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出资自由约定与债权人利益保护的事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2-03 19:12:13 241 人看过

(一)主要内容及价值分析

本次修订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将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二是取消有限责任公司、一人有限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额的限制;三是不再强制公司验资、年检,简化公司登记手续等。根据赵*东教授的观点,原公司法本已允许公司资本认而不缴,只是施加了首次出资比例和缴纳期限的限制,本次修订仅是将原有法定限制取消,从有限制的、不完全的认缴资本制变为无限制的、完全认缴资本制。

赋权股东自由约定出资形式、期限和数额,充分肯定了资本的股东自治属性,系对公司市场主体地位的回归,顺应了世界各国资本制度发展中“追求效率与回应实践”的导向。“放松管制且相信市场”的理念也为资本的市场化运作提供了最大的灵活空间。

(二)完全认缴制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冲击

1.判断股东出资真实的难度加大

取消公司设立、增资时的验资及企业年检程序,出资形式及非货币财产的价值也交由发起人自行确定,在失去第三方的独立评估后,如何衡量股东出资义务的全面性及真实性?如果土地、房产、知识产权等非货币出资在公司成立后发生价值自然变动,能否依据事后价值评估认定股东出资不实或超额出资?

2.要求股东提前出资的依据不足

目前我国仅在《破产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了公司破产清算时,可以要求股东提前履行出资义务。但一方面,当前破产案件因为法院、社会、立法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制度运行不尽理想;另一方面,债权人更希望追究股东出资责任实现个案全额清偿,而不是在耗时费力的破产程序中等待杯水车薪的概括受偿。认缴资本制下,在缺乏明确法律依据时,债权人能否要求股东打破公司章程约定、提前承担出资义务以实现债权?

3.转让股权时补足出资的责任难定

根据《公司法解释(三)》第十九条,债权人可以请求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转让股权的股东与受让方承担连带补充赔偿责任。但该条是关于瑕疵出资股权转让后出资责任承担的规定。[5]修订后《公司法》允许股东自行约定缴纳期限,已按期缴纳但未全额缴纳的资本将为合法且常态化,若简单套用原资本制的要求认定法律允许甚至鼓励的“认而不缴”为瑕疵股权,将使得公司发起人在认缴限额及期限内始终承担补足出资义务,构成事实上的“终身保修责任”,这不但与原资本制下制裁违规出资、随意转让股权行为的立法初衷不符,也与本次修订赋权股东灵活出资经营、增强市场活力的理念相悖。过度强调对债权人的保护,又会损及股东的利益,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

4.以资本显著不足否认公司人格的标准不明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源于英美法系,又称为揭开公司面纱,我国在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中引入该制度。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常常将低于法定最低资本限额作为否认公司人格的重要事由,[8]公司债权人可以据此要求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当失去这一常用标尺时,公司债权人对资本显著不足的判断缺乏法定标准,使得本已困难重重的“人格否认之诉”更加难以适用。

二、原资本制下股东损害债权人利益类案件的样本透视

现以上海全市三级法院2010年至2013年审结的157件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案件为样本,[9]对原资本制下债权人向股东追究损害赔偿责任的司法裁判进行分析,以资借鉴。

(一)案件基本情况

(1)修订前,公司股东损害债权人利益行为主要分为怠于履行清算义务、瑕疵出资及其他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三类;(2)债权人胜诉率最高事由为抽逃出资,达到93.4%,其次为未能足额出资、虚假出资,均超过80%,而要求否认公司人格案件胜诉率较低,尤其以资本显著不足为由支持率最低,仅为25%;(3)股东承担的责任方式不同,抽逃出资与未能足额出资为补充赔偿,而清算责任及人格否认类案件为连带清偿。

