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院待遇支付比例:1、一级定点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80%2、二级医疗机构为70%3、三级医疗机构为60%4、三级特等医疗机构为50%。二、门诊待遇支付比例1、门诊统筹支付比例:(1)实行按人头付费,一个医疗保险年度内,一级定点医院、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支付比例为60%(2)定点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及门诊部支付比例为70%。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住院报销比例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住院报销比例如下:
1、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他城镇居民、学生及儿童,发生符合报销范围的10万元(学生及儿童:18万元)以下医疗费,三级医院起付标准500元,报销比例50%(学生及儿童:55%);
2、二级医院起付标准300元,报销比例60%;
3、一级医院报销比例65%。
医保报销需携带的资料如下:
1、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的原件;
2、定点医疗机构专科医生开具的疾病诊断证明书原件;
3、门诊病历、检查、检验结果报告单等就医资料原件;
4、财政、税务统一医疗机构门诊收费收据原件;
5、医院电脑打印的门诊费用明细清单或医生开具处方的付方原件;
6、定点药店:税务商品销售统一发票及电脑打印清单原件;
7、如果是代人办理则需要提供代办人身份证原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第二十四条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二十五条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第二十六条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
牙医保险的报销情况是怎样的?报销比例和报销额度如何?
430人看过
-
西安生育保险报销比例
391人看过
-
工伤报销比例及医保报销比例
458人看过
-
南宁医保参保居民报销比例详解
373人看过
-
宜昌市医保报销的额度是由报销的比例和起付标准共同决定
347人看过
-
2023年西安社保卡报销范围及报销比例
428人看过
医疗机构,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 医疗机构免责的条件主要有患者在诊疗活动中,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限于当时的... 更多>
-
石家庄市医保的报销比例详细四川在线咨询 2024-03-04石家庄市医保的报销比例详细如下:1、乡镇卫生院住院0到300元报销比例为40%;2、县级医院住院0到300元报销比例为30%;3、县外医院住院0到20000元报销比例为20%;4、参加妇幼保健保偿的孕产妇,按医疗机构住院比例报销;5、二期以上高血压病、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等按村级门诊报销比例报销;6、年度个人补偿总金额封顶线为6万元。
-
县医院住院报销比例和报销金额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07城镇居民,在一个结算年度内,发生符合报销范围的10万元以下的医疗费,三级医院起付标准为659元,报销比例为50%上限为2000元;二级医院住院起付标准为300元,报销比例为55%;一级医院不设起付标准,报销比例为60%。
-
新农合报销比例和职工医保报销浙江在线咨询 2021-12-29职工医保:报销比例相对较高,一般为70~80%。 新农合:报销比例相对较低,一般为50~70%,尤其是异地报销的时候,报销比例可能只有30~40%。 但是在起付线上,城乡居民医保的要更低一些。也就是说,城镇职工医保难报,但报的多;而城乡居民医保容易报,也报的少。
-
市职工医保门诊的起报标准和报销比例是多少?医保门诊报销比例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27武汉市单位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含灵活就业人员)的门诊和购药实行个人账户制度,即上述人员可以用自己医保个人账户的资金支付在武汉市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发生的门诊和购药费用,不能报销。
-
西安工伤保险报销比例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082016西安机关事业单位工伤保险政策有新消息,西安工伤保险缴费比例也有变化。据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西安市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西安所有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这些用人单位,都应为本单位编制内工作人员缴纳工伤保险。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缴纳,职工个人不缴纳。用人单位应缴工伤保险费按财政供养人员所需费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初次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