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上说人隐私法院判决不构成名誉侵权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7 22:20:27 328 人看过

在法院公开审理一起民事诉讼时,被告及证人在答辩作证过程中涉及原告隐私,原告以其侵犯名誉权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江苏省张家港市人民法院今日作出判决,被告在法庭上的言辞没有侵犯原告的名誉权。

2003年3月12日,张家港法院受理了朱某等四原告诉黄某、管某(黄某之妻)房屋确权、分割一案。审理中,朱某提供了一份有黄某签字的证明,落款时间为2001年10月12日。证明内容如下:黄某与朱某丈夫合伙于1998年建造六间四层楼房一幢,两人各拥有二分之一所有权。原来双方只有口头约定,现朱某丈夫因车祸去世,特写此证明给朱某之子收执作为凭证。

朱某要求确认上述房产中的一半归其所有,黄某对此没有异议。管某在庭审中认为朱某丈夫并未出资,而朱某与黄某有多年的不正当关系。管某申请季某、沈某出庭作证。季某在法庭上称当地人均知道朱某与黄某有不正当关系。沈某作证称其曾对黄某说过,如果你再和朱某讴在一起,我就不再做你的顾问了。

2003年12月26日,朱某以管某、季某、沈某捏造事实,侵犯其人格尊严和名誉向法院提起诉讼。管某辩称只是在法庭这个特定场合,陈述了亲身感受,目的是为了证明朱某与黄某恶意串通损害其合法利益。沈某认可讴字有不正当男女关系的意思,并承认曾与黄某的其他债权人讨论黄某恶意逃债时,提及朱某与黄某有不正当关系。

法院审理认为,法庭是特殊的公共场所,在法庭上,当事人有权为自己的主张提供相应证据或作出陈述。管某是为了证实自己的抗辩主张,而季某、沈某是在法庭上尽证人作证的义务,三被告在法庭上的言辞均不存在侵犯原告名誉权的恶意。沈某在法庭之外对其他债权人称原告与黄某有不正当男女关系,其行为侵犯了原告的名誉权。据此法院判决驳回朱某对管某、季某的诉讼请求,沈某应以书面形式向朱某赔礼道歉,为朱某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14日 06:5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名誉侵权相关文章
  • 侵犯隐私权名誉权后果
    侵害名誉权和隐私权后果是要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同时,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该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与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一、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一条: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条:行为人因侵害人格权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
    2023-02-18
    401人看过
  • 侵犯隐私权名誉权后果
    一、侵犯隐私权名誉权后果侵害名誉权和隐私权后果是要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同时,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该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与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二、隐私权和名誉权的区别虽然隐私权与名誉权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二者都是与精神利益有关但不体现直接财产内容的人身权利,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有时会导致名誉权受损害的结果,但并非所有侵犯隐私权的行为都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犯,而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可能包含了侵犯隐私权。二者是相互独立的民事权利,主要区别在于:1、主体不同。2、性质不同。3、侵权方式不同。4、
    2023-05-03
    75人看过
  • 侵犯别人隐私权法院怎么判
    我国《刑法》中并没有侵犯隐私权的法律条款,但是在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中有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规定。也就是说,如果对方拿着别人不足与外人道的私事或隐私公之与众,给对方带来严重后果的则涉嫌触犯刑法,受害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并要求民事赔偿。按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规定,有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行为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对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一般是属于侵权行为,如果没有造成一定的后果,侵权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包括精神损害赔偿,不构成刑事责任。根据《刑法》当中的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
    2023-03-29
    127人看过
  • 侵犯别人隐私权法院怎么判
    一、侵犯别人隐私权法院怎么判侵犯个人隐私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被侵犯者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维权。人民法院受理后,会开庭审理查明案件的事实以及审查证据,并依法作出判决;且判决书会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继续履行;(八)赔偿损失;(九)支付违约金;(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一)赔礼道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二、偷拍他人应该承担什么责任1、行政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2、
    2023-05-03
    171人看过
  • 侵犯法人名誉权的构成要件
    1.行为人主观有过错。主观有过错是指行为人对于他人名誉权受侵害的事实主观上存在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以媒体新闻报道侵害他人名誉权案件为例,如果加害人的主观心态为故意,我们可以轻易认定,但如果仅仅表现为对所报道的事实调查或审查不严导致报道失实,其主观心态应如何认定?笔者认为,新闻媒体作为我国的社会监督主体,应当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自由报道权,而不应过分要求新闻媒体报道准确无误。因为基于我国国情,舆论监督在社会生活中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方面。因此,我们应当鼓励并支持新闻媒体继续有效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2.行为人行为违法。对于该构成要件中的“法”,最高人民法院未作明确解释,但是,笔者认为,按照惯例,此处的“法”应作限制解释,仅包括法律和行政法规。对于部门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虽然可以约束行为人,但是违反这些规定,受害人并不得据此要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此种情况下,
    2023-03-22
    326人看过
  • 隐私权是不是名誉权
    一、隐私权是不是名誉权隐私权和名誉权都属于人格权的一种,但二者并不能等同。《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对名誉权的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对隐私权的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可见,二者并不是划等号的,但实务中,同一种侵权行为可能会涉及到对多种权利的侵害。二、隐私权是什么法律保护隐私权不被侵犯,具体如以下行为不得实施:(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三
    2023-05-03
    455人看过
换一批
#侵权责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名誉侵权指的是文学作品、通告文字、行为语言或其他形式对当事人产生了名誉上的消极影响所构成的一种违背人权的行为,行为人要负法律责任。 任何个人、媒体不得发布捏造虚假信息、刊登新闻、PS图片,否则构成名誉侵权。如果是真实事件发布,则不构成名誉侵... 更多>

    #名誉侵权
    相关咨询
    • 有人侵犯隐私和名誉权?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24
      (一)必须有损害事实的存在。损害事实,指因为违法侵权行为造成他人的财产利益或者人身利益遭受损害的客观事实。侵害名誉权的损害事实主要包括因为违法侵权行为造成受害人名誉损毁、精神或财产上受到损害。精神损害往往是直接受到的损害,财产损失则是因精神损害引起的财产上的损失,也成间接损失。这两种损害,有时同时具备,但更多的时候只具备精神损害。但是,这两种损害,不论是同时具备,还是只有精神损害,具备其中之一者,
    • 法院审判侵犯隐私权,名誉权法律条文怎样区分的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30
      1、隐私权与名誉权主体不同。 隐私权仅自然人享有;而名誉权不仅自然人享有,法人、其他组织也享有。 2、隐私权与名誉权客体不同。 隐私权的客体是自然人不愿为他人知晓或不宜公开的秘密;而名誉权的客体是公众对特定人的社会评价。 3、隐私权与名誉权侵害方式不同。 侵害隐私权的方式常见的是未经自然人同意或授权而披露、传述、散布、窃取他人的个人隐秘事项;而侵害名誉权的方式常见的是侮辱和诽谤。 4、隐私权与名誉
    • 侵犯他人隐私权名誉权是不是要判刑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17
      侵犯他人隐私权名誉权,目前我国刑法没有相关规定,主要还是民事处罚
    • 侵犯隐私权没有名誉权,算不算侵犯其他人的名誉权?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4-25
      虽然隐私权与名誉权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二者都是与精神利益有关但不体现直接财产内容的人身权利,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有时会导致名誉权受损害的结果,但并非所有侵犯隐私权的行为都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犯,而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可能包含了侵犯隐私权。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
    • 侵犯他人名誉权和隐私权如何判刑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28
      当名誉权受到侵害时,可以依法需求法律的帮助,搜集证据,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依法要求法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