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序论
在刑事诉讼活动中,证据是“无言的裁判者”,无论公诉方、辩护人还是法官,都必须以证据为基础提出自己的主张、论证自己的观点,并通过证据反驳对方,或者通过证据来查清事实,以定罪量刑。整个刑事诉讼的过程实际就是证据的发现、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在成文法的明示下,我国主流刑事诉讼法理论均采用这一定义,如:“证据: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即司法机关在办理各类案件过程中调查收集的、与案件有关、能够帮助查清案件真相的一切客观事实和材料”①;“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据是指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一切事实”②;“刑事诉讼证据,是指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依照法定程序收集、确定与案件或者其他待证事实有联系的一切客观事实”③。
特-征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35页的释义是:可以作为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从事物的外延上分析其特-征,可见事物外在特点;从事物的内涵出发,则可见其内在特-征,或称基本特-征、一般特-征,即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质的规定性。证据也分内在特-征和外在特-征。证据的外在特-征主要表现为证据的诉讼性、程序性、法律性、规范性等。本文主要剖析证据的基本特-征。
证据的基本特-征,是指证据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刑事诉讼概念的主要特点,也是证据区别于其他非证据事物的标志。通常认为,我国证据的三个资格要件就是证据基本特-征的反映。刑事诉讼的三个基本特-征: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特-征,一事物都不能称为证据。
二、本论
1、证据的客观性。
证据的客观性是指证据所反映的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或者说,证据应该是客观存在的东西。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这是证据最重要的属性,缺乏这个属性,证据便不成其为证据。证据的客观性具有这样的几层含意:
(1).证据所反映的内容必须是真正发生过的事实,或者将来必然要发生的事实
比如证人所提供的证词,该证词的内容必须是真的,而不是假的,必须是符合客观存在的事实的,而不是凭空杜撰或捏造出来的所谓事实。证据的这个特性是外在于人们的主观意志的,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它表明证据事实处在客观自然的领域,而不处在主观精神的领域。
证据的客观性指的是证据的内容必须是客观的
-
刑事诉讼鉴定意见可以补证吗,刑事诉讼证据的特征
433人看过
-
刑事诉讼证据种类有哪些?刑事诉讼证据基本特征有哪些?
142人看过
-
刑事判决书上是否有检方证据,刑事诉讼证据的特征
210人看过
-
刑事二审证据是否还需要质证,刑事诉讼证据基本特征
336人看过
-
单个证据能否认定犯罪,刑事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
79人看过
-
刑事诉讼中一般有哪些证据,刑事证据需要具备什么特征
322人看过
刑事诉讼证据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各种信息、材料和痕迹。在刑事诉讼中,证据是用来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犯罪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事实的依据。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刑事诉讼证据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例... 更多>
-
刑事证据的特点?论述题~~~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02刑事证据主要有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三个特点。保证。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正确说明了刑事证据的基本因素,表明了刑事证据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1)证据的客观性。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客观性指证据是在社会中实际发生,或者是实际存在的事实,而不是主观推测、主观想象或者是人们捏造的东西。证据所具有的客观性,是由案件事实本身的客观性所决定的。证据的客观性要求证据必须要有合法的来源,并且是经过查证属实的。
-
关于证据的其他特征的论述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02关于证据的其他特征的论述可参见刑事诉讼法学部分中的相关内容。民事证据的合法性,是指在民事诉讼中,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不为法律所禁止,否则不具有证据效力。对的要求,目的是为了保障证据的真实性和维护他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体现了人们对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双重要求。合法性主要包括了以下四个方面:1.证据主体合法。证据主体是指形成证据内容的个人或单位,证据主体合法,是指形成证据的主
-
民事诉讼特点的举证证据来源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7-16民事诉讼证据有三个基本特征:证据的客观真实性、证据的关联性、证据的合法性。 1、客观真实性指作为民事证据的事实材料必须是客观存在的。 2、证据的关联性指民事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存在的客观联系。 3、指作为民事案件定案依据的事实材料必须符合法定的存在形式,并且其获得、提供、审查、保全、认证、质证等证据的适用过程和程序也必须是合乎法律规定的。
-
论如何质证行政诉讼证据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17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经庭审质证。未经庭审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应当保密的证据,不得在开庭时公开质证。 当事人在庭前证据交换过程中没有争议并记录在卷的证据,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经合法传唤,因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而需要依法缺席判决的,被告提供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但当事人在庭前交换证据中没有争议的
-
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有哪些,民事诉讼证人证言的特征和证言是怎样的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05民事诉讼证据有下列几种:(一)书证;(二)物证;(三)视听资料;(四)证人证言;(五)当事人的陈述;(六)鉴定意见;(七)勘验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人证言的定义 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将其感知的案件事实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陈述。 证人的特征 1、证人是了解案件情况的案外人。即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委托代理人、法定代理人都不能成为证人。 2、证人一般都是自然人。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解案情的单位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