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海馒头事件抽丝剥茧食品专家解读事件本质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15:52:27 373 人看过

几天前,中央台播放了上海一家工厂用柠檬黄冒充玉米粉加入过期的馒头,然后做成玉米馒头的事,看得我胆战心惊。进入大超市的品牌馒头都真的合格吗?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老百姓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经到极限了。

说到这个上海馒头事件,依我看,是非常复杂又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件事。如果仅仅为了修改生产日期或旧馒头回炉而愤怒,那就有点小题大做了。其中有五个层次的问题需要分析,各位不妨一起抽丝剥茧,尝试着从纷乱现象中找到本质。

■第一层:馒头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合法性

我不是管理人员不了解细节,但无论如何食品企业必须有相应资质,要有卫生许可,有食品的市场准入资格。其生产环境是否合乎国家相关标准?产品是否有QS认证?工人健康和各生产环节的卫生管理是否到位?产品的原料是否是合格的食品级原料?这些都涉及到法律问题。如果生产环境都不合格,而得到了卫生许可和准入资格,那就要追究监管部门的责任。如果没有通过食品准入许可就生产销售,那么企业的任何生产活动都是违法的。如果没有要求认证和许可,就大量进货某企业的食品,那就应当追究超市的责任。如果卫生管理不善,或者原料为非食品原料,就是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其生产行为是不合法的。

我日常买的馒头,是塑料袋包装上有QS标志的产品。但愿它能够名实相符。产品通常一天就卖完,甚至常常去晚点就买不到,应当不至于要故意延后生产日期吧。

■第二层:馒头产品生产的标准和规范

对于包装食品来说,大多数产品都有相关的产品标准,并印在包装上面。然而,馒头大饼花卷这类没有包装的食品,包括饭菜、小吃等各种餐饮产品,大部分没有产品质量标准。加多少玉米才叫做合格的玉米馒头,怎样叫做不合格?没标准可以遵循。国家在制定食品添加剂管理规范的时候,也没有把餐饮食品纳入应用范围当中。没有法律说这些产品不能加入食品添加剂,也没有人规定这些产品必须要监测色素、防腐剂、甜味剂之类项目。没有人要求这些无包装产品制定严格的食品标签,没有人要求这些产品说明其中到底添加了什么、加了多少、主要成分是什么总之,监管部门缺乏监督管理的依据,生产企业也没有准确的规则需要严守。

这样,就造成一个法规的空白。这么大的一个行业,事关老百姓的每日三餐,却没有相关标准和规范,监督力量又不足,不出问题才是奇怪的事情呢。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今天是馒头出问题,后天没准还有大饼、花卷、包子、煎饼各种传统食品都可能被揭出问题来。

■第三层:过期馒头是否能够回用?

任何食品都不应当篡改生产日期,过期之后就必须下架,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企业因此受到惩罚,是咎由自取。不过,过期的馒头怎么办?如果没有发霉变质,只是干了一点,是全部烧掉还是当垃圾埋掉?实在有点可惜,不符合低碳社会的理念,总要想办法利用才好。

馒头过期后的主要安全问题是长霉,和面包是一样道理。家里蒸的馒头放了几天,如果表面生霉,整体变干,一般会怎么办呢?在我小的时候,家里都选择去掉表层之后再利用。父母曾把干馒头切碎混在面浆中泡软再用来做鸡蛋煎饼,也曾用汤泡馍的方式掰碎泡在热汤里吃掉。那时候还真没考虑过什么过期安全性的问题。

父母这么做,孩子自然能够接受。可是企业这么做,人们就很难接受了。比如说,过期馒头确实没有长霉变质,这件事情谁来确认?重新制作馒头之后能不能达到质量标准?没有看到行业相关制度。同时,用剩馒头做新馒头,即便经过检验和消毒,即便做出来的馒头安全性没问题,质量达到标准,也必须告知消费者。事实上,这些企业完全没有告知。

过期的食品,当然不止馒头一种。它们后来都去了哪里呢?是拿去做成动物饲料,还是用来做成工业淀粉原料呢?这么一想,问题好像越来越大了看来很有必要为此制定相关法规。

■第四层:馒头可以不加任何添加剂吗?

