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定对象确定
私募基金管理人自行募集基金的第一步就是确定特定的募集对象。首先,基金管理人通过合法途径公开宣传自身相关信息,宣传内容仅限于: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品牌、发展战略、投资策略、管理团队、高管信息以及由中国基金业协会公示的已备案私募基金的基本信息,并对以上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其次,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式履行特定对象确定程序:
(1)若是针对非互联网媒介宣传推介私募基金的,募集机构在向投资者推介私募基金之前应当采取问卷调查等方式确定特定对象,对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进行评估,由投资者书面承诺其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并强调评估结果有效期不超过3年,逾期再推介需重新评估;同一私募基金的投资者持有时间超过3年的无需重新评估。
(2)若是针对互联网媒介宣传推介私募基金的,即通过官方网站、微信朋友圈、报告会、电话、短信、电子邮箱等渠道推介的,在向投资者推介私募基金之前,必须设置在线特定对象确定程序,投资者应承诺其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
2、投资者适当性匹配
在确定特定对象的基础上,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自行或者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私募基金进行风险评级,然后根据私募基金的风险类型和评级结果,向投资者推介与其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相匹配的私募基金,从而更好的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3、私募基金宣传推介
基金管理人向经过筛选的特定对象进行私募基金的宣传推介,宣传推介材料由基金管理人制作并使用,同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负责;私募基金的宣传推介要求必须是非公开,但实践中募集者很难把握“非公开”的范围。
4、基金风险揭示
众所周知“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一方面,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在私募基金推介材料中采取合理的方式揭示基金风险,风险提示环节尤为重要,要求相关内容清晰、醒目,并以合理方式提请投资者注意,让投资者在充分了解基金风险的情况下作出投资与否的决定。另一方面,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与投资者签订书面的风险揭示书,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向投资者全面披露私募基金涉及的所有风险,并要求投资者就风险揭示书中的内容逐条进行确认,风险揭示书于投资者、经办人及募集机构盖章后生效。
5、合格投资者确认
在完成风险揭示后,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要求投资者提供必要资产证明文件或收入证明,合理审慎的审查投资者是否符合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标准,以此达到确认其是否是合格投资者的目的;履行反洗钱义务,并确保单只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人数符合法律法规的特定数量。《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机构和个人:(一)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机构;(二)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6、签署基金合同
各方应当在完成合格投资者确认程序后签署私募基金合同,但在签署基金合同前基金管理人应充分向投资者说明投资冷静期、回访确认等程序性安排以及投资者的相关权利;基金合同的内容应当全面、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前言,释义,声明与承诺,私募基金的基本情况,私募基金的募集,私募基金的成立与备案,私募基金的申购、赎回与转让,当事人及权利义务,私募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及日常机构,私募基金份额的登记,私募基金的投资,私募基金的财产,交易及清算交收安排,私募基金财产的估值与会计核算,私募基金的费用与税收,私募基金的收益分配,信息披露与报告,风险揭示,分级安排,私募基金合同的期限、变更与终止,私募基金的清算,违约责任,争议的处理,其他事项等。
7、投资冷静期
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完成合格投资者确认程序后,应给予投资者不少于二十四小时的投资冷静期。冷静期的起算时间点因基金类型不同而不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冷静期自基金合同签署完毕且投资者交纳认购基金的款项后起算,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投基金等其他私募基金合同的投资冷静期可参照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或自行约定。其实在保险和银行行业在较早的时候已经存在类似于“冷静期”这样的制度,目的是给投资者多一点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但就目前而言,私募基金销售市场良莠不齐,很多销售人员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使投资人失去自主判断的能力,在他们的引导下作出冲动的投资决定。投资冷静期的规定,给与了投资人单独思考、自我分析判断的时间,更加慎重的作出投资决定,同时也有利于减少日后的纠纷。
8、回访确认
投资冷静期结束后,由基金销售推介业务以外的人员以录音电话、电邮、信函等方式进行回访,回访确认制度是对投资者的再次提醒,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通过回访让投资者对自己选择的基金产品进行仔细斟酌与考量,让投资者在充分了解其所购买的产品的情况下做出最终决定。在回访确认成功前,第一,投资者交纳的认购基金款项不得由募集账户划转到基金财产账户或托管资金账户,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得投资运作投资者交纳的认购基金款项;第二,投资者有权解除基金合同,若解除合同的,基金管理人需按照基金合同的约定退还投资者的全部认购款项;在回访确认成功后,基金合同即告生效。
-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
326人看过
-
私募基金是什么意思,私募基金的资金来源
408人看过
-
私募基金资金募集如何合规
445人看过
-
期货私募基金属于私募类型基金,私募资金和期货是什么
217人看过
-
私募基金由谁募集,私募基金募集完毕有什么条件?
261人看过
-
私募基金如何募资,具体流程是什么?
364人看过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须向要约人作出; (3)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保持一致; (4)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 更多>
-
私募基金是什么,私募基金怎么投资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12私募基金是:以非公开方式向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并以证券为投资对象的证券投资基金。 私募基金如何投资:有基金管理人自行销售渠道、经纪商销售渠道、第三方平台销售和银行销售渠道等。
-
什么是私募基金,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的区别?以及私募基金有何不同湖北在线咨询 2022-02-15私募基金是指在不违法的前提下由基金管理人、托管人和少数特定投资者来私下约定其组织形式、运营方法和信息披露的基金。公募基金是指严格根据法律条文注册、组织、运营和披露信息的面向公众投资者募集的基金。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的区别:(1)募集的对象不同。公募基金的募集对象是广大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的投资者。而私募基金募集的对象是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包括机构和个人。(2)募集的方式不同。公募基金募集资金是通过公
-
私募基金资金募集如何合规浙江在线咨询 2022-12-02私募基金资金募集合规: 1、特定对象确定; 2、投资者适当性匹配; 3、私募基金宣传推介; 4、基金风险防范; 5、合格投资者确认; 6、签署基金合同; 7、投资冷静期; 8、回访确认。
-
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区别是什么,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人数有什么限制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28公募基金是指可以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发售的二类基金;私募基金则是只能采取非公开方式,面向特定投资者募集发售的基金。 公募基金主要具有如下特征:可以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发售基金份额和宣传推广,基金募集对象不固定;投资金额要求低,适宜中小投资者参与;必须遵守基金法律和法规的约束,并接受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 与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不能进行公开的发售和宣传推广,投资金额要求高,投资者的资格和人数常常受到严格的限
-
谁来投资私募基金?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28私募股权投资属于“另类投资”,是财富拥有者除证券市场投资以外非常重要的分散投资风险的投资工具。据统计,西方的主权基金、慈善基金、养老基金、富豪财团等会习惯性地配置10%~15%比例用于私募股权投资,而且私募股权投资的年化回报率高于证券市场的平均收益率。多数基金的年化回报在20%左右。美国最好的金圈VC在90年代科技股的黄金岁月,每年都有数只基金的年回报达到10倍以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群体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