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散公司:股东的权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3 17:11:08 390 人看过

股东有解散公司的权利。股东可以通过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依法做出公司解散的决议,或者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符合条件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股东解散公司的条件有哪些呢

股东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解散公司的前提条件是,一名股东独自或者若干股东累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向人民法院提起解散公司的诉讼。

人民法院受理的股东提起解散公司的诉讼应当是基于下列理由之一:

1、公司连续2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在经营管理上发生严重困难的。

2、股东在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上进行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3、公司董事之间存在长期冲突,并且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不能解决,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4、公司的经营管理发生其他的严重困难,导致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形。

上述四项诉讼解散公司事由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除了上述四项理由外,股东以知情权、利润分配请求权等权益受到损害,或者公司亏损、财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等其他任何原因为由,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四十三条股东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除本法有规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规定。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第一百八十二条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13:2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利润分配相关文章
  • 子公司解散  母公司股东会
    子公司解散公司与普通的股东解散公司的流程是一样的。都是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公司解散:1、在15日之内成立清算组;2、在清算组成立之后的十日内通知债权人;3、有关清算工作全部完成之后,向有关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4、公司登记注销后,发布公司已解散的公告。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公司因本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规定而解散的,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并及时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一、公司法人吊销企业如何办理注销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公司就要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公司清算结束,清算报告通过后,可以向公司登记机构申请注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2023-03-10
    114人看过
  • 公司解散后,股东如何实现解散?
    股东在提起解散公司诉讼时,如果其起诉理由表述为公司经营严重亏损、或者股东以知情权、利润分配请求权等股东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以公司亏损、财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以及公司被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未进行清算等为由,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由于这些情形不属于公司法所规定的解散公司诉讼案件提起的事由,在起诉受理环节就会被拒之门外。公司解散后的赔偿(1)清算义务人逾期清算清算义务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未依法履行清算义务,后主动逾期清算的,或者清算义务人逾期未履行清算义务,经公司债权人诉请人民法院裁定清算义务人履行清算义务后开始清算的,对于因逾期履行清算义务的行为,已经实际造成公司财产毁损、灭失、贬(1)清算义务人逾期清算清算义务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未依法履行清算义务,后主动逾期清算的,或者清算义务人逾期未履行清算义务,经公司债权人诉请人民法院裁定清算义务人履行清算义务后开始清算的,对于因逾期履行清算义务的行为,已经实际
    2023-07-24
    162人看过
  • 股东有权利申请公司解散吗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即股东有权申请解散公司,然而在行使这一权利时需满足特定条件:1.公司经营管理存在严重困境,若继续其存续势必会对股东之利益造成巨大损害;2.经过周全考虑后确无其他解决方案可行;3.此项提议应源于拥有公司股东表决权超过百分之十的股东;4.最终需向所在管辖区域内的法院递交申请。其次,关于公司解散的原因有多种情况:1.依照公司章程所确定的营业期限已届满或出现了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理由;2.经过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决定解散该公司;3.由于公司合并或分立的必要性而导致的解散;4.如营业执照被依法吊销,或因受到政府的行政处罚被勒令关闭或撤销,也同样属于解散的范围;5.以及由人民法院依据有关法律条文裁决进行解散处理。最后,我们需清楚认识到,股东乃是股份制公司中的出资者或是称之为投资方。若从股东的主体角度进行划分,则大致可分为机构股东与个人股东两种类型。其中,机构股东泛指具备
    2024-07-28
    490人看过
  •  公司解散:股东是否有权决定?
    该段内容讲述了股东要求公司解散的条件。需要满足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向人民法院申请,公司连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股东大会,且公司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或者公司的经营管理发生其他严重困难,继续存续将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股东有权要求公司解散。不过,要满足以下条件:1.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向人民法院申请;2.公司连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股东大会,且公司经营发生严重困难;3.公司的经营管理发生其他严重困难,继续存续将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 公司解散后股东如何维权?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解散后,股东可以采取一定的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其中,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如果公司拒绝解散,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散公司。此外,股东还可以请求公司赔偿损失、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需要注意的是,股东的诉讼时效为5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公司
    2023-08-27
    114人看过
  • 【公司解散】公司解散过程中的股权转让
    对于公司解散过程中的股权转让,人们常常抱以怀疑的态度,似乎公司进入解散状态后,股东便不可以进行其股权的转让。其实,股权存续期间与公司存续期间相伴随,股权随公司主体设立而生效,亦随公司主体消失而失效。正如人们所知,公司解散仅是引发公司清算进而消失的法律缘由,自公司解散至消失将有一个过程,甚至还会是漫长的过程,公司解散并不等同于公司的消失。故公司解散期间,股东可以继续行使其股东权利,如查阅帐簿的知情权、剩余财产分配权、以及终止解散而恢复公司的权力等,其中当然也包括股东转让其股权的权利。
    2023-06-09
    404人看过
  • 股东解散公司请求权的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中进一步明确,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以下列事由之一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并符合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一)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二)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三)公司董事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解决,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四)经营管理发生其他严重困难,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形。股东以知情权、利润分配请求权等权益受到损害,或者公司亏损、财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以及公司被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未进行清算等为由,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一、公司符合什么法律条件才能被股东请求解散如果
    2023-03-25
    304人看过
  • 股东可以联合申请解散公司吗,股东如何申请解散公司