面包里要添加多种食品添加剂,这一点人们心理上早就已经接受了,标签上都写得清清楚楚。没有添加剂的面包根本没法在超市卖,一天用不了就会变干变硬,两天就要生霉,而且口感很差缺乏弹性。现在的面包当中几乎都要添加面粉改良剂(氧化剂和抗坏血酸)、面包改良剂(硬脂酰丙酸钙等复配乳化剂,还可能有酶制剂、植物胶、改性淀粉等)、防霉剂(丙酸钙或丙酸钠),此外还常有香精、色素、甜味剂、增香剂、酵母营养剂等。所以如今的面包放四五天仍然不长霉,质地仍然柔软。

馒头和面包十分相似,理论上来说,凡是面包用的这些添加剂,大半对馒头也适用。过去馒头是家里蒸,干点硬点甚至长霉都没关系,自然无需添加什么;现在在超市卖,如果连两天的保质期都没有,怎么销售?消费者买了就必须当顿吃完?实在很不方便。所以,只要进入商业销售,馒头中加入各种食品添加剂就成为势在必行的事情。

有朋友说:我就要白白胖胖的大馒头,不要任何添加剂,不行吗?真的不行。不加氧化剂,馒头就不可能是白白的,而是淡黄色的。不加氧化剂,馒头就不会那么膨大,胖不起来。等买到手里还是胖得可爱的柔软状态,没有变干长霉,离开乳化剂和防霉剂就做不到。除馒头之外,花卷、发面饼、包子、豆包、发糕之类各种主食都有同样的问题。

目前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中,所有添加剂使用范围都没有馒头花卷之类的项目,是因为法规滞后于现实,当初制定法规时没想到馒头不在家里做,而是转移给了企业大规模生产。

真正令人担心的,并不是在馒头中使用包括柠檬黄、防腐剂之类的添加剂,而是添加剂的数量是否超标、品种是否合适。众所周知,这些小企业小作坊管理水平比较低,很难把握添加剂投放的准确数量。食品添加剂正规用量都很小,使用剂量都有严格限定,绝对不是用勺子、碗和手抓就能搞定的事情。用脚后跟思考都能明白,餐饮企业和这些小作坊如果爱上了食品添加剂,用量超标、混合不匀、使用品种不合适的可能性很大,相应管理要跟得上。

■第五层:如果添加剂无害,染色玉米馒头是否行为恶劣?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假玉米馒头中加入的各种添加剂卫生质量合格,添加量也不超标,仍然会有很大的社会危害,这是媒体没有提到的,但我认为是最大的危害之一。

谁会去购买玉米馒头等粗粮馒头?是那些关注健康的人,其中很多都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他们听了医生和营养师的忠告,决定多吃粗粮,于是把白面馒头换成玉米馒头。但是,他们买到健康了吗?他们买到的是染色加香精的白面馒头!其中没有玉米的营养,没有玉米中的纤维。他们的餐后血糖没有得到改善,他们健康生活的行动被欺骗了!

想一想,如果您的母亲患有糖尿病,她因为每天吃这种假粗粮主食,餐后血糖无法控制,长期来看后果将是多么严重?持续高餐后血糖会增加她癌症、白内障、肾功能衰退、糖尿病足等并发症的危险。可见,利用顾客追求健康的意识,在健康食品中掺假,是多么恶劣的欺诈!

