行为作预备的,准备犯罪的人属于预备犯,可比较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根据刑法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一、犯罪预备的成立条件包括什么犯罪预备的成立条件包括以下两点:1、行为人主观上有犯罪意图,即犯罪准备的目的是顺利开展犯罪活动,实现犯罪意图,反映预备犯的主观恶性,是追究刑事责任的主观依据;2、行为人已经为犯罪的实施做好了准备,这种准备活动在法律上主要规定为两种情况:为犯罪准备工具和物品;为实现犯罪目的创造条件的行为,主要是指准备工具以外的其他创造条件的行为。根据相关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二、准备犯罪的时候叫什么准备犯罪的时候叫犯罪预备。犯罪预备的成立条件: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预备的目的,是为了顺利地进行犯罪活动,实现犯罪意图,体现
    2023-03-22
    156人看过
  • 抢劫中止是否构成犯罪
    抢劫中止的行为仍然构成犯罪,但应当比照既遂犯的处罚规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抢劫罪中的暴力手段具体是什么意思抢劫罪中的暴力手段指行为人使用的行使有形力或物理力使被害人不能反抗的行为。《刑法》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二、现在持枪抢劫罪一般判多久?行为人持枪抢劫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抢劫罪是行为犯,无论行为人是否抢到财物,也不论实际抢到钱财的多少,原则上都构成抢劫罪,应当立案追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七项规定,以暴力、胁迫或
    2023-02-09
    219人看过
  • 抢劫未遂是否构成犯罪
    仍构成犯罪的。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实行行为的着手:是指犯罪分子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种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着手是实行行为的起点。应该从主客观统一的意义上把握着手:主观上,行为人实行犯罪的意志已经通过客观的实行行为开始表现出来;客观上,行为人已经开始直接实施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一、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区别1、概念不同:犯罪预备:是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为实行犯罪起从促进作用的行为,因而对刑法所保护的客体构成了现实的威胁。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2、处罚不同: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预备是着手实施前
    2023-03-13
    308人看过
  • 抢劫罪中止是否构成犯罪
    构成犯罪。抢劫罪是刑事犯罪的一种,且属于严重暴力犯罪,三年以上起刑。犯罪中止是法律术语,属于犯罪形态的一种(犯罪预备、即遂、未遂、中止),虽然可以从轻减轻处罚,但判刑还是肯定的。所以抢劫罪中止构成犯罪。抢劫罪加重类型1、入户抢劫。对于“户”的理解。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认为所谓“户”是指公民私人住宅;其二,认为所谓“户”除公民私人住宅外,还包括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团体的办公场所,供公众生产、生活的封闭性场所。后一观点主要认为进入其他公共建筑物抢劫,其危害性更为严重,因此应予处罚。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公共交通工具是指供公众使用的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等。所谓公共,即指该交通工具是供不特定人或者多数人使用。对此,有些人认为公共交通工具是指供公众(不特定的多数人)使用的交通工具,因而供单位内部使用的交通工具如工厂学校班车并非是公共交通工具。这一定义来源于对“公共”
    2023-05-03
    387人看过
  • 抢劫罪中止是否构成犯罪
    一、抢劫罪中止是否构成犯罪?抢劫罪中止也构成犯罪,《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根据本款规定,对中止犯的处罚是:(一)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免除处罚;(二)对已经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减轻处罚。二、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三、抢劫罪的刑罚标准是根据《刑
    2023-04-15
    165人看过
  • 多次抢劫是否构成累犯,抢劫罪构成要件
    一、多次抢劫是否构成累犯多次抢劫是否构成累犯,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发上刑罚,释放后5年内多次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就会构成累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一般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二、抢劫罪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对于抢劫犯来说,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抢劫财物,侵犯人身权利,只是其使用的一种手段。正因为如此,本法把抢劫罪规定在侵犯财产罪这一章。无论犯罪嫌疑人是否取得财物,也不论被抢财物价值的大小。只要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并当场采取暴力或暴力相威胁手段,就构成抢劫罪。“数额特别巨大”和“致人特别严重伤残
    2023-04-18
    471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更多>

    #正当防卫
    相关咨询
    • 盗窃后抢劫是否构成犯罪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19
      应该不构成抢劫罪,转化型的抢劫罪的前提是先前行为必须构成犯罪。 转化的前提必须要构成盗窃、诈骗、抢夺罪,理由是刑法明确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只有当上述三种行为达到犯罪的程度,也就是具备法定的犯罪构成要件时,才能适用本条,如果不具备法定犯罪构成要件的即不构成犯罪时,也就谈不上转化问题了,前提行为达到犯罪标准是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的必备要件,前提行为如果没有构成犯罪,则不能转化。 盗窃罪的构成是数
    • 抢劫终止犯罪是否构成犯罪
      湖南在线咨询 2021-12-31
      抢劫罪量刑三年以上,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无损害的,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减轻处罚。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不造成损害的,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减轻处罚。
    • 抢劫未遂是否构成犯罪?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23
      1、构成抢劫罪。2、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 抢劫罪中止是否构成犯罪
      天津在线咨询 2021-09-07
      抢劫罪中止也构成犯罪,《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根据本款规定,对中止犯的处罚是: (一)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免除处罚; (二)对已经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减轻处罚。
    • 抢劫罪中止是否构成犯罪?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10
      构成犯罪。抢劫罪是刑事犯罪的一种,且属于严重暴力犯罪,三年以上起刑。犯罪中止是法律术语,属于犯罪形态的一种(犯罪预备、即遂、未遂、中止),虽然可以从轻减轻处罚,但判刑还是肯定的。所以抢劫罪中止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