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为什么负有法律援助的义务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6 17:50:07 496 人看过

在法律援助问题上区分政府的责任和律师义务的界线,目的在于为建立一个更加有效率的法律援助制度服务。更为重要的是,探求律师法律援助的基础和根据提供了律师为社会正义而努力的信心之源。

首先的问题是政府为什么负有法律援助的责任?从理论上回答这一问题可能有多种理由,例如可以从政府的性质、功能和职责等各个角度予以解说。对此,本文不作详尽的分析。考虑到《条例》是一项行政法规,从增加的是政府的责任而不是权力角度看,政府是因为有一项有效的法律的存在而负有法律援助的责任。尽管这一理由显得不是那么丰满,却是现代社会依法行政原则的体现。当然,如果继续追问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则涉及到一个很大的政治哲学问题。

我们的兴趣在于,律师负有法律援助的义务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吗?因为《律师法》和《条例》有规定,所以律师有法律援助的义务?从《条例》的主旨看(《条例》第1条的规定),法律援助是国家对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或不能完全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公民或者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收费的法律帮助,以维护其法律赋予的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司法救济制度。问题在于,是谁在为当事人实际上减免法律服务费用?进一步的追问是,律师为什么要减免法律服务费用?是因为国家的法律有规定吗?

事实上,在法律宣布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之前,律师一直在从事法律援助工作;事实上,长期以来,即使贪婪的律师法律服务市场总是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质疑、指责和不满,对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当事人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律师也没有中断过提供免费的法律帮助;事实上,法律援助的十年实践中,律师是主要的实施主体。我们实在没有理由说,因为政府给予律师必要的办案补贴,因为政府集中管理和分配法律援助案件,就宣称为当事人提供了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对律师而言,应当是一项职业伦理,它源于律师在法律实践中对司法正义的自觉追求。律师的职业伦理或职业道德,首先不能单纯的理解为律师作为普通人表现出来的对弱者的同情、怜悯或不忍,例如,卢梭的观点。[3]它毋宁说是韦伯、涂尔干意义上的职业伦理。职业伦理,是对一种被称为天职的概念的表达。天职起初具有宗教的色彩,意味着一个人应当做的事。在政治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有职业,职业既是对人的一种身份定位,也是对具有某种职业的人的社会责任的界定。个人道德活动所能采取的最高形式,应是对其履行世俗事务的义务进行评价。正是这一点必然使日常的世俗活动具有了宗教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职业的思想。[4]虽然中国人不说天职,在传统上也不大说职业伦理,但中国人一直在讲分,例如说做分内的事。分内的概念首先隐含了规范特别是道德规范。不过,分的概念在中国传统社会更主要是一种身份关系,而不是职业关系,因此,在强化人的身份伦理,而不是职业伦理方面,中国文化和中国经验有其不可否认的作用。但是,分的概念所蕴涵的内在规范却可以与天职相通,做好分内的事就是在履行天职。

职业伦理是不同职业群体的道德规范,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各自的道德特殊主义。涂尔干说:有多少种不同的天职,就有多少种道德形式,从理论上说,每个人都只能履行一种天职,于是,这些不同的道德形式便完全适合于个人所组成的不同群体。[5]而所有形式的道德都在不同的领域关怀、关心和维系含有普遍道德因素的公共品质,否则,特殊的道德就是有缺陷的。[6]律师职业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带有比之其他社会职业更为浓厚的公共性质。这种性质主要源于对作为公共产品的法律的适用和维护。即使从纯粹功利的角度考虑问题,律师也需要在维护法律的尊严的名义下才能获得赖以生存的报酬。在法律服务市场上,律师与当事人的交往的确像是一个典型的交易:你给我钱,我给你正义。在这场交易中,法律和正义似乎成了律师手中囤积的私品,随时用来出售给前来购买的当事人。然而,这种表面上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即使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也不能得出法律和正义可以被交易的结论。律师制度的合理性不能从律师是否与当事人存在交易以及交易的程度方面来考察。在任何一个存在律师制度的社会中,律师分享了与法官、检查官以及任何解释和适用法律的人或机构的权力是问题的关键,而且重要的是,律师在科层体制之外获取了这种权力,这意味着律师一方面在适用和解释法律,另一方面却免除了科层之累而获得更大的独立性。权力分享者和共同使用者可以达成一种有目的的共谋,但也可以造成不同权力主体之间的对抗和制约。律师在与其他权力主体的对抗中获得力量和尊重,形成了律师获取职业荣誉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职业荣誉在考察律师职业伦理的作用时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此外,我们还需要把律师个体获取利益的本能与律师职业团体追求正义的努力区分开来。在现实的力量面前,对律师个体而言,对利益和正义的关系的平衡艺术总是难以驾驭的。韦伯曾经正确区分了以政治为业的两种形式,一是为政治而生存,一是靠政治而生存。力求将政治作为固定收入来源者,是将政治作为职业,靠它吃饭,没有如此打算的人,则是为政治而活者。不过,韦伯认为,这种对照并不意味着它们是相互排斥的。人们通常是两者兼而有之,至少他有这样的想法,在实践中他也肯定会两者兼而有之。为政治而生存的人,从内心里将政治作为他的生命。他或者是因为他所行使的权力而得到享受,或者是因为他意识到服务于一项事业而使生命具有意义,从而滋生出一中内心的平衡和自我感觉。从这种内心的意义上,所有为事业而生存的忠诚之士,也依靠这一事业而生存。[7]如果套用韦伯对政治职业的两分法,那么,律师职业也可以分为为法律而生存和靠法律而生存两种情况。我们坚信,在律师执业的长时段内,所有为法律而生存的律师,也依靠法律而生存。这一结论与其说是价值判断,不如说是事实判断,对后者而言,最为紧迫的任务是需要弄清楚哪一种状态被现实所张扬,而与此同时哪一种状态被现实所遮蔽,以致出现了两者关系不协调、不均衡或失范的局面。

