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如有人身伤亡,车辆驾驶员应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向执勤交警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若无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原因无争议,可立即撤离现场,恢复交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向执勤交警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因抢救受伤人员变更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过往车辆的乘客、司机和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交通事故发生后理赔程序
1.及时报案。驾驶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立即向交通事故处理机关报警,及时向承保该车的保险公司报案;
2.查勘定损。保险公司接到报案后,迅速调度其理赔人员查勘事故。对损坏的车辆和财产按规定核定损失金额;
3.抢救治疗。有人员受伤的,应迅速拨打急救电话送医院抢救治疗;
4.调解结案。财产损失金额确定后,受伤人员治愈出院后,或交警部门调查清楚事故死亡人员相关情况后,事故双方由交警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进行调解,由责任方分别履行赔偿义务后结案;
5.递交索赔。调解结案后,被保险人应及时将事故索赔材料递交给保险公司;
6.理赔付款。保险公司根据保险条款及法律法规计算赔款金额后通知被保险人领取赔款后结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
当事人缺席时的交通事故调解应对措施
216人看过
-
医疗事故后的救济措施及应对方法
320人看过
-
处理交通事故时对方不提供资料的应对措施
326人看过
-
处理男人打女人事件:应对方法及措施
213人看过
-
应对交通事故人身伤亡的措施
489人看过
-
工伤应对措施及处理方法
498人看过
交通安全是指人们在道路上进行活动、玩耍时,要按照交通法规的规定,安全地行车、走路,避免发生人身伤亡或财物损失。 机关、部队、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负责本单位人员的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并建立相应的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更多>
-
对方未能处理交通事故的应对措施北京在线咨询 2024-11-171. 如果对方没有处理交通事故,您可以联系负责这起交通事故的交警。然后,您需要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并将其邮寄给肇事方。接下来,您可以到法院起诉。如果您获胜,您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 当执行员接到执行申请或移转执行书时,应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
交通事故处罚措施及不服判定应对方法山西在线咨询 2024-11-2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有异议的,可以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3日内,向上一级交警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当事人书写复核申请时,应当指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划分责任不当的错误所在,并抓住有关证据不放,力争复核机关认可自己的意见。 上一级交通管理部门收到复核申请后5日内,会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
校园交通事故应对措施台湾在线咨询 2024-11-28在交通事故发生时,不要感到紧张,应立即拨打“122”电话报警。在报警的同时,应该立即停车并保护现场。这是法律规定的要求,也是为了抢救伤者和财产,以及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在停车后,应根据事故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如果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应立即对伤者进行抢救,并在需要移动现场时,标明位置。如果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但当事人对事故的事实和成因无争议,可以即行撤离现场并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
对方在车撞人事故后不赔偿的应对措施山东在线咨询 2024-11-14如果您得知对方已经购买了第三者责任险,您无需担心,可以毫不犹豫地对其进行诉讼。这可能是一项非常简单的任务,您只需提供以下基本文件:驾驶人员的身份证明(非必要),驾驶证与行车执照(非必要),以及保险合同副本(可在交管部门获取)、交通事故责任确认书、实际车辆受损价值评估报告及相关维修费用发票。相信这些文件足以让您掌握主动权,只需等待审判结果公布,对方的保险公司便会为您支付相应款项。 如果您发现对方没
-
逃逸交通事故肇事者应对措施西藏在线咨询 2024-11-20首先,应该立即报案,让交警部门赶到现场处理事故。如果自己人身受到伤害需要紧急治疗,应该拨打急救电话,让医疗救助人员赶到现场稳定伤情。同时,尽可能保留事故现场证据和肇事者的信息。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