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补偿协议主体的法律规定是:征地拆迁的主体是国家,签订征地补偿协议的主体是土地使用权人。因国家需要使用土地或不按照批准用途使用土地的以及因撤销迁移停止使用土地的,村委会报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可对土地予以征收。
征地补偿协议和谁签订
拆迁安置补偿协议是应该和当地的拆迁部门进行签订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为明确房屋拆迁补偿安置中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协议,是约定拆迁当事人之间民事权利义务的合同。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四条第二款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房屋拆迁部门(以下称房屋拆迁部门)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的房屋拆迁与补偿工作。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房屋拆迁部门与被拆迁人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与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度期限等事项,订立补偿协议。房屋拆迁部门可以是当地的建委也可以是当地的房产管理部门,也可以是为了拆迁而专门成立的行政机关。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
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多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召开听证会,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期限内,持不动产权属证明材料办理补偿登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测算并落实有关费用,保证足额到位,与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就补偿、安置等签订协议;个别确实难以达成协议的,应当在申请征收土地时如实说明。相关前期工作完成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申请征收土地。
-
依据法律规定征地对农民的补偿有哪些
84人看过
-
开发商征地补偿依据哪些法规
352人看过
-
土地征收补偿依据有哪些内容?
199人看过
-
征收补偿协议诉讼时效怎么算,有没有法律依据
340人看过
-
湖北2024征地补偿标准依据有哪些?
380人看过
-
征收耕地安置补助金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426人看过
征地补偿协议是指政府或征地部门与被征地农民在征地过程中达成的书面协议,就土地征收的范围、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安置方案等事项进行约定。 征地补偿协议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协议的合法性和公平性,同时也需要被征地农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确保协... 更多>
-
哪些法律依据是无批文征地协议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2-29没有征地批准,征地方的征地过程是违法的,可以拒绝签字拒绝拆迁。但是,如果已经签署了补偿协议,则表明已经批准了拆迁。因此,它具有法律效力。
-
征地补偿问题的行政复议依据有哪些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1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是法律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除外。 关于最终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行政复议法规定,除法律规定最终裁决的复议决定外,申请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法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根据这一规定,只要法律没有规定复议机关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是最终裁决的,申请人对复议决定不服,都可以再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但是对
-
农村土地征地补偿款包括哪些, 如何计算征地补偿款, 有哪些法律依据山东在线咨询 2022-01-22《土地管理法》,土地征收补偿费包括三个部分,即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 土地补偿款的标准为:一是征收耕地的补偿款,为该耕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至10倍。二是征收其他土地的补偿款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补偿款标准规定。 从1993年,中央提出“三十年不变”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政策,直到将这些政策写入《土地管理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了家庭承包
-
补偿哪些荒地司法强拆补偿法律依据四川在线咨询 2023-06-18开垦的荒地有没有补偿要看您这边有没有和村委会签订相关的承包合同,承包的荒地被征收时有权依法获得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等各项补偿安置费用。其中土地补偿费先行补偿给土地所有权人即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由村委会依法进行分配使用,分配方案应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开。如果没有任何的承包合同私自开的荒地那么只能获得地上附着物以及青苗的补偿。
-
出嫁女分配征地补偿款的法律依据有哪些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5-181、《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承包期内,承包方交回承包地或者发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时,承包方对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