分析了以上五个方面之后,或许我们已经感觉到,这次的馒头事件,只是食品品质问题的冰山之一角。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多地在超市采购主食和熟食,越来越多地在餐饮店就餐。如果对非包装食品和餐饮食品不能及时有效地规范管理,我们的食品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链接

真正的玉米馒头最多加30%的玉米粉,而且质地比较粗糙,弹性差。如果质地细腻均匀,必然是假玉米馒头,或玉米含量微乎其微,颜色来自黄色素,香气来自玉米香精。但愿消费者不要叶公好龙,追求细腻口感,无意中支持了这些假粗粮馒头。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4日 01:0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消费者相关文章
  •  食品中出现头发丝,如何处理?
    如果在餐厅或购买的食品包装中发现有头发丝,可以先拍照保留证据,然后联系老板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食品管理局投诉。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如果在餐厅或购买的食品包装中发现有头发丝,该如何应对呢?首先要拍照保留证据。联系老板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食品管理局投诉,食品安全法规定对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 餐厅有头发丝,该如何维权?如果在餐厅发现有头发丝或其他杂质,可以考虑向餐厅管理人员投诉。如果投诉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方案,可以向当地的卫生部门或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投诉。如果投诉仍然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方案,可以考虑寻求法律帮助。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联系当地的律师,寻求法律建议和帮助。保持食品卫生是每个人的责任,如果发现购买的
    2023-08-28
    381人看过
  • 包装食品有头发丝赔偿几倍
    没有打开包装的食品,里边发现头发,可以要求经营者或生产商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一、食品质量问题赔偿金为十倍吗?食品出现质量问题的,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二、奶茶喝到头发怎么赔偿奶茶喝到头发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作为餐饮行业,有义务提供质量合格的食物和服务,奶茶里喝到头发,属于饭菜质量不合格,构成违约,应向消费者十倍价款赔偿三、外卖里吃到一根毛怎么赔偿食品吃出异物可以向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按照一千元进行赔偿。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
    2023-02-24
    308人看过
  • 上海食用香精质量专项监督抽查合格率100%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近日通报2010年第3季度上海市食用香精质量专项监督抽查结果,抽样总体合格率为100%。此次对上海市生产领域的香精产品进行了专项监督抽查,共计抽查产品34批次,检验项目有:色状、香气、折光指数、相对密度、过氧化值、重金属(以Pb计)、砷含量、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等。经检验,34批次香精产品中,不合格产品为0批次。2010年第3季度上海市食用香精质量专项监督抽查合格产品和企业名单注:排名不分先后序号受检产品商标规格型号生产日期/批号生产企业(标称)1香辣味粉香精/10kg/箱2010.6.11/9800126879奇华顿食用香精香料(上海)有限公司2牛肉香料106019咸味香精爱普20kg/桶10041801上海爱普食品工业有限公司3186014乳化水蜜桃香精爱普2千克/桶2010.6.7/20100607上海爱普香料有限公司4柠檬日化香精/25kg/桶;301769(JJ
    2023-06-07
    254人看过
  • 外资食品巨头“逃离”上海
    近日,雀巢一纸声明将此前沸沸扬扬的停产传言予以证实。声明称,雀巢将于2011年12月底中止在华东区的冰淇淋零售业务,并停止上海冰淇淋厂的生产运营。而几近同时,达能也宣布关停在上海的酸奶生产工厂。如果再算上此前百事可乐将已在内地经营了十多年的24家瓶装厂打包出售,那些耳熟能详的外资食品巨头正在华调整运营战略。这在一贯以抗经济周期著称的食品行业并不多见。日益激烈的本土竞争环境,被认为是外资食品巨头受挫,被迫上演战略转型的主要原因。利润和份额不可兼得雀巢在声明中并未就此次关厂的具体原因给出详细解释,只称,雀巢在不断评估冰淇淋业务,并做相应的调整,以保持该业务的长久发展。然而,市场调研数据似乎给出了答案。2011年国内冰淇淋业务规模达306.75亿元,6年增幅35.19%,但对雀巢而言,2010年的市场占比仅为3.2%,位列第四,低于占比7.4%的联合利华,更远远低于排名前两位的本土品牌。无论是雀
    2023-06-06
    80人看过
  • 上海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
    办理部门: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监督处办理职责:依法实施对本市生产、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并实施对不合格产品的生产、销售企业的后处理工作。受理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上海市产品质量监督条例》3.与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工作范围:本市生产、流通领域。工作程序:(一)计划编制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办理部门对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编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目录,并按目录制定监督抽查计划;2.按监督抽查计划,办理部门协调、落实本市有关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以下简称质检机构),组织实施监督抽查;3.有关质检机构根据监督抽查要求,提出受检产品监督抽查实施细则、抽查企业名录及抽查所需经费,报办理部门审定;4.由办理部门确定抽查企业名录及抽查所需经费,并委托有
    2023-04-24
    289人看过
  • 专家解读《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五大亮点