(二)股东资本缓缴期内转让股权的出资责任归属

原公司法规定的资本缓缴期间只有两年,对在此期间转让股权引发债权人诉请赔偿问题,法院一般认为:(1)分期缴纳出资是股东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公司法赋予的分期出资权利,不存在出资不实或抽逃出资等出资瑕疵情形,只不过分期缴纳而已;[11](2)股东在资本缓缴期内转让股权,只要合同不存在欺诈等情形且明确约定受让方继续出资,经股权变更登记后,原股东则无须对剩余出资承担连带责任;(3)在两年期间内,债权人以股东出资不实为由请求股东提前履行出资义务的,法院一般尊重股东期限利益,驳回原告诉请。

(三)涉及资本显著不足案件的司法应对

本次修订引发热议的“零首付”、“一元公司”问题,在司法实践中早已有之,即公司资本显著不足,也非新题。

1.司法裁判中的两个问题

(1)先易后难的选择性裁判

在债权人提交初步证据证明公司股东存在瑕疵出资、随意处置公司资产等情况,可能导致实有资本显著不足,要求否认公司人格时,法院往往以证据不足为由对人格否认请求不予支持,转而引导债权人要求股东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因为股东是否足额出资似乎一目了然,而否认人格却存在裁判风险,这种趋利避害、先易后难的选择性裁判使得部分债权人被动缩小了受偿范围。

(2)标准不一的差异性裁判

关于资本显著不足的认定标准存在明显不同。有的法院认为,原告应证明公司资本低于该类公司法定最低资本限额,或者第三人出资虽然高于该类公司法定最低资本限额,但是显著低于该类公司从事的行业性质、经营规模及负债所要求的公司资本情况;有的法院认为,除被告抽逃出资致使公司资本显著不足外,还需证明股东与第三人存在人格混同,否则不适用人格否认。判断标准不一导致同案不同判现象难以避免。

三、股东出资自由约定与债权人利益保护的衡平路径

本次修法的重要目的在于“放”行政过度监管的“手”和“赋”股东自主经营的“权”。为平衡两者利益关系,可从以下四方面综合考虑。

(一)强化股东出资的举证责任和证明标准

1.落实股东出资争议的司法审计制度

在认缴资本制下,无论是股东坚守抽逃出资的老路,还是采用低值高估的新策,债权人都将失去强制验资下的举证便利,甚至连法律要求提交的初步证据也难以获取。除非股东自愿选择专业机构验资或评估,否则,面对公司内部掌控的财务账册,审判人员很难从纷繁复杂的材料中得出股东出资情况的精准结论。当事人对出资争议较大的,可依据当事人申请或者法院依职权委托审计、评估机构进行专业审核。

2.加大股东已履行出资义务的举证责任

取消有限责任公司、一人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后,在不考虑其他要求时,同样认缴资本可设立不同形式的公司,可能出现众多事实上的一人公司,由控股股东一人经营,以规避一人公司的举证责任。而且改革后公司财产与股东财产混同风险加剧。对此,建议参照《公司法》第六十三条“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定,将股东已经按期足额出资的举证责任倒置,以减轻债权人举证责任,确保诉讼程序公平。

3.坚持对股东出资不当的推定原则

货币出资比例的取消,意味着股东可以对非货币出资形式和价值自行约定,但房产、知识产权等价值容易波动的内在属性也为出资争议埋下隐患。如果股东出资当时没有评估作价,则应在后期发生争议时坚持对股东不利的推定原则。

(二)非破产条件下可要求股东提前履行出资义务

1.股东提前履行出资义务的合理性

(1)认缴资本制的本质决定

传统公司法理论主要将资本制度分为法定资本制、授权资本制和折衷资本制。修订后的完全认缴制与授权资本制虽有渐进出资的相同表象,但没有资本责任的实质内涵,两者并不相同。

