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将刑法的第三百一十三条的罪名确定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笔者认为,刑法和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的这一规定,与我国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不一致,存在表述不准确的问题,应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修改为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理由有三:
一是从现行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看,适用的均是履行一词,而非执行一词。如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百一十二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面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二是现行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中,执行一词的主体均为人民法院。执行一词的概念内涵体现为人民法院的司法活动,而不指当事人的行为,也不指其他个人的行为。如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一条第一款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拒绝履行法院判决、裁定的,行政机关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看,该案中执行一词的主体不是指人民法院,而是指当事人或其他有协助执行义务的人。
三是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所指的判决、裁定,确立了当事人要履行义务,其有条件履行而拒不履行,基本为民事诉讼(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为确保相关联的不同部门法律之间的协调性和立法的严谨性,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用语应与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相一致。
-
拒不履行与不能履行的区别
385人看过
-
被执行人拒不履行和无能力履行有区别吗
357人看过
-
拒不履行强制执行的后果
264人看过
-
拒不履行法院判决罪:虚假诉讼与拒不执行
122人看过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何为有能力执行拒不执行
127人看过
-
先予执行的拒不履行怎么办?
411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强制执行不履行或拒不履行怎么办?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07法院强制执行后仍不履行的。如果对方有能力偿还而不偿还,你可以积极搜集对方财产信息,提交给法院,法院会冻结、查封其名下财产; 在查封后的规定时间内,还不偿还的,法院会变卖其财物,然后再给你应得的部分。如果是现在没有能力偿还,可随时留意,等其有财产时再向法院申请执行。 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
-
被执行人有执行能力拒不履行如何处理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
拒不履行法院的执行如何申请执行?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27申请执行人申请执行立案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双方当事人或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都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开始计算需要提醒您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国家与社会公共利益,拒不履行法院执行要怎么申请有些案件的生效裁判文书可以不经申请,直接由审判庭移送执行机构执行,主要包括:具有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内容的生效法律文书、民事制裁决
-
拒不执行判决, 裁定罪, 拒不执行, 拒不不执行的犯罪构成是什么罪?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04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才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情节尚不属于严重,即使具有拒不执行的行为,也不能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论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严肃查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和暴力抗拒法院执行犯罪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第1条规定:一、对下列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依照刑
-
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的强制措施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3-10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