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关系中主体和客体的区别有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25 02:08:35
478 人看过
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的区别是:
法律关系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人,法律上所称的“人“主要包括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是指有生命并具有法律人格的个人,包括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的人。法人是与自然人相对称的概念,指具有法律人格,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组织。
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又称权利客体、义务客体或权利客体。
《民法典》第十三条
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法律体系和立法体系区别
421人看过
-
法律关系中客体的定义和作用
467人看过
-
解读医学法律关系的主客体关系
431人看过
-
客体与主体的区别
331人看过
-
物权的主体客体区别
109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与诉讼主体有什么区别
248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法律关系客体包括哪些内容,法律关系客体中的两种主体与客体是什么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04主要包括如下几类:(1)物。法律上所说的物包括一切可以成为财产权利对象的自然人物和人造之物。(2)行为。在法律关系客体的意义上,行为指的是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作为或不作为。(3)智力成果。作为客体的智力成果指的是人们在智力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它是知识产权所指向的对象。(4)人身利益。包括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是人格权和身份权的客体。详解:法律关系客体是一个历史的概念,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其范围
-
怎样解释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江苏在线咨询 2024-08-26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具体如下: 法律关系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人,法律上所称的“人“主要包括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是指有生命并具有法律人格的个人,包括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的人。法人是与自然人相对称的概念,指具有法律人格,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组织。 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又称权利客体、义务客体或权利客体。它是将法律关系主体之间
-
主体与客体在法律关系中的差异北京在线咨询 2024-12-11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区别在于: 法律关系参与者,也就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指的是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人,在法律上通常是指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是指拥有生命并具有法律人格的个人,包括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的人。法人则是与自然人相对的概念,指的是具有法律人格、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组织。 法律关系客体指的是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也称为权利客体、义务客体或权利指向对象。 根据《
-
主体和客体的区别及犯罪客体福建在线咨询 2021-12-16犯罪主体是指依法实施危害社会、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犯罪对象是指受中国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生产和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庆祝,包括物质关系和意识形态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该案例中存在哪些卫生法律关系?其主体,客体和内容分别是什么?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23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客体是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内容是权利义务。如需帮助请来电或找A律师当面详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