具体而言:第一,授权资本制的核心在于公司章程授予董事会新股发行权,而认缴制下董事会对股东仅享有已认缴资本催收权;第二,两者对外承担责任范围不同,授权资本制以实际发行股份作为偿债基础,对章程记载的未发行股份,股东不承担继续出资责任,而认缴制的股东则以章程确定的全部认缴出资额(即注册资本)为限承担责任,尚未缴足的仍需补足出资;第三,责任资本变动是否需要修改公司章程不同,授权资本制的责任范围为已发行股份,股份发行并不必然引起章程修改,而认缴制中的注册资本增减仍需修改章程并办理变更登记。

综上,完全认缴资本制仍系法定资本制的范围,股东责任范围仍然是认缴的全部资本,债权人要求股东提前出资并未超越其责任范围,于法有据。

(2)基于实证研究的理性应变

根据上文实证分析,在原资本制下,法院对债权人要求股东提前履行出资的诉请并未支持,理由是股东出资符合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属于出资瑕疵。但由于资本制度的修订带来裁判基础的改变,也不能简单套用前述裁判规则。从法理学上分析,原资本缓缴期间的规定属于义务性规范,股东必须在此期间履行出资义务,但同时也是公司法明确赋予股东的期限权利,不宜轻易剥夺。而修订后公司法的出资期限仅仅为当事人自由约定,而绝对的自由并不存在,如果股东约定缴纳期限过长,必然影响债权人受偿,客观上需要对自由约定予以调整。

(3)资本担保功能的应然选择

股东出资作为公司独立财产的重要来源,当公司无法清偿债务之时,股东出资的实质条件当然成就,理应发挥债务担保作用。如久负盛名的美国《特拉华州普通公司法》第162条规定:“当就公司股份支付的对价尚未被完全支付,且该公司资产的数额无法满足该公司债权人的债权请求时,该公司的股份持有人或认购人应付清其所持有或认购的该公司已发行或即将发行股份对价中尚未被支付部分的数额……”。授权资本制发源地和成熟运行的美国尚且如此,借鉴授权资本制优点改良运作的法定资本制理应遵循。

(4)追求多方共赢的最佳方案

事实上,公司未能及时清偿债务,可能只是因货款未收回、债权未到期造成的短期困难,并未真正陷入资不抵债的破产危机,如果股东及时出资输血、清偿对外债务,将帮助公司走出债务泥潭,集中精力破解经营困境。否则,如果债权人提起破产清算程序,将加速公司生存危机,使得本可起死回生的公司彻底走入死胡同,不但影响债权人单独受偿数额,也损害了股东的长期收益,又消耗了本已捉襟见肘的司法资源。所以,从利益共生、共赢的角度看,股东及时出资也是上策。

2.股东提前履行出资义务的程序构建

(1)事前:约定提前出资的条件和方式

修订后《公司法》第二十五条、八十一条规定,公司章程应当记载股东(或发起人)的出资方式、出资数额和出资时间。实践中,一般章程仅约定剩余资本在某个时点之前缴足,并未细化具体出资时间或条件。根据朱*蕴教授的观点,公司章程内容相对简单、明确、原则,系提交公司登记机关的纲领性文件,缺乏必要的灵活性,有关公司权力配置、决策权的行使可由章程细则加以规定,体现公司自治与他治的相对区分。为防争议,可在公司章程细则中进一步明确股东提前出资的条件、方式及违约责任等。

(2)事中:落实资本催收制度及限制股东权利

如果股东在出资条件成就时,怠于履行出资义务,可由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基于其对公司的忠实和勤勉义务向股东催缴,对在合理期限内仍未缴纳出资的股东,公司可以股东会决议对其利润分配请求权、新股优先认购权等股东权利作出合理限制,直至解除该股东资格。此外,如果没有事先约定,何时要求股东履行出资义务,应当依赖于公司对资本的需求,由公司决定并及时催收。

(3)事后:债权人和公司及守约股东发起诉讼

一是债权人可以向未缴出资股东提起利益损害赔偿之诉;二是公司内部也可以选择诉讼方式,由公司依据章程起诉股东缴纳出资,或者守约股东向未按时出资股东提起违约之诉;三是如果股东会或董事会怠于催收资本,可以向未尽忠实、勤勉义务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主张相应责任,或者由股东以自己名义提起股东代表诉讼,代表公司催收资本。

