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是否符合四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要件: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合同诈骗罪的赃物怎么认定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一切的违法犯罪所得就是赃款、赃物,所以因合同诈骗行为取得的一切违法所得,就是合同诈骗罪的赃款。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四条【犯罪物品的处理】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诈骗案件起诉,法院审理结果如何?
479人看过
-
法院在审理诈骗贷款案件时如何衡量罪责轻重?
202人看过
-
诈骗罪案件如何能够取消审理?
370人看过
-
证券诈骗案件,法院如何裁定?
434人看过
-
法院在审理抗税罪案件时如何处理?
476人看过
-
法院审理电信诈骗案件包括哪些审理流程
400人看过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
诈骗案件在刑事案件中如何当法院取保候审?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1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由公安机关执行。客观地说,犯罪嫌疑人被羁押后,最应当考虑和最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的行为即为代为取保候审
-
如何选择法院审理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的案件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8-26消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已经被取消,目前我国法律只规定了欺诈发行证券罪,构成该罪的裁判标准是: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单位犯该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合同诈骗案件的司法审理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03合同诈骗案件的司法认定如下: 1、合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2、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 3、客体是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4、主体,个人或单位均可构成。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
-
法院是如何进行案件审理的山西在线咨询 2023-05-26原告向法院起诉,应递交起诉状和有关的证据材料,并按照被告人数递交诉状副本和证据副本;同时填写诉状清单一式二份,一份交法院,一份原告留存。 原告在递交起诉状时,为公民(自然人)的应附交个人身份证明;为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法人的应提供工商登记资料、营业执照副本或组织机构代码证明副本、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被告为法人的应提供的工商登记资料,被告为公民(自然人)的应提供其户籍证
-
最高人民法院审理诈骗罪处罚是如何的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0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