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定每天上班几个小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17 20:30:41 65 人看过

国家实行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小时的工时制度。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一、日常加班时间不得超过多少小时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二、劳动法劳动时间的规定是什么

劳动法对劳动时间的规定如下:

1、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2、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法定工作时间,一般是指按照国家法律明文规定的,劳动者最多工作的时间。如果超过,一是劳动者有权利拒绝(有法定特别、不可拒绝情况),二是要支付加班费用。

国家实行劳动者从全年日历时间365天中扣除52个星期的公休日104天,扣除法定节假日11天,全年应工作250天,每月平均工作20.83天,每天工作8小时。按此推算,每个月平均应工作约167小时。不得超过上述规定限额工时制度。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三、老板占用员工下班时间了怎么办?

以向单位主张加班工资。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21:1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劳动者相关文章
  • 哺乳期上班时间规定是几个小时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哺乳期的上班时长一般为每日8小时,此期间需包含母乳喂养时间以及从休息室到工作地点的来回路程时间。对于妊娠期女员工,应享有每班次劳作时间内的两次哺乳机会,可选择将两次时间合并利用。若该员工尚有未满一周岁的婴幼儿,则公司有责任在每班次的劳作时间内向她提供两次母乳喂养(包含人工喂养)时间,每次时间为30分钟。如同时有两个及以上孩子需要哺育,则每次哺乳时间应在此基础上延长30分钟。《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2024-05-08
    492人看过
  • 每天上班12小时只算10小时合法嘛
    一、每天上班12小时只算10小时合法吗每天上班12小时只算10小时当然不合法。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员工工作12小时,公司给员工按10.5小时算的,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行为,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二、发生劳动纠纷找律师有用吗劳动纠纷最好请个律师,这样更有利于维权。第一,是否有时间亲自处理劳动争议。一个完整的劳动争议案件需要经过仲裁、一审和二审及执行程序。单就仲裁程序而言,法律规定的
    2023-06-11
    485人看过
  • 孕妇几个月不得上夜班,国家规定
    女员工怀孕,因为其怀孕的特殊性,如果不适应原有的工作,可以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新的工作。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孕妇,如果怀孕达到七个月,是不可以安排上夜班的,且在劳动时间内还要安排休息时间。所以,孕妇在怀孕七个月的时候就可以不用上夜班。且不可以延长孕妇的劳动时间。孕妇能被羁押吗孕妇一般不能被羁押。正常情况怀孕的妇女是可以不刑事拘留而采取取保候审的,但是前提是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害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根据《劳动法》第六十三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2023-07-01
    423人看过
  • 用人单位每天让上班12个小时违法吗
    每天工作约12个小时显然违反了劳动法规。按照现行法律制度,国家提倡和实施劳动者每日的工作时间不应超过8小时、并且平均每周的工作时间不应超过44个小时的标准工作制。然而,对于生产经营活动所需延长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需保证在维护员工身体健康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加班,并且每工作日所增加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3小时,而每月不允许累计超过36个小时。如超出上述范围的加班行为,均属于非法行为。《劳动法》第四十一条(一)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劳动法》第三十六条(二)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2024-05-04
    499人看过
  • 每天上班12小时是不是合法
    一天上班12小时是违法的。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可以延长工作时间,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超过的,就是违法。《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2024-04-27
    435人看过
  • 劳动法规定下每月上班应为几天
    一、劳动法规定下每月上班应为几天我国现行综合工时制规定每周至少安排劳动者休息一日,每月至少休息四日的规定。国目前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这一标准工时制。有条件的企业应实行标准工时制。有些企业因工作性质和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应保证劳动者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一天。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且符合条件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综合工时制度,即分别以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也就是说,在综合计算周期内,某一具体日(或周)的实际工作时间可以超过8小时(或40小时),但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总实际工作时间不应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时间,超过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劳动法的规定支付报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按劳动法的规定支付报酬。而且,延长工作时间
    2023-04-12
    293人看过
  • 在电子厂上班是每天12个小时合法吗
    1、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2、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3、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4、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一、公司在上班前开会算加班吗算加班。除了在《劳动法》规定的时间内工作,其他时间算加班。《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
    2023-06-26
    494人看过
  • 休年假规定每天按几小时休吗
    休年假规定每天不按小时休,相关规定具体如下:1.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2.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3.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
    2023-04-12
    228人看过