米尔恩指出:一项要求服从法律的法律将是没有意义的。它必须以它竭力创设的那种东西的存在为先决条件,这种东西就是服从法律的一般义务。这种义务必须、也有必要是道德的。假如没有这种义务,那么服从法律就仅仅是谨慎一类的问题,而不是必须做正当事情的问题。------假如没有服从法律的道德义务,那就不会有什么堪称法律义务的东西。[8]因此,如果没有这种律师的职业伦理和道德义务作为基础,就很难解释为什么法律规定律师有帮助穷人的义务?在一个贫富差距不断增大的市场经济社会,法律为什么不规定富人有帮助穷人的法律义务?为什么选择了律师?是因为律师懂得法律?是否有必要用强制性的法律规范令律师为穷人无偿地贡献他们的法律才智?如果政府一方面宣称法律援助是自己的责任,另一方面,大量的法律援助案件因指派关系而由律师承担,那么,究竟是谁在履行法律援助义务就会成为问题。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1日 16:4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援助相关文章
  • 法律援助义务说明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律师法律援助属于义务援助,必须要进行吗法律援助对律师而言,应当是一项职业伦理,它源于律师在法律实践中对司法正义的自觉追求。律师的职业伦理或职业道德,首先不能单纯的理解为律师作为普通人表现出来的对弱者的同情、怜悯或不忍。职业伦理,是对一种被称为天职的概念的表达。天职起初具有宗教的色彩,意味着一
    2023-07-07
    205人看过
  • 律师法律援助义务具体涉及了什么方面呢?
    2016年3月30日,第九次全国律师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出席会议并讲话。其中在谈到对律师的期盼时特别提到,不仅希望广大律师要促进司法的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同时还希望广大律师肩负起社会责任,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为困难群众请得到律师、打得起官司提供服务。殷切期盼既是对广大律师队伍的基本要求,更当成为律师内心深处一种自觉坚守的职业追求。因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维护司法公正是包括律师在内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而就司法公正而言,其不仅仅表现为每一起具体案件不出冤假错情,不让法律蒙羞,同时也表现为每一个个体都能享有平等法律权利,不让那些请不起律师、打不起官司的困难群众失去享受法律服务的机会,不让公平正义失色。这是公平正义的一体两面,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律师怀着对社会主义法治的坚定信念和对
    2023-03-16
    405人看过
  • 法院法律援助有义务提供么?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应当获得法律援助。1、法院没有义务提供法律援助。2、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负责民事、行政、刑事案件的审理和生效法律文书的强制执行,不负责提供法律援助。3、申请法律援助应当到当地法律援助中心(司法局)提出申请。一、哪些情况下,公民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1、请求国家赔偿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6、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二、法律援助的范围
    2023-03-21
    171人看过
  • 重新定义律师法律援助政策
    1.被告人当庭拒绝辩护人辩护,要求另行委托辩护人或者指派律师的,合议庭应当准许。2.有多名被告人的案件,部分被告人拒绝辩护人辩护后,没有辩护人的,根据案件情况,可以对该被告人另案处理,对其他被告人的庭审继续进行。3.重新开庭后,被告人再次当庭拒绝辩护人辩护的,可以准许,但被告人不得再次另行委托辩护人或者要求另行指派律师,由其自行辩护。4.被告人属于应当提供法律援助的情形,重新开庭后再次当庭拒绝辩护人辩护的,不予准许。审查起诉阶段更换律师可以吗可以换律师,因为这都是一般代理合同,如果不满意律师,可以另请律师。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实际操作中更换委托代理人,应由你或新的委托代理人持新的授权委托
    2023-07-03
    270人看过
  • 法院有免费法律援助的义务吗
    一、提供法律援助法院有义务吗?《法律援助条例》对法院审理法律援助案件没有规定,但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关于民事法律援助工作若干问题的联合通知》和《关于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联合通知》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积极支持律师行使辩护职能所开展的法律援助工作,为其提供查阅、摘抄、复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及同在押的被告人会见和通信等方面的便利条件。”“对民事法律援助案件及时立案、及时审结、及时执行。”“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对受援人作出缓收案件受理费及其他诉讼费的决定。”二、法律援助是一助到底吗?《法律援助条例》第六条对监督律师为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作了明确规定,“律师应当依照律师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服务,依法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接受律师协会和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并且《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擅自终止法律援助案件的,给
