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流失罪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犯罪对象为珍贵文物,毁损一般的文物,不构成本罪。珍贵文物,是指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流失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一、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流失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1、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流失罪立案标准,分别是:
(1)导致国家一、二、三级文物损毁或者流失的;
(2)导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损毁的;
(3)其他后果严重的情形。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九条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的客体要件是什么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由于国家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严重不负责,不遵纪守法,违反规章制度,不履行应尽的职责义务,致使国家机关的文物保护工作遭到破坏,给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从而危害了国家机关的工常活动。
犯罪对象为珍贵文物,毁损一般的文物,不构成本罪。所谓珍贵文物,是指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主要包括国家规定的一、二级文物,三级文物要确定为珍贵文物的,应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确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九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如何判定刑法失职罪造成的珍贵文物损毁流失
71人看过
-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构成要件具体规定?
259人看过
-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流失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什么?
345人看过
-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由哪些构成?
345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刑法中怎么判定失职造成的珍贵文物流失罪?北京在线咨询 2023-05-10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流失罪的量刑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九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怎样构成失职,为什么是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啊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27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义务,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行为。 严重不负责任,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和其职务要求的文物保护、管理职责,或者在履行职务中敷衍塞责,草率应付,不尽职责。其具体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对馆藏珍贵文物不按《文物馆藏品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固定、专用的库房,设专人管理;库房设备和措施不符合防火、
-
2022年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流失罪构成要素有哪些天津在线咨询 2022-11-201、主体要件。 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文物的管理制度; 3、主观要件。 犯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4、客观要件。 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义务,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
-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的犯罪构成是哪些台湾在线咨询 2023-10-111.主体要件 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文物的管理制度; 3.主观要件 犯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4.客观要件 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义务,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
-
刑法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是否构成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05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构成要素 1、主体要件。 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文物的管理制度; 3、主观要件。 犯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4、客观要件。 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义务,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