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过失存在的情况有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14 09:53:35 301 人看过

一、医疗过失存在的情况有哪些

医疗过失存在的情况如下:

1.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

2.违反了有关的诊疗规范的规定,例如未履行对病人或其家属的病情、治疗方案等告知义务;

3.未妥善保管病例资料。

二、医疗过失如何认定

医疗过失的认定方法有:

1.把握医疗过失的内涵。民法对过失的构成采客观标准,以注意义务作为过失的内涵所在。医疗行为的注意义务,来源于法律规定、行业规范与惯例的要求、医患双方的约定等。

2.把握医疗过失的判断标准。通说认为,医疗过失的判断标准分为具体标准和抽象标准。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规定的医师注意义务是判断医疗过失的具体标准。

3.把握知情权保护的限度。尽管执业医师法和《条例》等都规定了患者的知情权,但对于告知内容、告知时机、告知方式、告知程度等仍较难以掌握。

三、医疗行为过失应承担什么责任

医疗行为过失应承担的责任如下:

1.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2.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0日 21:4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医疗过失行为相关文章
  • 有哪些导致医疗过失鉴定依据不足的情况
    一、有哪些导致医疗过失鉴定依据不足的情况医疗过错鉴定依据不足的情况有:1.鉴定人员没有遵守回避制度的;2.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格;3.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4.鉴定意见明显依据不足的;5.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十一条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的,应当由涉及的所有医疗机构与患者共同委托其中任何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只可以向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二、怎样确认医疗机构是否涉嫌医疗过失行为医疗过失行为是指医务人员在医务活动中因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不是主观故意而是客观上有过失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行为。有以下情形的,可以认定医疗机构存在过失:1.
    2023-11-13
    324人看过
  • 中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存在哪些过错?
    诊疗活动中医疗机构有过错的情形有: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2、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3、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法律规定,医疗事故分为一级到四级。其中,患者死亡、重度残疾为一级医疗事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严重功能障碍为二级医疗事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一般功能障碍为三级医疗事故,四级医疗事故是指其他造成患者明显人身伤害的医疗事故,属于底部标准。每一类标准分为甲、乙、丙等级,并有相应的列举规定。医疗侵权案件中医疗机构不承担侵权责任的情形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四条【医疗机构免责情形】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一)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二)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三)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
    2023-07-02
    182人看过
  • 哪些情况被认定为医疗过失的法定标准
    一、哪些情况被认定为医疗过失的法定标准以下情况被认定为医疗过失的法定标准:1.医务人员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2.医务人员违反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3.医疗机构拒不提供病历资料等。《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三)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二、医疗事故的诉讼时效还是多久医疗事故的有效时间一般是三年。《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医疗事故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
    2023-11-01
    319人看过
  • 法官可以直接认定的医疗过错存在的情形有哪些?
    一、法官可以直接认定的医疗过错存在的情形有哪些?1)医疗机构举证不能,如病历丢失,被证明病历虚假(病例部分造假的仅仅部分无效),超过举证期限不举证等;2)医疗机构对重要的医疗风险不履行告知义务;患者复印病历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检查在医院所有签字的东西都要复印,律师要严格审查,这个方面经常是律师进攻的最后绝招。3)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非法行医,如无上级医师指导的实习医师独立诊治病人造成损害后果;4)提供不合格的药品或医疗器械;5)医疗过错非常明显的,如超药典剂量用药造成损害后果的,应当做药物过敏实验而未做的,护理人员打错针或发错药的,开错手术部位的等;6)其他。精神损失费的赔偿,远远没有患者家属想的那么多。不要看新闻里说几十万的事情。一般死人了才5万。有残疾的才有精神损害赔偿,每个残疾等级5000元。不过每个法官有权在一定范围能增减。如果认为精神损失费判的太少而上诉,绝大多数都驳回而维持原判。二、
    2024-01-07
    348人看过
  • 医生存在过失可犯医疗事故罪
    我国《刑法》第335条特别规定了医疗事故罪。该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本罪主观上是出于过失,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其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在诊疗过程中违反规章制度与诊疗护理常规,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诊疗护理职责,其行为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