  • 国家规定每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标准每一至三年调整一次。截至2021年9月份,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江苏、浙江、湖北7省级行政区的月最低工资标准超过2000元。一、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谁批准?一般由国务院批准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的事项。目前我国实行审批权下放,赋予省级人民政府更大的用地自主权,试点将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和国务院批准土地征收审批事项委托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首批试点省份为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重庆,试点期限为1年。二、上海7月社保缴费基数是多少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了上海社保缴费基数如下:自七月份开始,上海市社保缴费基数上限从原来28017元调整为31014元;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从原来4927元调整为5975元;也就是,2021年7月1日起,上海市2021年度社保基数上下限为5975-31014。三、暑假工最低工资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
    2023-03-21
    419人看过
  • 国家规定每个月社保减员几号
    社会保险每月接受减员处理的时间是每月月初到15日。应注意以下几点:1、企业员工投保人增减变动应在每月初至15日内到养老保险中心办理手续。2、减少投保人持身份证和解除劳动关系证明资料。3、单位填写增加变动表,到区养老保险中心大厅办理手续。4、超过15天不进行变更。社保减员需要什么资料社保减员需要资料如下:1、个人信息情况登记表;2、本市户口簿或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3、一寸彩色照片2张;4、代办还需代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用人单位的社会保险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或者用人单位依法终止的,应当自变更或者终止之日起三十日内,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社会保险登记。社保的办理程序为:1、去社保局开户;2、去社保局拿员工社保申报核定表;3、去地税局换税收缴款书;4、去公司开户银行缴纳社保。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七条用人单位应当自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内凭营业执照、登记证书或者单位印章
    2023-08-07
    366人看过
  • 国家规定有上12小时班休息多长时间吗
    一般休息8个小时。工作时间又称劳动时间。是指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在一昼夜和一周内从事劳动的时间。工作时间的长度由法律直接规定,或由集体合同或劳动合同直接规定。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不遵守工作时间的规定或约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单位的用餐时间是包括在工作时间内,因为用餐是人的生理的需要,也是为了继续工作的需要,也是为了安全生产的需要。就像包括喝水、上厕所时间都是人的生理需要。休息时间是在8小时以外劳动者自由支配的时间。工作时间具有以下特点(1)工作时间是劳动者履行劳动义务的时间。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劳动者必须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时间即为工作时间。劳动时间有工作小时、工作日和工作周三种,其中工作日即在一昼夜内的工作时间,是工作时间的基本形式。(2)工作时间不限于实际工作时间。工作时间的范围,不仅包括作业时间,还包括准备工作时间、结束工作时间以及法定非劳动消耗时间。其中,法定非劳动消
    2023-05-04
    471人看过
  • 综合工资制每天可以加班几小时?
    一、综合工资制每天可以加班几小时?1、综合工资制每天可以加班1.2小时左右。综合工时制度下:无论劳动者平时工作时间数为多少,只要在一个综合工时计算周期内的总工作时间数不超过以标准工时制计算的应当工作的总时间数,即不视为加班。若超过,则超过部分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按《劳动法》规定支付报酬,且延长时间的小时数,平均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二、单位不支付加班费怎么办?单位不给加班工资,劳动者可以选择协商、调节、以及投诉、劳动仲裁等的办法。1、协商。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解决,一般来说,如果单
    2023-04-22
    136人看过
  • 国家规定包月工资的每月无偿加班是多少小时?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第三十九条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第四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
    2023-02-17
    493人看过
  • 加班几个小时补休一天
    能超过36小时小时,用人单位必须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身心健康。指劳动者每天工作的时间超过8个小时以外的时间。而且必须支付劳动者1.5倍的加班工资。一、连续一个月夜班符合最新劳动法吗连续一个月夜班不符合劳动法。可以先与用人单位协商休息事宜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班工资,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如下: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二、劳动法规定每个月工时是多
    2023-06-27
    205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者
    词条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劳动者
    相关咨询
    • 劳动法规定每周上班几天,每天几个小时,中午吃饭算上班时间吗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08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正常工资每日不超过8小时,加班每日不超过3小时,因此每日合计不超过11个小时。但也不是天天都可以加班3个小时,因为劳动法同时规定每个月加班不超过36个小时,即最多12天里可以每天上班11个小时。并且,《劳动法》规定,加班必须按照规定给予加班工资(双休日加班可以调休)。前7天是否按小时计算工资,这可以协商,只要你愿意、单位愿意即可,但不得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发条原文:1
    • 国家规定小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几个小时
      宁夏在线咨询 2024-05-09
      教育部规定中小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必须确保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我国中小学生部分身体素质各项指标持续下降,超重与肥胖学生的比例增加,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
    • 劳动法规定每天几个小时不限制加班?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07
      根据《》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如果用人单位违反上
    • 每天下班14个小时都没上班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6-09
      没有合同你可以自己保存证据,并不说一定有书面的合同,没有书面的合同对方承担的责任更大。
    • 各个物流公司每天上班几小时正常?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7-08
      依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每天法定的工作时间是8小时,用人单位延长劳动时间的,要与劳动者协商,不得强迫劳动者,劳动者被强迫加班的,可以通过投诉、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