    2023-03-23
    345人看过
  • 审查起诉期间律师是否具有法律援助义务?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应当获得法律援助。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律师都有法律援助的义务,只有特定条件下的律师,才有法律援助的义务。法律援助可以请律师吗法律援助,是指在国家法律援助机构的指导和协调下,律师、公证员等法律服务人员为某些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或减费的法律帮助,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制度。步骤/方法公民申请法律援助应当提交下列证件、证明材料:(一)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代理申请人还应当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二)经济困难的证明;(三)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申请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填写申
    2023-08-16
    370人看过
  • 法律援助人员负有报告案件情况的义务吗
    有。法律援助本质上也是一种法律委托代理服务行为,它的服务对象是申请法律援助的相关人员。法律援助人员应当向受援人通报案件办理情况,并在承办案件存在主要证据认定或适用法律等方面有重大疑义的,涉及群体性事件的,有重大社会影响等法定情况下,向法律援助机构报告案件办理情况。因此,实施法律援助人员在办案过程中有义务向受援人和法律援助机构报告案件办理情况。一、民事案件中的法律援助有什么作用?法律援助是指由人民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指导和协调法律服务机构的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法律援助机构的工作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帮助,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二、申请法律援助要什么条件法律援助,是指在国家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的指导和协调下,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制度。法律援
    2023-03-25
    84人看过
  • 法院有义务提供法律援助吗?
    法律援助是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为经济困难人员或特殊案件提供免费法律服务的法律保障制度。特别案件,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刑事案件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未委托辩护人,或者被告人可以判处死刑但未委托辩护人,应当接受法律援助的案件。法律援助条例对法院审理法律援助案件没有规定,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关于民事法律援助若干问题的联合通知》和《司法部关于刑事法律援助的联合通知》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积极支持律师履行辩护职责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为律师查阅、摘抄、复制本案指控的犯罪事实材料以及会见、联系在押被告律师提供便利条件及时立案、审理和执行民事法律援助案件。“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作出暂缓向受援人收取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的决定。”
    2023-05-31
    242人看过
  • 受援人履行法律援助义务有哪些?
    一、受援人应履行法律援助义务有哪些?1、如实提供能证明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事实和相关材料及足以证明经济困难,确需减、免收法律服务费用的证明材料。2、给法律援助人员提供必要的合作。3、受援人因所需援助案件或事项的解决而获得较大利益时,应当按规定的收费标准向法律援助中心支付全部或部分费用。二、受援人享有哪些权利?1、可以了解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活动的进展情况。2、有事实证明法律援助承办人员未适当履行职责的,可以要求更换承办人。3、可以申请有利害冲突的法律援助审批人员回避。三、申请人应向哪个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1、已立案的刑事、民事、行政等诉讼案件,由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所在地同级法律援助中心受理。2、不需经法院解决的非诉讼法律事务,由申请人所在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受理。3、两个或两个以上法律援助中心对同一案件均有管辖权的,由最先接受申请的援助中心管辖。四、法律援助的范围包括什么?根据《中
    2023-06-16
    207人看过
  • 【法律援助】法律援助中心不予提供法律援助的情形有什么?