    2023-06-11
    202人看过
  • 有哪些常见的医疗过失
    一、使用药物中医疗过失查对制度对用药的规定最为严格。主要内容有:1、开医嘱、处主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或门诊号。2、执行医嘱要进行三查七对一注意。三查是在摆药的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七对是指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和用法。一注意是要注意用药后反应。3、清点药品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瓶口有无松动、裂缝;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5、为抢救患者执行口头医嘱时,要反复询问,核对后再执行;每日处理完当日医嘱后,应立即进行核对;每日须将全部医嘱进行大核对一遍。因违反查对制度而错用药物的医疗过失较为常见,可表现为下列几种形式:1、查对医嘱失误,如医嘱是用庆大霉素而误用为青霉素。2、查对用药患者失误,错将给甲床
    2023-06-01
    179人看过
  • 医疗过失推定有哪些典型情形
    一、医疗过失推定有哪些典型情形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2.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3.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三)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二、什么是医疗过失医疗过失是指工程师及其他医务人员在诊疗、预防、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医疗活动过程中,在具体实施医疗行为时没有履行应尽的注意义务,表现为未能预见并避免损害结果的发生,从而导致患者人身或财产利益受损。责任划分:1.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2.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3.次要责任,指
    2023-06-03
    58人看过
  • 有期徒刑存在哪些情况
    一、有期徒刑最低六个月,最高不超过十五年;二、数罪并罚执行的有期徒刑,最高可超过十五年,但不得超过二十年;三、由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后减刑的有期徒刑,最低刑期为十五年,最高刑期不超过二十年。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押送监狱执行刑罚,凡有劳动能力的罪犯,应当参加劳动,除接受教育改造外,强迫接受劳动改造。有期徒刑的幅度,大致可分为三种:一、长期有期徒刑,指对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大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二、中期有期徒刑,指对犯罪情节严重、社会危害性大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三、短期有期徒刑,指对犯罪情节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4-21
    365人看过
  • 医疗过失需要什么证据,医疗过失有哪些
    一、医疗过失需要什么证据证明医疗过失的证据包括病历;检查、检验记录;治疗是保护的各种药品;鉴定报告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日起5日内通知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提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的材料。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医学会的通知之日起10日内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医疗机构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二)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三)抢救急危患者,在规定时间内补记的病历资料原件;(四)封存保留的输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药物等实物,或者
    2023-04-18
    380人看过
  • 不属于医疗过失的是什么情况?
    一、不属于医疗过失的是什么情况?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医疗事故:(一)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二)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三)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四)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五)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六)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二、医疗过错的审查范围有哪些?1、患者的知情权、医疗措施选择权有没有得到保障,如答案是否定的,则继续考察上述权利的被侵犯与本案后果之间的关系。通常,鉴定机构审查的范围是病案中有无相关告知书、同意书等书面证据。缺少这类证据,即可直接认定医疗机构侵犯了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但有的案例中虽然这类告知书不欠缺,但告知内容欠缺,如没有详尽告知,或恰恰没有告知会出现本案这样的后果等;对医疗机构告知说明义务的履行审查完毕后,针对
    2024-01-07
    403人看过
  • 医疗过失的判断存在困难是什么
    (一)鉴定的启动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医疗事故鉴定有两种启动方式:第一种是由医患双方共同协商委托启动鉴定程序;第二种是卫生行政部门强制启动鉴定程序。这两种启动方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1、医患双方矛盾对立严重,严重影响共同委托启动权的行使当发生医疗纠纷时,医患双方情绪比较激动,矛盾处于严重对立的状态,很难安静的坐下来协商共同委托的事项,尤其是目前患方对医疗鉴定机构的不信任,更使得协商共同委托鉴定成为十分困难的事情。2、再次鉴定启动权的规定不完善根据现行的法规规定,在以下两种情形下可以启动再次鉴定:(1)一方当事人不服首次鉴定的,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提出再次鉴定;(2)由当事人双方协商共同委托进行再次鉴定。3、申请中华医学会组织鉴定的可操作性差必要时,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必要时,对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省