3.股东提前履行出资义务的救济程序

(1)股东异议之诉

事实上,无论是章程细则的事前约定,还是公司经营中的临时决定,究竟由谁决定催收资本以确保公平,是根据股东个人财力还是认缴数额比例以及实际出资数额多少确定催缴数额,都是容易引发争议问题,如果股东对提前缴纳出资决定存有争议,理应赋予其诉讼权利,以实现出资公平。

(2)债权人书面同意的责任豁免

学界关于经过公示的公司章程是否具有对外效力并不统一。持肯定说的认为如果章程已经登记,尽管第三人未能查询,也未要求公司出具章程,章程内容仍可对抗第三人,否定说认为章程仅有对内效力。笔者认为,章程对外效力与市场经济成熟度及企业信息公开的受众面和便捷度密切相关,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不宜一概认定章程的对外效力。但如果有证据证明债权人明知章程约定,仍然与公司交易,可以构成股东提前出资责任的豁免事由。为慎重起见,此处的明知应以书面形式确认,否则应不予认可。

(三)完善完全认缴制中的股权转让规则

一方面,在认缴资本制下,债权人不但承受公司本身的偿债风险,还要评估股东后续出资能力,如果允许未足额出资股东随意转让股权,无疑使得这种风险雪上加霜,甚至成为股东逃避公司债务的法宝;另一方面,股东只要依照公司章程约定认缴资本、按期出资,即享有转让股权、利润分配等股东权利。在原资本制下,法院对两年缓缴期内转让股权持肯定态度,未要求转让股东与受让方承担连带出资责任。

笔者认为,在完全认缴资本制下,前述审判思路值得探讨:一是有架空《公司法》第三条第二款“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的嫌疑,变成事实上以实缴资本为限承担责任,因为股东完全可以通过转让股权不再缴纳剩余资本;二是为恶意逃债大开方便之门,股东一旦发现公司陷入债务困境,即可提前转让股权,转嫁出资风险,实现金蝉脱壳。

故为平衡股东与债权人利益,在充分保护股东股权转让权利的同时,规定其应对持股期间产生的公司债务承担补足出资责任,尤其是对基于信任股东出资能力和商业信誉作出理性判断的善意债权人,更应加强保护。同时,对转移登记后公司产生的债务纠纷,应当假定受让股权方有足够的风险意识,审查出让方是否已经足额履行出资,从而在制度设计上,应当以受让方代为履行出资义务作为主要制度安排。

(四)以资本显著不足否认公司人格

一直以来,我国司法实务部门较少以资本显著不足为由否认公司人格(如图2),资本显著不足的问题被掩藏。新公司法没有了法定最低资本,以资本显著不足而否定公司人格的问题将会凸显。

1.资本显著不足的判断标准

根据美国华盛顿大学法学教授罗*特?汤*森(Robert?B?Thomp-son)主持的一项关于“揭开公司面纱”的实证分析资料表明,美国法院根据资本不足揭开公司面纱的比例高达73.3%。在英美法系国家,资本不足(inadeqatecapitalization)并不是指注册资本未达到法定最低资本要求,而是指实际资本是否与经营风险相适应,也就是说,判断公司资本是否充足的标准是经济上的需要,而不是法律上的要求。市场竞争的逐利性内在要求以最小投入获取最高收益,并最大程度转嫁交易风险,这种以小搏大的冒险行为一旦大大超越可预见的商业风险范围,即视为股东滥用公司人格,承担相应责任。

但事实上,由于不同行业、不同交易规模对资金的最低需求千差万别,很难在立法上设定统一标准,且随着通货膨胀的因素,已设最低资本额也终究难以适应经济发展要求。故在英美法系国家常常将资本不足问题放在个案中进行差别化判断,并结合股东其他滥用公司人格的行为综合分析。实践中,可以引入专家咨询制度,参考行业协会意见,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综合判断。