    一、股东可以联合申请解散公司吗公司股东可以申请解散公司。《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二、股东如何申请解散公司1、解散公司也是股东退出拿回投资的方式之一。股东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要求解散清算公司:一是自行解散。股东提议召开股东会,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股权的多数股东形成决议,同意解散公司。股东会决议形成以后,公司自行组成清算组,结清公司债务,剩余财产按股权所持比例分配。2、公司办理注销登记。二是向法院提起解散诉讼。所谓解散公司诉讼,是指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因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而向法院提起的请求解散公司的诉讼。我们可以了解到公司股东是可以申请解散公司的,申
    2024-01-29
    198人看过
  • 股东能申请解散公司吗,公司强制解散的情形
    一、股东能申请解散公司吗公司可能向人民法院申请公司解散,但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存续会损害股东重大利益。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可以申请解散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请求法院解散公司】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二、公司强制解散的情形1、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公司章程是公司成立、运营、终止的根本依据,对于公司解散的条件或者事由,在公司章程都可以明确规定,这也充分体现了公司自治的契约本性,所以只要没有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公司章程中都可以对公司解散的事由予以规定,当发生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时公司则就进人解散程序。2、股东会议解散即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解散或者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外商投资的公司董事会决议解散。在公司章程对公
    2023-04-18
    232人看过
  • 控股股东申请解散公司可以胜诉吗,公司解散的流程
    一、控股股东申请解散公司可以胜诉吗控股股东向法院申请解散公司时,能不能胜诉,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一般会胜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请求法院解散公司】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二、公司解散的流程1、成立清算组因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时,或者股东会决议解散时,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应当在15天内成立清算组。有限责任公司解散时,清算组由全体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解散时,清算组由股东大会确定,清算组成员即可以是股东、董事,也可以是其他人。将解散的公司超过15日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公司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
    2024-01-28
    131人看过
  • 解散公司的股东要怎么办
    公司股东提出解散公司可以在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的情况下,在股东大会特别表决通过即可。之后应当成立清算组。一、公司解散五种情形是哪些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司因下列原因解散:1、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原因,公司应当解散;2、股东大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解散;尽管没有达到营业期限,但股东大会可以根据需要作出解散公司的决议。由于解散是公司的重要事项,股东大会作出解散公司的决议,必须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批准;3、因公司合并或分立而需要解散;4、因行政处罚解散;5、被法院宣告破产并解散;6、股东要求法院解散公司经营管理存在严重困难,继续存在将给股东利益造成重大损失。但要求解散公司股东的表决权不超过2/3,解散公司的决议不能通过股东大会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持有公司全体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2023-06-26
    424人看过
  • 公司解散申请的股东手册
    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由于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公司两年无法召开股东会、两年不能做出有效的公司决议、公司董事之间长期冲突等),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股东不得以知情权、利润分配请求权等权益受到损害,或者公司亏损、财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以及公司被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未进行清算等为由,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股东如何提起解散公司诉讼解散公司诉讼是指符合法定条件的股东因法定事由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的诉讼。原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为适格原告。被告: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应当以公司为被告。原告以其他股东为被告一并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将其他股东变更为第三人;原告坚持不予变更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原告对其他股东的起诉。共同原告和第三人:原告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应当告知其他股
    2023-06-30
    139人看过
  • 小股东对抗大股东的杀手锏:解散公司请求权
    (1)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一条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以下列事由之一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并符合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一)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二)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三)公司董事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解决,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四)经营管理发生其他严重困难,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形。(2)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股东必须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才有资格请求法院解散公司。公司是否符合以上任一法律条件,关键要看证据材料是否能够充分证明相关法律事实。根据民事诉讼谁主张,谁
    2023-08-12
    155人看过
  • 可否决定解散公司的控股股东
    控股股东符合条件的,可以决定解散公司。股东会作出解散公司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控股股东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东。符合法定情形的,控股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解散公司。一、股份占百分之八十意味着什么股份占百分之八十意味着持股人是控股股东,对公司有着重大影响。控股股东,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东;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资额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二、百分之多少绝对控股绝对控股指的是股东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股份超过67%是绝对控股。相对控股是指在企业的全部
    2023-06-28
    50人看过
  • 公司股东申请解散公司吗,公司法人能解散公司吗
    一、公司股东申请解散公司吗股东可以申请解散公司,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公司的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给股东利益造成重大损害;2、没有其他的解决途径;3、由占公司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提出;4、需向法院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二、公司法人能解散公司吗法定代表人无权解散公司,解散公司属于股东的权利。但公司法规定,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解散公司。所以公司法人是没有权利解散公司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十六条【营利法人的定义及类型】以取得利润并分配给股东等
    2023-04-18
    327人看过
换一批
#公司设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利润分配是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税后利润分配政策,对利润进行合理分配的过程。一般而言,企业应该按照税后利润的顺序进行如下分配:弥补亏损、提取法定公积金、提取任意公积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利润分配的目的是为了保持企业的财务状况的稳定和保护各方... 更多>

