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6 22:21:54 382 人看过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所谓隐私,是指当事人不愿被他人知晓的私事,属于个人生活秘密。未成年人作为有思想、有意识的人,不仅具有独立的人格尊严,内心深处也有一片只属于自己的领地。这块领地一旦受到侵犯,即个人秘密不经准许被公开,必然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和情绪造成强烈刺激。轻则伤害未成年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重则给未成年人造成心理和精神负担,甚至致命打击,迫使未成年人走向极端。因此,披露隐私是一种不尊重未成年人人格、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有害行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这一行为作了禁止性规定。

目前,我国法律还没有对于隐私权的普遍保护性规定和解释。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此作出明确规定,是从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这一前提出发,通过法律的规定禁止和制止披露未成年人隐私行为的发生,避免给未成年人带来身心损害;同时,对那些不尊重未成年人人格,擅自披露未成年人隐私的侵权行为,司法机关将依据有关法律予以惩罚和制裁,达到教育侵权人和保护未成年受害人的目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0日 04:3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侵权行为相关文章
  • 什么情况会泄露个人隐私
    一、什么情况会泄露个人隐私个人隐私的泄露往往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多个环节中。1.各类单据是信息泄露的重灾区。例如,快递包装上的物流单详细记录了网购者的姓名、电话、住址等敏感信息,若随意丢弃,极易被不法分子获取。2.车票、机票上的身份信息,以及刷卡购物的纸质对账单,都是泄露个人隐私的常见途径。这些单据上的信息若被不法分子掌握,可能导致身份盗用、诈骗等一系列严重后果。二、快递单据是否会导致信息泄露快递单据确实存在导致信息泄露的风险。1.快递包装上的物流单包含了大量个人敏感信息,如姓名、电话、住址等,这些信息对于不法分子而言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2.在收到快递后,我们应当妥善处理快递单据,避免随意丢弃或泄露给他人。建议撕毁或涂抹单据上的个人信息后再进行丢弃,以降低信息泄露的风险。三、如何防范网络社交中的信息泄露在网络社交中,防范信息泄露同样至关重要。1.应避免在公开场合透露过多个人信息,如姓名、身
    2024-08-11
    257人看过
  • 个人隐私因袭严重泄露怎么办,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有哪些
    一、个人隐私因袭严重泄露怎么办个人隐私因袭严重泄露的处理办法是:在取得加害人泄露你隐私的证据后,向法院起诉侵犯隐私权,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责任。《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条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二、属于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有哪些属于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有:1.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
    2022-06-13
    269人看过
  •  个人隐私泄露所构成的罪名是什么?
    个人隐私泄露可能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该罪的定罪标准包括出售或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超过五十条以及违法所得达到五千元以上。构成要件包括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犯罪主体要求一般主体,单位可以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主观方面要求主观故意。违反个人隐私可能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标准包括以下几点:1.出售或提供行踪轨迹信息,使他人可用于犯罪;2.知道或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并出售或提供的;3.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超过五十条的;4.违法所得达到五千元以上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
    2024-01-31
    362人看过
  • 隐瞒犯罪所得与泄露个人照片隐私
    行为人泄露他人个人照片等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涉嫌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一、中国刑法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罪既遂怎么量刑中国刑法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罪的处罚,是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
    2023-06-20
    187人看过
  • 什么是患者隐私和个人隐私
    个人隐私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为他人公开或知悉的秘密,且这一秘密与其他人及社会利益无关。判断信息是否属于个人隐私核心就在于,公民本人是否愿意他人知晓,以及该信息是否与他人及社会利益相关。如个人日记,身体缺陷等。患者隐私是指在医疗机构治疗期间的个人隐私。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保密。泄露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一、在网上传播隐私怎么处罚隐私是个人不愿向社会公开的内容,对于他人的隐私,我们应当尊重。隐私必须具有合法性、秘密性,他人可以放弃自己的隐私,但是我们不得侵犯别人的隐私。民法典人格权编不仅完善了对隐私的定义,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也作出了新的规定: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地址、行踪信息等均属于个人信息的范围。我国刑法是没有个人隐私罪这一罪名,而与个人隐私相关的罪名是
    2023-03-10
    331人看过
  • 个人隐私被泄露如何维权
    个人隐私被别人泄露应当及时报警,要求对方停止侵权和赔偿损失;如果被泄露了重要的信息,例如银行卡等信息,要尽快的更改账号和密码、尽可能的收集相关的证据,如果对方不肯停止侵害的,想要起诉维权的,也可以收集证据尽快到法院提交起诉状。个人隐私泄露怎么处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拒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用户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的规定,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定罪处罚。《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
    2023-08-17
    350人看过
  • 报案会不会暴露个人隐私?
    个人报案能保证隐私。公民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警察非因案件需要并依法定程序,不得查询个人隐私资料。对于个人隐私,警察有保密的义务,如果随便说出别人的隐私,要承担法律责任,当事人完全不用担心。对违反纪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时可以对其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措施。泄露个人隐私如何定罪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泄露个人隐私的,定为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定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二十二条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二)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三)弄虚作假,隐瞒案情,包庇、纵容违法犯罪活动;(四)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人犯;(五)非法剥夺
    2023-07-05
    195人看过
  • 如何对泄露个人隐私的行为进行惩罚
    一、如何对泄露个人隐私的行为进行惩罚泄露个人隐私的定罪量刑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构成侮辱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二、个人隐私权纠纷民事诉讼时效是多久个人隐私权纠纷民事诉讼时效是三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三、个人隐私权纠纷民事诉讼流程1.