2.资本显著不足的“资本”内涵

认缴资本制下存在注册资本、认缴资本、实缴资本及到期应缴资本等多种形式,判断资本显著不足应以哪种形式为依据呢?公司资本除用于开展经营外,担保债务履行系其重要功能,在人格否认的个案判断中,资本担保的债务是现实且具体的。故“资本不足”的“资本”指的应是实收资本,而资本不足作为实行授权资本制的英美法系国家首先使用的概念,在被大陆法系国家引用时,应是在同一意义上使用。

3.资本显著不足的判断时点

在完全认缴资本制下,公司存续期间的实收资本可能因股东的实际缴纳情况处于持续变化之中,故公司人格否认时资本显著不足的判断时点就尤为重要。有学者认为应以公司设立或已存续的公司进入新的行业之时衡量。该观点具有一定合理性,强调公司初始资本规模与将开展的行业资金要求是否匹配。但在认缴资本制下,无法解决公司设立时零首付的情况,显然,任何行业均无法容忍无任何投入的冒险行为,若以此时判断公司资本情况,资本显著不足的认定将变得泛化,缺乏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鉴于公司人格否认系个案判断,且不同行业资金要求有别,即使同一行业由于经营规模不同资金需求亦不相同,故以某项具体债务发生之时作为判断节点,考察此时的资本充足情况,若在公司资产状况明显不良且股东实缴资本数额明显低于该笔交易的最低要求,且事后未能及时补足出资,则可以判断公司资本显著不足为宜。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四章 债务人财产  第三十五条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务人的出资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管理人应当要求该出资人缴纳所认缴的出资,而不受出资期限的限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9日 02:1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股东抽逃出资问题:出资与权益的权衡
    解除股东的股东资格,应符合以下条件和程序:1、解除股东资格这一严厉的措施只应用于严重违反出资义务的情形,即未出资和抽逃全部出资,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和抽逃部分出资的情形不应包括在内;2、公司在对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全部出资的股东除名前,应给予该股东补正的机会,即应当催告该股东在合理的期间内缴纳或者返还出资,只有该股东在公司催告的合理期间内仍未履行出资义务的,公司才能以股东会决议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法院才能确认公司这种除名行为的效力;3、公司解除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全部出资股东的股东资格,应当依法召开股东会,作出股东会决议。股东抽逃出资犯了什么罪股东构成抽逃出资罪的构成要件有:一、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国家的工商管理制度以及债权人、其他发起人、股东的合法权益。二、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发起人或者股东。三、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
    2023-07-22
    433人看过
  • 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
    (1)股东可能要求经营改变举债资金用途,将其用于风险更高的项目,这会增大偿债风险,债权人的负债价值也必然会降低,造成债权人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称。(2)股东可能未征得现有债权人同意的情况下,要求经营者举借新债,从而使偿债风险相应增大,致使原有债权的价值降低。一、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有哪些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它降低了投资的风险,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能吸引投资人之处就是使投资者承担有限责任,在公司的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时,公司的债权人不得请求公司的股东承担超出其出资额的责任。同时增强了公司的竞争力,公司内部里可以不设立传统的三会(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将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一。可以由一人做大股东,兼董事长、兼总经理、兼财务总监,这一方面可以避免很多诸如股东之间意见不一致、债务纠纷等问题。另一方面在经营理念、运行机制上更加灵活、便利,如可以省去股东会议
    2023-03-01
    61人看过
  • 人权利和自由的保护
