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姓氏弄错了可以改吗
姓氏登记错了是可以更改的,只要按照相应的申请程序进行即可。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条规定,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一)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
(三)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
少数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二、公民的姓名权包括哪些
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改变自己姓名的权利。法律规定对于干涉、盗用、假冒他人姓名的行为应追究行为人的民事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千零一十六条规定,自然人决定、变更姓名,或者法人、非法人组织决定、变更、转让名称的,应当依法向有关机关办理登记手续,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民事主体变更姓名、名称的,变更前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其具有法律约束力。
第一千零一十七条规定,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笔名、艺名、网名、译名、字号、姓名和名称的简称等,参照适用姓名权和名称权保护的有关规定。
三、非法人组织是否享有人格权吗
人格权是属于民事权利的一种,无论是法人组织还是非法人组织,都享有人格权。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第九百九十条规定,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第九百九十一条规定,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
-
派出所把姓氏弄错了怎么办?
297人看过
-
姓氏写错怎么改
213人看过
-
哪里可以改姓氏
333人看过
-
身份证上可以改姓氏吗
136人看过
-
收养之后可以更改姓氏吗
353人看过
-
离婚还可以判姓氏更改吗
267人看过
婚姻自主权指的是拥有自由结婚和自由离婚的权利。结婚自由是指婚姻当事人有依法缔结婚姻关系的自由,任何人不得干涉;离婚自由夫妻有依法解除婚姻关系的自由,不必以他人意志为转移。但婚姻自由不是绝对自由,而是相对自由。行使婚姻自由权,必须在法律规定的... 更多>
-
姓氏被派出所弄错,可以起诉他们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2-06-28不能直接起诉,派出所是公安局的派出机构,民警只是执行公务 公安局是行政机关根据《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应向公安局提出行政复议后,对于公安局复议结果不服才能提出诉讼将公安局告上法庭。
-
离婚后可以改孩子的姓氏吗,是否可以改变孩子的姓氏陕西在线咨询 2022-04-2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子女姓氏问题的批复》中规定,父母双方不能达成协议时,应以子女自己表示的意志为主。子女年幼尚无表示其自己意志的能力时,应从民间习惯,其出生时所用的姓氏不宜改变(将来户籍法有规定后从其规定)。如因离婚而引起对原生子女的姓氏争执,则按父母与子女的血亲关系并不因父母离婚而消灭;在离婚后不论子女随父或随母抚养,均不因以改变父母对原生子女依法律所应负担的抚养责任。父母所负的责任虽可因双方经济
-
户口本姓氏变更后可以改姓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22对于户口可以改姓吗可以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八条和公安部三局关于执行户口登记条例》的初步意见第九条的规定,公民申请更改姓名按如下规定办理: (1)凡因户口登记部门工作失误造成公民姓名差错的,由造成差错的派出所出具证明,经现户口登记地派出所所长批准后,给予更正。 (2)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要求变更姓名的,由本人或监护人写出书面申请,在校学生由学校出具证明,经派出所所长批准后,给予变更
-
婴儿出生上户口,姓氏错了能改吗,急浙江在线咨询 2022-09-20根据我国《》十六条规定,孩子可随父姓也可随母姓。后抚养孩子的一方无论因为什么原因,在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情况下,给孩子改了姓氏。离婚后孩子改姓还能得到吗孩子是双方的,即使离婚,改了姓氏也改变不了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的生活、费等是有义务给付的。父母不能以任何借口拒绝给付孩子的费。孩子改姓氏不是拒绝给付抚养费的借口和理由。无论怎么改,亲子关系是不能改变的。我国提倡男女平等,孩子出生后可以随父亲的姓氏也
-
以改变姓氏为由拒付可以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30离婚子女随父方生活还是母方生活是在离婚时就已经协商决定好的,或者由法院判决的。抚养孩子的一方将孩子的姓氏改掉,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以改变姓氏为由拒付抚养费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抚养方将子女的姓氏改随自己,非抚养方不能因此就拒付抚养费。在离婚时的子女抚养关系的处理上,还有很多边缘问题不能被上述五条所涵概,例如,涉及收养子女和非婚生子女的问题,应针对个案与您的律师商谈解决办法。离婚家庭的子女随父方生活还是随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