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先把人从看守所放回家候审。刑事拘留后办取保后审越早越好,这样有利缓解犯罪嫌疑人的紧张心理,也有利于律师了解案情。
取保候审的条件:对已立案侦查的犯罪嫌疑人,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害性的;
(3)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后者正在怀孕、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
(4)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需要复议、复核的;
(5)提请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需要复议、复核的;
(6)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
但是对有下列情形的不可以取保候审。
(1)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
(2)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
(3)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的犯罪嫌疑人。
(4)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
一、适用监视居住的人都有哪些
凡具有下列八种情况之下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未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
(四)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需要逮捕而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的;
(五)提请逮捕后,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需要复议、复核的;
(六)移送起诉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需要复议、复核的;
(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
(八)持有有效护照或者其他有效出境证件,可能出境逃避侦查,但不需要逮捕的。
-
取保候审时间越长越好,还是越短越好?
299人看过
-
社保是不是越早买越好
115人看过
-
先刑事拘留后取保候审还是检察院批捕后再取保候审
103人看过
-
取保候审保证金是不是就越少不是事实?
354人看过
-
社保是否交的越早越好
77人看过
-
取保候审保证金越少事越小吗
490人看过
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刑事拘留是一种强制措施而非刑事处罚手段。... 更多>
-
犯罪嫌疑人被羁押后,越早办理取保候审越为合适吗取保候审的条件是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03犯罪嫌疑人被羁押后,越早办理取保候审越合适。但一般在关押三十天左右的时间批准申请的较多。因为对于一些简单的案件,警方也要履行一定的侦查程序。取保候审的条件:《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
-
被刑事拘留能办取保候审吗?如果能办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条件是什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22被“刑事拘留能办取保候审吗”?如果能办取保候审可以参照以下法律规定:(望采纳)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
-
刑事拘留能办取保候审吗?刑事拘留不取保候审后还需要拘留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10被“刑事拘留能办取保候审吗”?如果能办取保候审可以参照以下法律规定:(望采纳)《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
-
取保候审后转受刑事拘留的条件福建在线咨询 2023-03-27刑事拘留后释放转取保候审后,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会定期进行传讯,在取保候审期间要遵守《刑诉法》的相关规定,等待法院排期审判。 检察院以证据不足不予批捕,案件将会退回公安机关进行补充侦查,之后就看公安机关是否能发现其他证据。如果没有新的证据,无法起诉的,最后公安机关会撤销案件。
-
取保候审被拘留后会是什么刑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18量刑问题根据是否构成什么犯罪,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认罪态度、是否具有从轻或者减轻情节,是否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等因素确定。建议及时委托律师担任辩护人,会见在押人,收集有利的证据材料,依法辩护,寻找法定或者酌定从轻、减轻的情节,争取从轻、减轻处罚的最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