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安全,主要是指飞行安全和空防安全。飞行安全在国际上普遍称之为航飞安全,英语谓aviationsafety,它所涉及的是与航空器飞行相关的客观因素。如航空器的性能、物理状态、航空活动中所依赖的航空设备、设施问题,通讯、导航、气象问题,从事航空活动的人员素质问题等;空防安全,国际上称之为航空保安,英语谓aviationsecrity,它所涉及的是与民用航空安全相关的人的主观因素。主要是某些人为了政治、经济或其他的组织或个人目的,人为的非法扰乱民用航空秩序、破坏航空设施、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问题。如果要给空防安全明确下个定义,我们今天所说的空防安全,是指为了有效预防和制止人为的非法干扰民用航空的犯罪与行为,保证民用航空活动安全、正常、高效运行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及所采取的法律规范的总合。
空防安全的概念中,有效预防和制止人为的非法干扰民用航空的犯罪与行为,他是空防安全工作的主要的目的。人为的非法干扰行为所造成的直接后果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一是严重危及航空器及其所载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破坏良好的航空活动秩序与纪律;二是扰乱正常运行计划,使航空器的活动不能满足合法机长的正常意愿——承运人(经营者)的愿望与要求正常运行,使国家和企业在政治和经济上遭受重大损失。承运人(经营者)的愿望与要求,它包含着依法承担的下列责任:保证服务对象人身、货物安全,为旅客提供良好的旅行条件,安全、准时、正常地实现人员和货物的位移,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等。
对民用航空的重大非法干扰行为,直接危及国家安全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空防安全首先是要维护国家的利益,确保国家安全,这是空防安全的神圣使命和根本的目的,其次是要保证人员及财产安全。保证旅客的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保证旅客生命安全和人身安全;二是要保证旅客乘坐民用航空器旅行中的心理安全。构成犯罪的非法干扰行为,如果不能被有效地预防与制止,将会造成机毁人亡的后果,这一点,比较容易引起我们的重视。而较轻微的非法干扰行为,虽没有构成犯罪,但如不予制止,则将会严重危及旅客的心理安全。1993年,我国发生了10起民航飞机被劫持到台湾事件,虽然均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已引起国际民航组织的关注,要求中国民航主管当局应尽快制止这种行为,否则,将会宣布我国民航企业为不安全的航空企业,同时派出国际民航安全专家组来我国进行安全培训。1997年9月30日,北方航空公司一架MD-82型飞机执行延吉至沈阳的6602次航班飞行任务。在延吉起飞后,坐在13排D座的一名青年旅客,因乘机前与同伴发生矛盾而心中愤懑,在飞机上进行发泄。他大声喊叫,击打座椅,根本不听机组人员劝阻,与其随行的父母也无法控制其行为。周围的旅客惊恐地纷纷离座躲避。机长为了制止他的行为,命令机组人员将其强行看管。作为机长,要维持飞行中机上的良好秩序与纪律,机组人员要提高服务质量,营造一个温暖如家的机上氛围,主要是要消除部分旅客乘坐飞机的恐惧心理,保证旅客心理安全。确保安全是空防工作的最高原则和最终目的。
机场的空防安全的内容
民航的空防安全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下:
1)对地面进行管制,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机场特殊区域;预防和打击破坏机场地面设施,进而实施破坏航空器正常运行的行为。
2)预防通过在交运的行李或者货物中夹带危险物品,危及航空器运行安全的行为。
3)预防和打击飞行中的航空器受到不法行为干扰,危及航空器运行安全的行为。
4)预防和打击在空中实施劫持航空器、机上乘客或工作人员,要求改变航线的行为;或利用劫持的航空器及机上人质来要挟政府,达到劫持者非法目的的行为;甚至将航空器作为攻击性武器,攻击地面目标的行为。
-
航空安全员的安全职责
365人看过
-
关于发布《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公安局关于维护民用航空秩序保障航空运输安全的通告》的通知
292人看过
-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民航安全的通告
205人看过
-
国际航空制度及航空安全的法律保护
239人看过
-
航空安全员管理规定
124人看过
-
妨害航空器飞行安全
444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
劫持航空器罪和危害航空安全犯罪有何区别?香港在线咨询 2023-06-12根据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危害民用航空安全或秩序的犯罪包括三类: 一类是空中劫持罪,又称非法劫持航空器罪、劫机罪,与我国的劫持航空器罪相同。该罪是在1963年的《东京公约》规定的犯罪。 二是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罪。就一般意义而言,劫持本身也是一种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犯罪,但是鉴于空中劫持的严重性,1970年的《海牙公约》已将其规定为一种独立的国际犯罪。所以,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罪,实际上是除劫持航空器以外
-
危害航空安全或秩序的犯罪包括有哪些?危害航空安全罪的特点是什么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05根据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危害民用航空安全或秩序的犯罪包括三类: 一类是空中劫持罪,又称非法劫持航空器罪、劫机罪,与我国的劫持航空器罪相同。该罪是在1963年的《东京公约》规定的犯罪。 二是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罪。就一般意义而言,劫持本身也是一种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犯罪,但是鉴于空中劫持的严重性,1970年的《海牙公约》已将其规定为一种独立的国际犯罪。所以,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罪,实际上是除劫持航空器以外
-
危及航空安全的暴力怎么处罚?江西在线咨询 2022-05-3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对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危及飞行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
航空安全员合格审定规则(ccar—69)山东在线咨询 2022-09-22违反本规则第九条规定,在考试中作弊的申请人,自作弊行为发生之日起,XX不再受理其提出的执照申请;当事人已取得执照的,由XX撤销其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