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地域管辖浅析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6 14:20:48 352 人看过

我国行政诉讼法颁行以来,行政诉讼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由于现行的行政诉讼地域管辖原则,使得法院行政案件依法审判遇到诸多障碍,一方面影响到行政诉讼的公平与公正,,另一方面也影响到了行政诉讼的效率。本文尝试剖析行政诉讼地域管辖原则的利弊,为行政诉讼改革作一点有益探讨。

所谓地域管辖,就是确定不同区域法院第一审诉讼案件(包括刑事、民事、行政、执行等案件)的分工与权限,确定不同地区法院管辖权限与分工的制度。《行政诉讼法》第17条对行政诉讼案件的一般地域管辖作了如下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该法条至少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对原具体行政行为提起的诉讼,由最初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二是经复议的案件,如果复议机关维持了原具体行政行为,对原告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的仍然是原具体行政行为,原告只能对原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所以仍由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如果是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法条规定,原告可以选择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或者是复议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由于行政案件的被告只能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由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就是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可见,行政诉讼案件的一般地域管辖仍然遵循了原告就被告的设置原则。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原告就被告地域管辖一般原则,与其他国家法律规定相比,原告选择的余地比较小。如美国法律规定,对于案件有管辖权的地区法院有四种可能:

1、被告机关所在地及其官员居住地;

2、诉讼行为发生地,例如当事人申请撤销行政机关的传票,可向行为地法院起诉;

3、不动产所在地,例如当事人请求恢复被政府机关侵占的不动产,应向不动产所在地的法院起诉;

4、原告居住地,公司的居住地是公司成立地。在这四类法院中,除不动产所在地法院是专有管辖权法院以外,其余几处法院原告可以选择起诉。

上诉法院的管辖也有几种选择:1、原告居住地,主要营业所所在地;2、交易进行地,某种行为发生地;3、被控制事务所在地或控制行为生效地。再如法国行政法庭原则上对其管辖区域内行政机关的决定和行政合同的诉讼有管辖权,但有许多例外,如关于行政合同的诉讼,由合同履行地法庭管辖,如果合同的履行地超过一个行政法庭的管辖区域或不能确定时,由合同缔结地的行政法庭管辖。此外,行政合同的当事人在不违反公共利益的限度内,可以在争议发生以前,约定有管辖权的法院。

笔者认为按照原告就被告原则,设置行政诉讼案件的一般地域管辖权,存在如下弊端:

一是法院在外部关系上不独立,这是司法权地方化的影响。我国法院系统是与行政区划对应设置的,司法辖区与行政辖区合一,法院的人事任免和财政供给分别受同级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的控制,在实质性权力关系上还受地方党委领导。这样,在现实中造成了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和执行难的现象。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争议的司法手段,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为了维持其行政决定,避免败诉,往往通过上述机关利用工作指导、人事任免、经济控制等权力来贯彻自己的意志,对法院、法官施加压力,从而干预审判权的独立行使。因此,按原告就被告原则设置管辖权,不能便于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

二是不能真正有利于人民法院查证与执行。随着我国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建立和不断强化,职权主义诉讼模式日趋弱化,并为现代的司法理念和现实环境所扬弃。人民法院调查取证的范围越来越窄,举证质证只能是当事人双方的事情,法官只是被动中立裁判。当事人举证不能,当事人自行承担法律后果。因此,有利于人民法院查证的基础将不复存在。就利于人民法院执行而言,已被现实司法环境所否定,因为地域管辖已反而是造成执行难一个重要因素。

三是不能真正有效方便当事人诉讼。人民法院针对行政案件的干扰往往无力排除,对行政案件往往不敢受理不敢裁判,当事人不能得到一个公正的说法,既损害了司法尊严,又引起当事人进一步的上诉、申诉、缠诉、信访,更是增加了当事人的诉累,并不能真正实现便于当事人诉讼的目的。

当然,行政诉讼诸多困境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一般地域管辖权的设置。但是目前整个司法体制改革尚需时日的情况下,可以尝试通过对原告就被告的一般地域管辖作一些改革,解决行政案件审理过程中遇到的部分难题。

