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委托人租房协议有效吗
1、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委托租赁的协议是当事人自愿签订,并且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该委托协议有效。
2、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六十一条【代理适用范围】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应当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
二、房屋租赁常见纠纷如何处理
1、协商解决。
房屋租赁当事人因租赁房屋发生纠纷的,应当协商解决;
2、协商不成的,民事诉讼或者申请仲裁解决。
协商不成的,应当按照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的民事诉讼或者申请仲裁解决。
(1)申请仲裁解决问题仲裁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向仲裁委员会申请解决纠纷的一种法定方式。
但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应当双方自愿,并事先在合同中约定或事后达成仲裁协议。
(2)民事诉讼解决问题租赁当事人违反相关规定,致使租赁合同无效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租赁当事人一方未履行相关法律规定的义务,致使租赁合同解除的,未履行规定义务的一方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造成另一方或者第三人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房屋租赁纠纷的常见类型有哪些,如何避免租赁纠纷
413人看过
-
租赁纠纷案件处理房屋租赁纠纷如何处理,房屋
480人看过
-
房产租赁纠纷指常见的房屋租赁纠纷情形有哪些
380人看过
-
房屋租赁纠纷和解协议如何生效
201人看过
-
租房纠纷如何防范出租房常见纠纷有哪些
118人看过
-
委托人签订租房协议有效吗
201人看过
仲裁委员会是自律性社会公益组织,是非营利性事业单位法人,经省司法厅登记,挂靠于政府法制局。经费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又通过自己的办案活动取得一定的收入。仲裁会可以为被聘用的没享受退休待遇的工作人员缴纳三金。... 更多>
-
如何处理房屋租赁定金纠纷,房屋租赁定金纠纷如何处理安徽在线咨询 2022-04-08关于房屋租赁定金纠纷从法律上讲,定金应是“上家卖房、下家买房”的担保,上家违反约定不卖房应向下家双倍返还定金;下家违反约定不买房无权要求上家返还定金。目前二手房交易中,定金的交付多数是由下家交给中介公司,再由中介公司转交上家。由于中介公司在收取定金时的法律地位并不明确,这极容易引发二手房交易上下家之间的定金纠纷。为此,建议广大购房者在下定金时遵循下面四个步骤: 1、要求中介公司出示其与上家之间就该
-
法律常见的房屋租赁纠纷是天津在线咨询 2023-03-06房屋租赁常见的法律纠纷有: 1、租金违约纠纷,在房屋租赁时由于没有书面合同,只有口头协议,在房屋租赁时由于没有书面合同,只有口头协议; 2、损害赔偿纠纷,主要有损害赔偿纠纷、人身财物损害赔偿纠、装修费用纠纷等; 3、房屋租赁期间出售的优先权纠纷; 4、房屋租赁期间出售的优先权纠纷; 5、变更房屋用途纠纷。
-
房屋租赁纠纷中常见的误区(三)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07原承租人要求续租时的处理: 1.租约到期,承租人要求续租,而出租人则要求合理变更原租约条件的。如原租金过低,出租人把租金提高到靠近国家规定的标准,即房屋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私有房屋租金标准,或者在国家没有规定标准的地区,根据公平合理的原则,参照较高的房屋所在地租金的实际水平,定出合理的新的租金,如果原承租人不同意,就是放弃优先承租权,出租人即可与别人建立租赁关系;如果原承租人同意这些合法的条件,应
-
房屋租赁纠纷如何处理,房屋租赁纠纷发生后会产生哪些纠纷如何处理浙江在线咨询 2022-04-07房屋租赁纠纷如何处理,回答如下:1.租期及押金纠纷私有房屋的租赁活动往往是投资活动,受租赁市场的周期性影响较大。由于租赁市场的供方竞争,导致租金和其他租赁条件的变化,承租人一旦发现廉价的租金或其他租赁条件更加宽松的住房,未等原来承租房屋的合同约定租期结束,就毁约终止合同:反过来,出租人也因为市场的变化,毁约终止合同,这都导致纠纷发生。同时,由于租期的纠纷或者原合同未约定租期,随之导致对押金的争议和
-
房屋租赁纠纷处理方法是怎样的?如何审理房屋租赁纠纷?宁夏在线咨询 2022-04-01一旦遇到房屋租赁纠纷,当事人该如何处理有以下几种解决方式: 1、协商解决房屋租赁当事人因租赁房屋发生纠纷的,应当协商解决。 2、协商不成的,申请仲裁解决或者民事诉讼解决协商不成的,应当按照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的民事诉讼或者申请仲裁解决。 (1)申请仲裁解决问题仲裁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向仲裁委员会申请解决纠纷的一种法定方式。但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应当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