    编者按《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已经正式实施,作为《食品安全法》的细化和实施细则,《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有多个亮点,体现了科学、审慎,尊重消费者的立法态度和以人为本、安全健康第一的立法原则。就《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消费者关注的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教授。亮点一:医疗机构要报告相关疾病信息《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八条规定,医疗机构发现其接收的病人属于食源性疾病病人、食物中毒病人,或者疑似食源性疾病病人、疑似食物中毒病人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有关疾病信息。刘俊海认为,这条规定是源头治理原则的重要体现,医院、诊所等各级医疗机构,接受、治疗患者,处于食品安全的一线地带,处在处理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最专业、敏感、核心的位置上。食品安全事故要从源头抓起,所以《条例》要求医疗机构要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有关疾病信
    2023-06-07
    123人看过
  • “绿色食品”解读
    近年来,绿色食品以其鲜明的无污染、无公害形象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市场覆盖面日益扩大,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那么,什么是绿色食品呢?绿色食品并非特指那些“绿颜色”的食品,而是指:农业部门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它可以是蔬菜、水果,也可以是水产、肉类。绿色食品分AA级和A级,AA级指食品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A级指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一句话,绿色食品就是安全、卫生、营养的食品。绿色食品的条件非常严格:一是产品或产品原料的生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态环境标准,二是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三是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质量标准和国家卫生标准,绿色食品要检测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等21项指标。购买绿色食品时,要注意从三个方面进行鉴别:一是从外包装上
    2023-06-07
    76人看过
  • 解读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
    什么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标志的含义是什么?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蓓蕾。标志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安全。整个图形表达明媚阳光下的和谐生机,提醒人们保护环境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绿色食品发涵盖范围是什么?绿色食品标志是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用以证明食品商品具有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的品质特性。它包括绿色食品标志图形、中文“绿色食品”、英文“GreenFood”及中英文与图形组合共四种形式。注册号为:第892107至892139号,核准涵盖商品为《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性国际分类》第1、2、3、5、29、30、31、32、33等九大类以食品为主的商品上。绿色食品应具备哪些条件?绿色食品必须具
    2023-06-07
    214人看过
  • 膨化食品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本次对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10个省、直辖市88家企业生产的100种膨化食品进行了监督抽查。本次抽查依据GB17401-2003《膨化食品卫生标准》、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及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对膨化食品的感官、酸价、过氧化值、羰基价、糖精钠、安赛蜜、甜蜜素、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苋菜红、亮蓝、铝、总砷、铅、黄曲霉毒素B1、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21个项目进行了检验。抽查中发现有6种产品不合格,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一、本次抽查中有1种产品大肠菌群不合格。经检验,大肠菌群实测值为210MPN/100g,超过国家标准(≤90MPN/100g)的规定。二、本次抽查中有5种产品检出甜蜜素。强制性国家标准GB2760
    2023-06-07
    313人看过
  • 购买食品时商品有头发丝该怎么处理
    如果在饭店,或购买的包装食物中,发现有头发丝。首先要拍照保留证据。联系老板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食品管理局投诉,食品安全法规定对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一、食品吃出异物赔偿标准法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二、霉变食品最低赔偿1000吗霉变食品最低赔偿1000元,根据最新《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
    2023-06-23
    82人看过
  • 国家质检总局要求严查严办“染色馒头”
    针对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违规加工生产馒头产品,并在上海华联等多家超市销售的情况。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李元平今天表示,质检总局已明确要求上海市质监局严查严办,坚决打击,绝不手软。染色馒头被曝光后,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批示:立即成立联合调查组,彻查此案,每个环节都必须查实,依法严惩,严肃问责,及时向社会公布。据悉,上海工商部门连夜对相关超市进行了检查,截至12日共下架封存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生产的染色馒头6048只。上海工商部门表示,从12日起,监管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对超市销售的馒头等产品展开专项检查,同时要求企业自查并落实召回措施。
