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规则
1、被告负举证责任的法律依据和理由
行政诉讼法第32条: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
主要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的理由:
原告难以了解行政管理行为的具体依据和有关的专业知识;
被告举证能力强,体现负担公平原则;
无论行政相对人能否提供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依法行政原则要求在行政诉讼中的体现就是行政主体必须为其行为提供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
2、原告负举证责任的情形
司法解释第27条:原告对下列事项承担举证责任:
(一)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但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起诉期限的除外;
(二)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
(三)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中,证明因受被诉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害的事实;
(四)其他应当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事项。
二、其他证据规则
1、证据提供的规则
法院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证据;(行政诉讼法第34条第1款)
被告举证责任应在一审庭审结束前履行完毕;
如果在二审过程中,行政机关提供了应当并且能够在一审过程中提供的证据,该证据不能作为二审法院撤销或者变更一审裁判的依据;
在诉讼过程中,专门性问题应当由法定的或指定的鉴定部门予以鉴定
2、证据调取、收集规则
(1)法院有权向有关行政机关以及其他组织、公民调取证据;(行政诉讼法第34条第2款)
法院的此项权力在庭审模式改革的今天,应该是受到限制的。司法解释第29条规定法院调取证据的情形是:
原告或者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提供了证据线索,但无法自行收集而申请法院调取的;
当事人应当提供而无法提供原件或者原物的。应该将此规定视为限制性规定。
(2)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行政诉讼法第33条)
司法解释给予的有限例外(第28条):
被告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已经收集证据,但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的;
原告或者第三人在诉讼过程中,提出了其在被告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没有提出的反驳理由或者证据的。
从另一角度观之,也是对法院允许被告再行收集证据的限定。
3、证据采信规则
未经法庭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法院裁判的依据;
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收集和补充的证据,不能作为法院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换言之,复议机关如此收集和补充的证据也不能作为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
被告在二审过程中向法庭提交在一审过程中没有提交的证据,不能作为二审法院撤销或者变更一审裁判的依据。
4、证据保全规则
(1)证据保全具备的条件:
证据存在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行政诉讼法第36条)
证据与案件事实有相当的关联性。
(2)证据保全的启动程序:
诉讼参加人若提请保全,一般在法院受理起诉之后法院调查程序开始之前提出;
有诉讼参加人提请保全和法院主动保全两种情形。
-
行政诉讼证据规定之举证责任分配和期限的规定
300人看过
-
举证责任的举证规则
344人看过
-
不同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原则如何规定?
172人看过
-
中国的刑事举证责任分配规则
243人看过
-
逾期办证违约责任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
488人看过
-
要按照证据规则的规定分配证明责任。
201人看过
在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是公诉案件的公诉机关(检察院)和自诉案件的自诉人(被害人)依法应当承担的证明责任。 公诉案件的检察院负责举证,公安机关有侦查权,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可以作为检察院举证的材料,但公安机关没有向法庭举证的资格。... 更多>
-
行政诉讼中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是指什么?行政诉讼被告举证责任原则宁夏在线咨询 2023-02-13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是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特有原则之一。是指作为行政诉讼被告的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对具体行政行为负有向人民法院提交事实证据和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依据的责任,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依据和法律法规依据如不进行举证以及举证不充足,则可能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由于行政诉讼的客体是具体行政行为,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是具体行政行为的主体,应当清楚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行政相对方
-
举证责任规则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23医疗技术损害责任的举证责任规则,应当由受害患者一方承担举证责任。受害患者一方无法举证证明的,可以有条件地适用举证责任缓和,能够证明表现证据的,推定医疗机构有医疗过失。如果受害患者能够证明医疗机构存在法定情形,亦推定医疗过失。法定情形可以确定为以下四种: (1)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或者技术操作规范的; (2)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的; (3)伪造、销毁、篡改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
-
什么是举证责任分配原则?举证责任分配的原则是什么?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08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其主张的事实负有提供证据证明的责任,同时在案件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时,应当由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败诉或不利的诉讼后果的责任。 举证责任分配的原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第7条规定:“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本规定及其他司法解释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
-
谁主张,谁举证是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行政诉讼也不例外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17《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七条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第三十八条在起诉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请的证据。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被告应当依职权主动履行法定职责的;(二)原告因正当理由不能提供证据的。在行政赔偿、补偿的案件中,原告应当对行政行为造成的
-
行政起诉证据规则贵州在线咨询 2022-09-04一、在举证规则中,根据法学理论的划分,从举证的一般规则、特殊规则及经验规则三个方面分项论述,从举证的主体上说明在举证过程中,举证主体应该必须遵守的规则。一般规则概括起来就是谁主张、谁举证。二、取证规则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从法院、行政机关在取证过程中所应该遵守的规则。人民法院的调查取证是补充式的调查取证,行政机关的调查取证应是全面、客观、公正的调查取证。三、质证规则是对证据进行分析、判断、去伪存真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