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置犯罪终止后的罪犯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6 17:23:07
433 人看过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
1、是未实行终了的中止,即在预备阶段或者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
2、是实行终了的中止,即在实行行为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行政处罚听证后应该如何处罚?
《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听证结束后,行政机关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作出决定。(一)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二)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三)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四)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刑法》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如何判定终止抢劫犯罪
82人看过
-
再次犯罪的缓刑犯如何处置?
427人看过
-
漏罪犯罪分子刑满后如何处置?
488人看过
-
终止犯罪与未完成犯罪的区别
91人看过
-
犯罪途中终止行为是犯罪中止吗
264人看过
-
终止犯罪处罚的损害的标准
264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中止
词条
#犯罪中止
最新文章
#犯罪中止
相关咨询
-
犯罪终了后犯罪中止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5-24犯罪终了后不再成立犯罪中止。 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
终止犯罪或中止犯罪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11法律上“中止”与“终止”的区别: 1.两者法律效力不同:中止只是暂时终结了本次程序,并不是对案件的终结,相反,终止后,当事人申请执行权利的消灭。 2.结果不同:中止可以再次申请执行,不受申请执行期限的限制。终止是停止执行程序,以后不再恢复。 3.产生条件不同:中止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因发生特殊情况,人民法院需要暂时停止执行程序。终止是执行过程中,由于出现某些特殊情况,执行工作无法继续进行或没有必要继
-
犯罪中止后怎样处罚犯罪中止犯应该如何处理海南在线咨询 2023-05-09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
累犯犯盗窃罪如何处置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08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犯盗窃罪,如果犯罪分子是属于累犯的,应当从重处罚。 1、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盗窃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
-
部分人终止犯罪的处分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08不可以。 共同犯罪一人既遂,全体既遂。共犯中的一人只是简单的停止自己的犯罪行为不能认定为犯罪中止。只有中止者采取了一定措施,有效地中断自己先前行为与犯罪的联系(消除“原因力”),即使后来发生危害结果,仍然可以认定为中止。这种消除“原因力”的行为是非常难以认定的。比较好的办法是向有关机关报告,司法机关采取了有效措施制止了犯罪,应认定为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