    人身权利又称人身非财产权,是指与人身直接相关而没有经济内容的权益。属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人身权“财产权”的对称。又称“人身非财产权”。与人身不可分离而又没有直接的经济内容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人格权是法律所确认的与作为民事主体必要条件的身体、人格相联系的权利,它随着权利主体的存在而存在,并随权利主体的消亡而消亡,如公民的姓名权、生命健康权、名誉权、肖像权等。侵犯人身权利是什么违法行为侵犯人身权利是严重的侵犯公民人身权违法行为。以殴打等暴力手段或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手段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是严重的侵犯公民人身权的违法行为。相关法律规定,生命健康不受侵犯,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不受侵犯等。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有:1、侵犯他人生命权的行为;2、侵犯他人健康权的行为;3、侵犯他人身体权的行为;4、侵犯他人姓名权、名称权的行为;5、侵犯他人名誉权
    2023-07-05
    260人看过
  • 股东与受益人的权益
    股东是公司最终受益人,法人是公司职务,二者的区别为:1、法定代表人承担经营中的责任,股东承担的是出资的责任。2、法人享有经营管理的权力,而股东只是投资者,享有收益等权力。3、一般股东只承担资金责任,而法人要承担所有责任,包括法律责任。4、在跟其他公司签订合同时,只有法人签字才算有效的。股东与公司的关系上,股东作为出资者按其出资数额(股东另有约定的除外),享有所有者的分享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法定代表人不是必须是公司股东。不是股东也可以作为法定代表人。受益人与继承人有何关系受益人与继承人的关系在于,二者的身份是可以重合的,即指定的保险受益人刚好就是继承人的时候。保险受益人只有指定的,没有“法定”的。如果在保单的受益人一栏里写“法定”,那么该指定无效,因为我国法律里对此并没有具体规定。如果没有指定受益人,包括写了“法定”的情况下,当被保险人出险身故时,保险金作为遗产,由被保险人的法
    2023-07-12
    118人看过
  • 隐名投资人的股东权利保护
    1、出资人与他人约定以该他人名义出资(即隐名投资)的,其约定通常不得对抗公司。但是,如果出名股东和隐名股东对股东权益没有争议,有限责任公司过半数以上的其他股东明知实际出资人的出资,且公司或过半数的股东已经认可以其以股东身份行使权利的,如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节,人民法院通常还是认定实际出资人对公司享有股权的。2、当隐名投资人和出名股东对股权的归属产生争议时,对于股东权益确认诉讼,法院在审理案件中通常以出资人和出名股东是否签署有隐名投资协议或出资人是否参与了公司的实际管理和股权行使,来具体判断隐名投资人和出名股东究竟谁应当享有股东权益:隐名投资人和出名股东之间,双方约定实际出资人为股东或者实际出资人承担投资风险,或双方虽无约定,但一直由隐名投资人实际股东权益和公司管理权的,如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节,则法院通常确认股东权益和股份收益给隐名投资人。隐名投资人和出名股东之间,双方如果未约定出
    2023-04-01
    227人看过
  • 如何保障债权人权益:解决股东出资瑕疵
    (1)通过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对出资瑕疵的股东的股东权利(包括利润分配请求权、新股优先认购权、剩余财产分配权)作出合理限制。(2)通过股东会决议的方式解除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股东的股东资格,但仅限于“未出资”和“抽逃全部出资”的情形,且作出除名决议前,应给该股东以补正的机会,即应当履行催告程序,要求该股东在合理期限内缴付出资或返还出资。(3)公司债权人可以主张要求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在未出资的本息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4)公司或其他股东可以对出资瑕疵的股东提起诉讼,公司可以要求其补足出资,其他股东可以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对于抽逃出资的股东,公司或其他股东还可以要求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管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股东出资瑕疵的形式包括哪些股东出资瑕疵的形式如下:1、公司章程规定股东以货币之外的实物出资,尤其是土地房屋或其它办理产权过户的实物,股东没办
    2023-07-06
    472人看过
  •  自然人股东与法人股东在投资公司中的权益比较
    自然人出资和法人出资在程序、收入分红、承担责任和含义方面存在差异。自然人出资相对简便,而公司出资需要更加复杂的程序。个人入股分红属于个人,公司入股属于公司。自然人股东是具有公民身份的个人投资者,在公司投资后通过工商局注册并进行股权登记,成为自然人股东。股东是股份制企业的出资人或投资人。自然人出资和法人出资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出资程序存在差异,个人出资的过程相对简便,而公司出资则需要在工商局办理更加复杂的程序。2、收入分红不同:个人入股分红属于个人,公司入股属于公司。3、承担责任不同:个人入股由个人承担责任。公司入股则由公司整体承担责任;4、含义上的区别:法人股东亦称单位股东,是指以公司或集团名义占有其他企业股份的股东。自然人股东是具有公民身份的个人投资者,在他进行公司的投资以后通过公司所在地的工商局注册,进行公司股权登记,就成为自然人股东。自然人是基于自然出生而依法在民事上
    2023-10-13
    457人看过
  • 股东对购房出资人权利的约束