    1、因申请人的过错责任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而引起的民事诉讼或刑事自诉案件。2、因申请人过错而引起的行政诉讼案件。3、申请人提供不出涉讼案件的有关证据而且无法调查取证的案件。4、可由行政机关处理而不需通过诉讼程序的事务。5、案情及法律程序简单,通常无须聘请法律服务人员代理的案件。6、已竭尽法律救济的案件。7、申请人提供不出任何证明材料或出具虚假证明骗取法援的。8、其他经主管机关批准,法律援助中心对外声明不予受理的案件。一、申请法律援助的流程是什么?(一)法律援助中心收到当事人的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二)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前款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受理法律援助申请。(三)法律援助机构应当自受理法律援助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并作出是否提供法律援助的决定。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作出提供法律援助的书面决定。二、法律援助的范
    2023-05-07
    329人看过
  • 提供法律援助法院有没有义务
    法院没有免费法律援助的义务。法律援助一般情况下,无须支付代理费,但须分担一定的必要费用。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条例》第三条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法律援助经费应当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2024-04-29
    114人看过
  • 什么是法律援助中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
    (1)法律援助承办人员接受指派后,不得疏于应履行的职责,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延迟或终止所承办的法律援助事项。如拒不履行法律援助义务,或者因疏于履行法律援助职责致使受援人遭受重大损失的,法律援助机构可以建议有关司法行政机关不予年审注册或给予相应处罚。?(2)受援人不遵守法律规定以及不按法律援助协议的规定予以必要合作,经法律援助机构批准,承办人员可以拒绝或终止提供法律援助。受援人以欺骗方法获得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取消其受援资格,并责令其支付已获得服务的全部费用。?(3)受援人可以了解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活动的进展情况;受援人有事实证明法律援助承办人员未适当履行职责的,可以要求更换承办人。(4)受援人因所需援助案件或事项的解决而获得较大利益时,应当向法律援助机构支付服务费用。
    2023-04-22
    393人看过
  • 法律援助受援人有哪些义务和责任
    一、法律援助受援人有哪些义务和责任法律援助受援人有的义务和责任如下:1.遵守法律规定,按法律援助协议的规定和法律援助承办人员进行必要的合作;2.受援人的经济收入状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经审查核实,应当终止该项法律援助。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第二十三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员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法律援助机构报告,法律援助机构经审查核实的,应当终止该项法律援助:(一)受援人的经济收入状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二)案件终止审理或者已被撤销的;(三)受援人又自行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代理人的;(四)受援人要求终止法律援助的。二、申请法律援助需提交哪些材料1.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代理申请人还应当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2.经济困难的证明。从前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国家设立法律援助制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保障经济困难的群众也请得起律师或其他法律服务代理人、打得起
    2023-09-08
    329人看过
  • 离婚有没有法律援助律师
    离婚诉讼请不请律师完全取决于当事人,并不是一定要请律师的,法律援助类的律师援助,是有一定的条件的,比如特困户、低保户、下岗职工等经济困难的或者是追索抚恤金、赡养等给予法律援助。一、在我国法律援助的内容都有哪些在我国法律援助的内容:1、法律援助的概念。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2、申请法律援助的对象。1、申请事项属于规定的法律援助范围(需经诉讼或仲裁程序解决的案件应当已经立案);2、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确需获得法律援助;3、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4、住所地在本市或持有本市暂住证。3、申请法律援助的材料。1、居民身份证、户籍证明或暂住证;2、街道(乡镇)、劳动部门和有关单位出具的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经济状况证明;3、申请援助事项的基本情况以及有关的案情材料;4、法院
    2023-04-10
    132人看过
换一批
#律师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援助
    相关咨询
    • 法律援助必须是律师吗,法律援助属于义务援助吗?
      北京在线咨询 2023-12-22
      法律援助不一定全部是律师,法律服务所的法律工作者(不持有律师执业资格证)亦可以接受司法机关的委托承办法律援助案件。法律援助具有公益性质,由财政拨款购买法律服务,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一般是生活困难)提供免费法律服务,律师或者法律工作者的补贴由司法局发放。
    • 负有依法提供法律援助的义务的是谁
      宁夏在线咨询 2023-01-16
      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负有依法提供法律援助的义务。 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应当支持和保障本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履行法律援助义务。
    • 法律上有规定律师有法律援助义务吗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16
      这个是法律规定的,确属法律援助的范围的,即便是行政诉讼,符合提供法律援助的条件,就可以获得法律援助。
    • 什么负有依法提供法律援助的义务,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6-16
      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负有依法提供法律援助的义务。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应当支持和保障本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履行法律援助义务。
    • 律师有法律援助义务,哪些情况下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9-2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1]第十条和第十一条的规定,公民有下列事项,没有委托代理人或辩护人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辩护: 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