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从事网上诈骗活动的构成犯罪的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单位犯罪的两罚制,我国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在多数情况下,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单位犯罪只对直接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判刑,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追究员工的刑事责任的。在多数情况下,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在少数情况下,只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网络诈骗员工怎么处理
如果员工是不知情的,则不构成诈骗罪。
底层员工如果是明知是在诈骗,仍参与的,属于诈骗案共犯,一样要判刑、坐牢。
根据法律规定,二人以上经共同策划,共同完成诈骗犯罪行为的属于共同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根据他们所犯的罪按照主犯、从犯分别处罚。
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网络诈骗与一般诈骗的主要区别在于网络诈骗是利用互联网实施的诈骗行为,没有利用互联网实施的诈骗行为便不是网络诈骗。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二十六条【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第二十七条【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网络赌博的惩戒方式和措施
376人看过
-
信用卡诈骗罪的惩戒方式
379人看过
-
公职人员应对网络诈骗的方法和步骤
118人看过
-
如何惩治网络诈骗犯罪行为的方法
402人看过
-
网络诈骗案中,员工是否能够逃脱惩罚?
167人看过
-
深圳市对合同诈骗罪的惩戒措施
235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网络赌博如何惩戒江苏在线咨询 2023-11-20网上参赌人员一般属于是违法行为,处以罚款或者拘留;情节严重的,有可能构成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不过要是同时具有特殊情节,如组织未成年人参与赌博,那将会从重处罚。
-
-
怎样严惩网络诈骗罪浙江在线咨询 2021-04-17(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二年内多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未经处理,诈骗数额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二)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达到相应数额标准,
-
网络诈骗公司会怎样对待员工广西在线咨询 2023-09-031、涉案员工会受到刑事调查,如果涉案员工确实存在犯罪事实,会被立案调查,案件进入司法程序。如果经过调查发现没有犯罪事实,与公司犯罪行为没有关联,则不会受到牵连。 2、如果公司犯罪事实确实存在,公司可能会被注销或者相关业务被停顿,主要管理人员被司法机关控制,往往无辜员工的工资也会被拖欠下去。
-
网络聊天诈骗电话应对方法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11-27在网络聊天过程中遭遇录制视频诈骗时,建议您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拨打电话110以获取最佳的应急处理方式,此举不仅能够保障您的财产权益,而且更加安全高效。在此之后,请坚决、义正言辞地向诈骗分子表明您已经向公安机关揭露此事,并拒绝回复任何形式的信息,以便打乱对方的猜疑和干扰,避免陷入更深入的危险之中。 若您不幸遭遇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行为,应保持镇静理性,决绝与其进行妥协或协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