    因某种原因一定要以他人名义买房,请务必做好房屋归属的公证,以他人名义买房的风险很大。作为实际出资人,如果事先没有跟被借名人签订协议并保留当初的出资转账凭证,就很难维护自己的权益。被借名人将房屋出售,则买房人无权向新产权人主张权利,只能要求被借名人赔偿损失;如果被借名人对外有债务,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查封并拍卖该房产;如果被借名人死亡,房屋还可能因为遗产继承关系,被其他人继承。分析隐名出资人的股东资格认定2006年7月28日,石某与杨某签订了一份《合股投资合同》并办理了公证,双方约定以杨某为全权代表并以杨某名义与王某、龚某一起同某公司原股东吴某、马某签订《股份转让合同》,石某、杨某共同投资266000元购买某公司35%的股份,其中石某出资76000元,占某公司10%的股份,杨某出资190000元,占某公司25%的股份。该合同签订后,石某将76000元出资交付杨某,杨某即代表二人以股份受让的身份
    2023-07-02
    242人看过
  • 小股东保护自己的利益要如何做?
    小股东保护自己的利益的方法如下:1、小股东拥有知情权。股东有权了解公司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信息,包括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股东还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若小股东遇到阻挠,经法定程序后,可以向法院提起知情权诉讼。2、股东派生诉讼。当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他人侵害,特别是受到有控制权的股东、母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等的侵害而公司怠于行使诉权时,符合法定条件的股东可以以自己名义为公司的利益对侵害人提起诉讼,追究其法律责任。3、股东拥有股利分配请求权。当公司有可供分配的盈余时,小股东可以请求按照自己的持股比例分配股利。4、小股东行使退股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若公司拒绝的,股东可以提起请求收购股份诉讼:(一)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
    2024-05-10
    118人看过
  • 抽逃出资与股东权利
    一、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都是出资不到位的表现,关于出资不到位的股东是否享有股权,我国公司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根据公司法的原理,股东出资不到位不影响股东资格的取得,既然仍有股东身份,就应当承担股东义务,享有股东权利。二、虽然出资不到位的股东享有股东权利,但由于其出资义务并没有完全履行,所以其股东权利的行使应受到一定限制。此时股东权利是附条件的,只有当满足了完全履行出资义务这一条件,股东才可以行使相应的权利。这种限制应根据具体的股东权利的性质而定:按出资比例确定的股东权利,如红利请求权、剩余财产分配权请求权等按出资比例行使,不以出资比例确定的股东权利,如股东会出席权、提案权、股权转让权等仍可不受限制的享有。
    2023-06-09
    297人看过
  • 名义股东与实际出资人的权益归属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一般情况下,公司的股东就是公司的出资人,该出资人只要足额缴纳了认缴的出资额或与认购的股份对应的资金或符合法律规定的实物资产,即可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的规定,享有股东权利,履行股东义务一、公司吊销股东公司还要承担债务吗公司吊销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不再承担额外债务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二、公司股权转让是否债务也转让公司股权转让并不意味债务也一同转让。根据《公司法》第三条的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
    2023-06-28
    143人看过
  • 应对房东违约:保护自己的权益
    在房屋租赁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房东违约,承租人有权要求房东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应当根据合同的约定以及具体的违约行为确定,可能是修理、重作、更换、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如果房东构成根本违约,承租人有权单方解除合同。并且解除合同并不影响承租人主张房东承担违约责任。租房房东违约中介有责任吗租房房东违约中介是否有责任需要根据中介的行为来判断。中介有对关于订立合同事项向委托人如实报告的义务,中介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所以,房主违约,如果中介有故意侵害租房人权利的行为才有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二条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请求对方承担修理、重作、更换
    2023-07-01
    485人看过
  • 股东大会决定侵害股东权益时,如何保护股东权益