现实中,司法受到行政的极大干预,尤其是在由基层法院审理本县(市)政府作被告的行政案件中,来自政府(包括同级党委)的压力非常巨大。根据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被告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且基层人民法院不适宜审理的案件或者社会影响重大的共同诉讼、集团诉讼案件列入《行政诉讼法》第14条所称的本辖区内重大、复杂案件而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浙江省依据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在行政诉讼管辖制度革新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异地交叉审判。

所谓异地交叉审判的基本设计是:依法对被告是县级政府和重大集团诉讼(10人以上)的行政案件实行异地交叉审判,即由中院直接受理此类案件,受理后依法指定给被告所在地外的其他基层法院审判。具体操作步骤是:①对于被告为县级政府和10人以上集团诉讼案件,由原告直接向中级法院起诉,或者由基层法院移送中级法院管辖;②中级法院审查后,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作出立案受理并确定由被告所在地之外某基层法院审判的裁定;③接受案件移交的法院,按照立案程序立案后进行审判;④通常采取就近原则和随机指定异地法院原则,以方便原告和防止滋生新的干扰。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实行异地交叉审判模式前,浙江临海市人民法院2002年度共受理本辖区内行政案件96件,行政机关败诉的仅1件,败诉率为1%。在实行异地交叉审判后,该市移送其他基层法院审判的行政案件有8件,政府败诉的有7件,败诉率为87.5%;而外县市移送该市法院审判的行政案件有2件,政府全部败诉,败诉率为100%。其他实行异地交叉审判地区的情况基本相似。异地交叉审判的实践使得行政诉讼管辖制度出人意料地承担起部分实现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的功能,从而成为司法改革的突破口之一。

借鉴浙江的异地交叉审判制度,设置我国行政诉讼案件一般地域管辖的异籍管辖制度,提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的抗干扰能力,可以采取两种模式:

第一模式:提级审判,即提高一审行政案件管辖的法院级别,使行政诉讼案件脱离行政机关的辖区限制。由级别较高的法院审理级别较低的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既能使行政案件脱离行政机关的辖区干扰,又符合上级服从下级的行政权行使的惯例。

第二模式:异域管辖。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的指定管辖制度,一审行政诉讼案件统一由上一级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后,将被告为甲区的行政机关的案件指定乙区法院管辖,反之亦然,依此类推。案件受理相对集中后,由上级人民法院在辖区内均衡分配,可以解决辖区内行政案件过度集中在某几个基层法院,而其他基层法院行政审判资源被闲置的状况。目的在于是使行政诉讼案件脱离行政权的干扰和破坏。