    #利润分配
    相关咨询
    • 公司给股东解散,股东能解散吗?
      台湾在线咨询 2021-11-06
      股东可以要求解散公司。公司经营管理存在严重困难,继续存在会给股东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如果其他方式无法解决,持有公司全体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 小股东解散公司请求权,小股东公司解散请求权是怎样规定的?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 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 公司因本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规定而解散的,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
    • 法人股东有权解散公司不?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3-02
      公司股东有权解散公司。根据法律规定,股东可以通过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如果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通过解散公司决议的,公司解散的事由即为成就。
    • 股东冻结公司股权该如何解散?
      湖南在线咨询 2021-11-05
      冻结股东股权可以解散公司。股权冻结对股东资格没有影响,股权冻结不一定会导致相应的股权变更。因此,即使公司部分股权被冻结,也不会影响公司股东强制司法解散的诉讼请求。
    • 公司解散清算股东的权益保护
      浙江在线咨询 2023-10-14
      解散、清算是公司纠纷中的敏感问题,也是公司诉讼难点中的难点。因为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公司的存废,而且事关债权人和股东权益的保护。然而目前我国有关公司解散、清算的制度却很不健全;尤其是对于股东要求解散公司和清算公司的纠纷来说,由于现行公司法缺乏相关规定,导致大 解散、清算是公司纠纷中的敏感问题,也是公司诉讼难点中的难点。因为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公司的存废,而且事关债权人和股东权益的保护。然而目前我国有关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