    根据《公司法》有关规定,股东会决议存在瑕疵的,可以申请确认股东会决议无效,也可以申请撤销股东会决议瑕疵的权利。但是,股东在行使这项权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如遇法律问题,请找专业律师,律师会为您解疑释惑,保护您的权益)首先,股东可以申请股东大会的无效决议。根据《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公司股东会、股东会、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此外,如果股东大会决议是伪造的,股东大会决议越权,股东也可以申请股东大会决议无效。第二,股东可以申请撤销股东大会决议。根据《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股东会、股东会、董事会的召集程序和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会、股东会、董事会应当依法作出决议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决议。三是注意60天的排除期。所谓排除期,是指法律规定的某些民事实体权利存在的期间。债权人
    2023-05-07
    402人看过
  • 实缴出资保障股东权益
    股东作为投资人,其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利润。公司的利润,在缴纳各种税款及依法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后,是可以向股东分配的红利。股东依法履行出资义务后,其依据自己的出资享有分取红利的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人都不得非法限制或者剥夺股东的这项权利。根据公司法的一般原则,股东分取红利的比例应当与股东实缴的出资比例一致,也就是股东应当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所谓实缴的出资比例,是指按股东实际缴纳的出资占公司资本总额的比例。在允许股东分期缴纳的情况下,规定股东按照实际缴付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的原则,有助于明晰股东的权利、义务,减少纠纷。同时,本条也给予股东对此的意思自治权。一、原公司法实缴该怎样理解?第三十五条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释义】本条是关于股东收益权和优
    2023-03-23
    281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股东退股时,债权人利益如何保护
      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08
      《公司法》规定,股东不能退股,只能依法转让。或通过减少注册资本的方式来实行,但须经过在报纸上公告满60天后才行。所以如果股东么自转让股权时,对债权人是没有约束力的。债权人完全可以找任一股东要求清偿债务。
    • 股权转让与债权人利益保护是如何规定的?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十九条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二)依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第八十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从以上法律规定来看,债权人转让债权须以通知债务人为必要条件,缺乏
    • 大股东侵害小股东权益的时候小股东该如何保护自身利益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01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中小股东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和制度保护自己的权利: 可以查阅公司会计账簿。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 可以申请人民法院确认股东会、董事会决议无效,或申请撤销股东会、董事会决议。 根据《公司法》第22条的规定,当
    • 股东利益保护的问题
      湖北在线咨询 2021-07-12
      减资按股东减少的出资比例是否相同,有等比例减资和不等比例减资两种类型。等比例减资是指公司减资后各股东的出资或股份比例保持不变的减资方式,比如公司原注册资本为100万元,甲、乙、丙三股东出资额分别为50万元、30万元、20万元,相应的出资比例为50%、30%、20%,现资本减少至50万元,按同比例减资,则减资后股东的出资额分别为25万元、15万元、10万元。同比例减资后,各股东的股权仍然存在。不同比
    • 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与救济的研究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7-13
      中小股东利益保护和救济途径如下: 1、中小股东可以通过单独或者联合行使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的权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中小股东有权依法转让自己的股权; 3、股权优先购买权,这是所有股东享有的一项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