    2023-06-07
    389人看过
  • 解读《食品安全法》的基本制度
    style="margin-bottom:6px;">食品安全事关百姓切身利益和社会安定。《食品安全法》推行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程控制,形成以一个监管部门为主、其他部门履行相关职责并相互配合的监管模式。该法为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一、确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的监测。《食品安全法》确立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对食品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的科学评估。《食品安全法》确立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制定或者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二、进一步明确了食品安全的监管体制《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了有关部门对
    2023-06-07
    432人看过
  • 呼市上限处罚食品安全事件
    因在养鱼水里投放非法添加剂,7月26日,呼和浩特市一家水产品经营店被市工商局处以最高额度处罚5万元。4月以来,在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动中,呼市已有10几家食品经营企业受到上限处罚,包括某知名糕点企业、某大型超市等。执法人员说:今后在对所有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者都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上限处罚。呼市工商局一位负责人说:从目前看,这一措施起到了一定效果,下一步,我们执法的触角将伸向餐厨垃圾和地沟油。
    2023-06-07
    398人看过
  • 上海市居住证办理条件解读
    一、上海市居住证办理条件解读上海市居住证办理条件解读如下:1.属于国内非沪户籍人口;2.符合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3.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在本市办理居住登记满六个月。根据《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第九条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在本市办理居住登记满半年,符合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境内来沪人员,可以依据本办法申领《居住证》。申请人应当根据申办条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并对申办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二、居住证积分怎么申请窗口办理流程:1.办理人到居住证受理点填表及提交相关材料;2.居住证受理点工作人员审核材料和打印受理回执;3.制证部门制作居住证;4.办理人凭受理回执到居住证受理点领取居住证。办理条件:对于已经申报居住登记的流动人口,应当发给居住证;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个人需要申领居住证外,可以不发给居住证:1.未满十六周岁或者已满六十周岁的;2
    2023-06-04
    299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消费者
    词条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消费者
    相关咨询
    • 食品安全产品有没有头发丝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6-08
      如果在饭店,或购买的包装食物中,发现有头发丝。首先要拍照保留证据。联系老板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食品管理局投诉,食品安全法规定对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
    • 食品中的头发丝有什么危害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6-11
      如果在饭店,或购买的包装食物中,发现有头发丝。首先要拍照保留证据。联系老板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食品管理局投诉,食品安全法规定对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
    • 购买食品时发现有头发丝怎么办?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6-11
      如果在饭店,或购买的包装食物中,发现有头发丝。首先要拍照保留证据。联系老板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食品管理局投诉,食品安全法规定对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
    • 抽食毒品犯罪的构成要件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08
      毒品犯罪和其他犯罪一样,其构成应具备四个要件: (1)毒品犯罪客体,即指我国《刑法》和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所保护的而被毒品犯罪所侵犯的有关对毒品进行管制的管理制度和社会管理秩序; (2)毒品犯罪客观方面,即指我国《刑法》所规定的有关毒品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其中,危害行为是不可缺少的要件; (3)毒品犯罪主体,即指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
    • 抢吃的食品中有头发丝怎么索赔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6-07
      如果在饭店,或购买的包装食物中,发现有头发丝。首先要拍照保留证据。联系老板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食品管理局投诉,食品安全法规定对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