    2023-06-01
    124人看过
  • 医疗过失和医疗事故的区别在哪
    一、医疗过失和医疗事故的区别在哪医疗过失和医疗事故的区别如下:1.概念上的区别。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医疗过失是指在医疗事故以外,由于医院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伤害。2.医疗事故与医疗过失在适用法律上存在差异。3.法律依据不同。4.鉴定程序、结论不同。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条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二、医疗过失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医疗过失的构成要件如下:1.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2.行为主体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3.造成患者人身损害;4.患者人身损害与主体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
    2023-10-07
    54人看过
  • 什么情况要做医疗过失鉴定
    医疗过失鉴定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1、医疗过失鉴定应当由专业医师进行;2、某些司法鉴定结论的推论性强,不具客观性和科学性;3、临床医学的复杂和特殊性质,决定法医无法胜任医疗过失的鉴定;等等。一、我国医疗事故的法律法规有哪些我国医疗事故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如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医疗事故争议中尸检机构及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办法》、《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学科专家组名录(试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二、患者怎么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患者可按以下流程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具体为:1、家属提出医疗事故争议;2、家属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3、接到医疗事故鉴定书后,根据鉴定结果,双方可以可自行协商赔偿,也可以申请卫生局调解、或者申请由法院判赔。卫生行政部门接
    2023-02-21
    76人看过
  • 什么情况的医疗过失负刑事责任
    一、什么情况的医疗过失负刑事责任医疗过失是医务人员严重为负责任造成,并且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就构成医疗事故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医疗事故罪】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医疗事故罪的客观要件医疗事故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就诊人员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其身体健康的行为。所谓严重不负责任,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违反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常规,是构成医疗事故罪的必要条件之一。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方式既可以是作为,如医疗人员错误的诊断病情、开错处方、药师配错药等;也可以是不作为,如医务人员对危重病人不及时抢救或工作中擅离职守,致使病人得不到及时救治等。危害结果的大小是衡量违法行为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和区分罪与非罪的客观标准,构成本罪在客观上必须要求发生了病人重伤或死亡的结果。严重
    2023-06-16
    173人看过
换一批
#医疗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医疗过失行为是指该医疗行为人有法定的注意义务却没有履行,导致过失行为的发生。医疗过失行为的构成必须要满足以下4个要件,行为人有法定的注意义务;行为人具有履行注意义务的能力;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履行注意义务;行为人没有履行注意义务。... 更多>

    #医疗过失行为
    相关咨询
    • 职工在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医疗依赖,工伤鉴定存在医疗依赖的情况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04
      发生工伤后,停工留薪期满后,仍然不能脱离药物或其他医疗手段治疗者,诸如外伤后糖尿病不能脱离胰岛素治疗者、外伤后癫痫不能脱离抗痫剂、进行了高位截瘫等手术的工伤职工,在手术后仍然有长期药物依赖等,即是存在医疗依赖。根据《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鉴定》的相关规定,判定分为二级:一是特殊医疗依赖,指工伤致残后必须终身接受药物、特殊医疗设备或装置进行治疗;二是一般医疗依赖,指工伤致残后仍需接受长期或终身药物
    • 2022医疗过失是有哪些情形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03
      1、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 2、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泄露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的; 3、医疗过失的其他情形。
    • 诊疗过程是否存在医疗过失行为?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03
      诊疗过程可能会存在医疗过失行为。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
    • 该在什么情况下认定医疗机构存在过错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5-11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三)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
    • 医疗过失的情形有哪些,具体规定有哪些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8-08
      医疗过失有以下情形: 一、疏忽大意的过失; 二、过于自信的过失; 三、技术过失。 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