    2024-03-08
    307人看过
  • 个人隐私泄露会有什么影响
    一、个人隐私泄露会有什么影响个人隐私的泄露无疑会给个人带来多方面的负面影响。1.我们可能会遭受到无休止的垃圾短信的侵扰。这些短信可能来自各种推销、广告,甚至是不法分子的欺诈信息。2.隐私泄露还可能导致骚扰电话的频繁出现。原本只有亲朋好友知道的电话号码,可能会被陌生人频繁拨打,推销各种产品或服务。这种骚扰不仅令人烦恼,还可能暴露我们的个人信息,增加被诈骗的风险。3.隐私泄露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后果,如垃圾邮件的泛滥。一旦个人信息被泄露,我们的电子邮箱可能会收到大量无用的广告邮件,甚至包含恶意软件的链接,严重威胁我们的网络安全。二、隐私泄露带来骚扰隐私泄露的骚扰并不仅限于短信和电话。1.在某些情况下,不法分子还可能利用我们的个人信息进行诈骗。他们可能会编造一些耸人听闻的消息,诱导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进而骗取我们的钱财。这种诈骗行为不仅令人愤怒,更会对我们的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2.隐私泄露还可能
    2024-07-25
    176人看过
  • 泄露个人隐私110管吗
    法律综合知识
    一、泄露个人隐私110管吗在涉及隐私权遭受损害时,当事人有权选择前往相应地区的公安部门提出申诉请求。隐私这一名词,代表了个人生活宁静以及那些仅愿标明为个体所有而不希望公之于众或为他人视线触及的私人空间、秘密行动、机密讯息等方面的权益。对于未经许可便擅自进行窥视、拍摄、窃听乃至散播他人物品隐私的行径,相关法规将进行严惩:处以五天以下的监禁或者五百元以内的罚金;若此种行为情节较为恶劣,则可能面临五天至十天的额外监禁,同时还需缴纳五百元人民币以内的罚款。除非获得授权或者得到权利方的明确允许,否则各类组织或个人都不得从事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违法行为。另外,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国家机关、行使行政职能的法定机构及其工作者在履行岗位职责过程中所了解到的有关自然人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也必须严格保守机密,决不能泄露给他人或是非法提供给第三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
    2024-03-31
    109人看过
  • 泄露他人个人隐私会构成哪种罪?
    泄露个人隐私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侵犯个人信息罪的量刑标准如下:1、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如下:1、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2、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3、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在帖子上泄露个人隐私算侵权吗属于,对于在任何渠道泄露他隐私都是对他人的隐私侵权,如果有人发的帖子侵犯了个人隐私,当事人可以要求网站管理者删除,如果其不删除,须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侵害隐私权或者侵害隐私利益的责任构成,必须具备侵权责任构成的一般要件,即须具备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四个要件。所适用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
    2023-07-20
    409人看过
  • 未成年侵犯个人隐私权怎么办
    一、未成年侵犯个人隐私权怎么办若未成年人对他人的个人隐私构成了侵犯,那么应当由他们的法定监护人为其过错承担侵权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监护人已竭尽全力履行其监护义务以减少或避免对受害者的侵害,则其应承担的侵权责任可相应地减轻。倘若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自身原因给他人带来损害,他们应该首先用自己的财产来支付赔偿费用;如赔偿款仍有不足之处,剩余部分则应由他们的法定监护人负责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二、未成年侵犯肖像权如何判一般不会判刑。国家对于侵害未成年肖像权的责任方式主要是民事责任方式。该民事责任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
    2024-04-08
    302人看过
  • 公职人员泄露个人信息对个人隐私的影响如何?
    公职人员泄露个人信息犯罪。公职人员泄露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取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规定处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处以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项规定处以罚款。公职人员泄露个人信息怎么处理公职人员泄露个人信息的处理是:1、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公职人员将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时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公职人员犯此罪的,应当从重处罚。《中华人民
    2023-07-02
    64人看过
  • 如何解决个人隐私泄露的问题
    触犯个人隐私可以要求对方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根据相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3、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4、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5、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6、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侵犯个人隐私权律师函律师函是指律师接受客户的委托就有关事实或法律问题进行披露、评价,进而提出要求以达到一定效果而制作、发送的专业法律文书。侵犯个人隐私权律师函需要委托人隐私权受侵犯的事由,涉及的相关法律条款,警告的事由以及律师事务所的落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
    2023-07-12
    58人看过
换一批
#侵权损害赔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侵权行为是指侵犯他人的人身财产或知识产权,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违法行为。侵权行为发生后,在侵害人与受害人之间就产生了特定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即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 更多>

    #侵权行为
    相关咨询
    • 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哪些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7-17
      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
    • 2022年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多少周岁未成年人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13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发现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情形,都有权劝阻、制止或者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控告。
    • 个人所得税会泄露个人隐私的吗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8-23
      1.一般不会,因为泄漏隐私是一种违约责任,是违法行为,所以要到正规网站或官网进行登录,避免信息外漏你做的个人所得税是官网所以是比较安全的。不会的。国家税务总局开发的个人所得税APP是充分考虑个人信息安全的,不会泄露个人隐私。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
    • 慈善组织有没有权利泄露受益人个人隐私?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29
      《慈善法》第六十二条规定,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服务,应当尊重受益人的人格尊严,不得侵害受益人的隐私。此外,《志愿服务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应当尊重志愿服务对象人格尊严,不得侵害志愿服务对象个人隐私,不得向志愿服务对象收取或者变相收取报酬。《慈善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慈善组织泄露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个人隐私以及捐赠人、慈善信托的委托人不同意公开的姓名、名称、住所、通讯方式等信息的。由
    • 私自暴露个人隐私,是否侵犯个人隐私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08
      个人隐私可以包括指不愿告人或不便告人的事情。隐私权的特征有: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隐私权的内容具有真实性和隐秘性,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受公共利益的限制。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侵犯隐私权: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4、非法刺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