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证据确凿的重婚行为要依法定罪处罚,运用法律的手段,保护一夫一妻制度。
一、重婚罪的定义是什么
重婚罪是指配偶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与他人结婚的行为。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有配偶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结婚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此,无论是婚外情的一方,还是知道别人有配偶而结婚的一方,都可能违反法律规定,需要受到刑事处罚。重婚罪侵犯的对象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重婚罪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必须有重婚罪。重婚罪的主体有两种,有配偶的人,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又与他人建立了婚姻关系;没有配偶的人,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重婚罪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他人结婚或自己有配偶而故意与他人结婚。
二、哺乳期重婚会判刑吗?
哺乳期重婚会被判刑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夫一妻制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原则,重婚行为破坏了我国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必须予以刑事处罚。由于我国对事实婚采取的是限制承认主义,即有条件地承认事实婚的法律效力,所以只有事实婚具有法律效力时,才能成立事实重婚罪。
三、小三可以告男方重婚吗
小三是否可以告男方重婚,需视情况而定:
1、若小三为重婚行为的无过错方,属于受害者,则可以告男方重婚,可以利用诉讼的方式来保障自己的权益;
2、如果小三为过错方,明知对方有配偶的,一般不可以告男方重婚。
一、重婚罪的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主观方面表现为重婚的直接故意,即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自己有配偶而故意与他人结婚,这里的结婚包括法律婚姻是事实婚姻;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重婚的行为包括与他人登记结婚或者与他人与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生活;
3、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十六周岁且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此罪;
二、重婚罪的认定特征具体如下:
1、重婚罪侵犯的客体是的一夫一妻制度,而受害人的“合法婚姻关系”仅是重婚罪侵犯的对象;
2、重婚罪的客观方面,就是重婚者违反一夫一妻制的根本婚姻制度而实施的婚姻重叠行为。即在同一时间内,重婚者存在两个婚姻关系,前一婚姻关系是否合法,并不影响重婚罪的构成;
3、在司法实践中,前婚不合法,后婚“合法”,正是新形势下重婚者为规避法律制裁而采取的一种手段,是重婚罪新的表现形式。
总之,小三是可以告重婚罪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小三都能够告。必须是小三构成重婚罪当中的受害者,即在与有夫之妇或有妇之夫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期间,其并不知道对方已经结婚。那么这种情况下的小三才能以受害人的身份起诉对方犯重婚罪。
-
侵害专利权法律规定的法律责任有那些
227人看过
-
重婚罪受那些法律的关系
215人看过
-
刑事责任有那些
365人看过
-
重婚罪责任方的法律责任应承担哪些
313人看过
-
仲裁员应负的责任有那些法律依据
428人看过
-
法律规定那些情况属于重婚
238人看过
重婚,指的是当事人在有配偶的情况下,与他人再结婚的行为。即当事人在已经有了一个事实的婚姻关系时,又和其他人缔结了第二个婚姻关系的。 具体有以下两种形式: 1、法律上的重婚,即当事人前一断婚姻关系还没有解除,又和其他人办理结婚登记从而构成的重... 更多>
-
-
犯重婚罪有哪一些法律责任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河北在线咨询 2022-06-01犯重婚罪需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分别为: 1、刑事责任:根据我们《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民事赔偿责任:根据《民法典》第1091条规定,无过错方向过错方请求过错方请求损害赔偿。
-
重婚应该如何取证,重婚有哪些法律责任?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26一、重婚如何取证重婚罪应该满足两点:一是以夫妻名义同居,二是长期同居。因重婚向法院起诉离婚时,应提交起诉状。起诉状应包含原告、被告的身份基本情况、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内容。提供的证据包括身份证、结婚证、子女出生证、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对方有过错行为的证据、财产的证据等。如果要以重婚罪起诉,要有人证证明两个人同居在一起,并以夫妻名义生活,如日常称号对方为老公、老婆,朋友证明,家人要知道那个人是女婿
-
帮工代驾的法律责任有那些?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11雇人代驾:按雇佣关系处理。车主临时花钱雇人代驾,双方之间形成雇佣关系。 如果发生交通事故,除按照车主投保的险种由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外,超出的部分一般由车主负责。但是,如果代驾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拖欠加班费法律责任有那些广西在线咨询 2023-06-08克扣、拖欠加班费要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