在依法审判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深层次探讨我国行政诉讼地域管辖改革,对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独立行使审判权,摆脱地方保护和来自各方面的非法干预以及方便当事人行政诉讼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7日 08:5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行政诉讼地域管辖相关文章
  • 哪些情况下采用特殊地域管辖,行政诉讼中的特殊地域管辖?
    一、哪些情况下采用特殊地域管辖采用特殊地域管辖的情况有:1.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2.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3.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4.因铁路、公路、水上、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5.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6.因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7.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事损害事故索赔提起的诉讼。8.因海难救助费用提起的诉讼。9.因共同海损提起的诉讼等。二、行政诉讼中的特殊地域管辖有哪些情况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特殊地域管辖有两种情况:1.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而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主要目的是方便公民起诉,防止行政机关规避法律。2.因不动产而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
    2023-06-06
    163人看过
  • 浅析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管辖
    一、浅析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管辖1.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管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八条明确规定,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2.这一规定旨在确保案件审理的便捷性和效率,同时对于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情况,同样规定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保证了法律适用的明确性和争议解决的及时性。二、劳动争议案件的类型及受理范围1.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范围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相关法律文本明确界定的。2.该受案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开除、除名争议,工资、保险、福利等方面的争议,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争议。3.此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工人,以及个体工商户与帮工、学徒间的劳动争议也适用本规定,确保了各类劳动关系的争议都能得到合理的处理。三、请律师的优势1.选择专业律师的好
    2024-01-08
    226人看过
  • 确定行政诉讼管辖区域的方法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行政诉讼被告怎么确定下列组织后机关为行政诉讼的被告:1、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2、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3、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为,该组织是被告。4、委托某一组织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四条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第十五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一)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二)海关处理的案件;(三)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四)其他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第十六条高级人民法院管辖
    2023-07-03
    165人看过
  • 浅析征地拆迁维权之行政诉讼
    说起打官司,很多被征收人就是满脑门子官司:第一,这辈子没有打过官司,因为拆迁跟政府打官司,我会不会被报复?第二,能不能保证100%赢?第三,赢了官司,钱拿不拿得到?其实很多时候,律师面对这些问题,也只能苦笑而不知如何作答。关于提起行政诉讼这个事情,就像我们走到一个无法回头的死胡同,退无可退,怎么办呢?只有开挖掘机把那墙给拆了。作为专业做征地拆迁维权的律师,我们比当事人更深刻地领悟,我们的终极目的是帮助当事人获得公平合理的补偿。然而,你凭什么可以跟手握强大公权力的征收方去讨价还价呢?那是因为我们手里还有法律这个武器。没有几个回合的交锋,别人不知道你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决心有多强,更不知道你利用法律这个武器的能力有多强,没有人愿意跟你真心诚意来谈一谈的。所以,在征地拆迁维权过程中,打官司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以打促谈,打得征收方心服口服,迫使其坐下来跟被你谈一谈公平、合理的补偿。因此,行政诉讼成
    2023-04-30
    62人看过
  • 行政诉讼管辖中的特殊地域管辖规定的目的是什么
    我国民事诉讼法通常将地域管辖划分为三类,即一般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与专属管辖。其中,一般地域管辖在性质上为属人管辖,以法院辖区与当事人的隶属关系为标准来确定管辖。特殊地域管辖在性质上属于对物或对事管辖,其以法院辖区与诉讼标的或法律事实的隶属关系为标准来确定管辖。其设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体现“两便原则”,即便于当事人经济、快速地进行诉讼,便于法院更好地审判、合理配置资源。由此可见,一般地域管辖与特殊地域管辖是两种不同的地域管辖,两者系竞合关系,在适用上并无先后之分。也就是说,适用特别地域管辖的案件,依诉讼标的诸要素所确定的法院固然有管辖权,被告住所地法院也同时拥有管辖权,两者之间实际上为一种选择适用的关系,而具体选择向哪一个法院起诉,则完全取决于原告的意愿。专属管辖则是指法律强制规定某类案件只能由特定的法院进行管辖。它具有极强的排他性,不仅排除对一般地域管辖和特殊地域管辖的适用,同时还完全排
    2023-06-13
    216人看过
  • 行政诉讼案的法院地域管辖指的是哪些?
    行政诉讼案的地域管辖是指同级人民法院之间,按照各自辖区对第一审行政案件审理的分工。行政诉讼主要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确定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行政诉讼法》第十八条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
    2024-04-18
    62人看过
  • 浅析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一、行政指导的含义与性质行政指导是行政机关在其职责范围内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而采取的复合法律精神、原则、规则或者政策的指导、劝告、建议等不具有国家强制力的行为。学界对于行政指导的含义存在不同的认识,主要有非权力行政执法活动说、非权力行政方式说、非强制性行政管理手段说、权力性行政行为说、非职权行为说、弱权利性行政行为说等,但基本看法还是一致的:第一,行政主体使用非强制手段。第二,取得相对人同意与协力。第三,借以达到行政目的。①虽然行政指导的含义明确,但性质上却存在分歧,主要争论集中在行政指导是事实行为还是行政行为。大多数学者认为行政行为与事实行为区分的重要标志是某一行为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是否有影响,其能否引起法律效果的产生。而行政指导是行政主体以建议、劝告、指导等非强制性的方式实施的,但在其背后,却有着行政权的支撑,也即行政主体未达到管理的目的,会依靠其拥有的行政权、以非强制的方式来达
    2023-06-06
    450人看过
  • 探讨行政诉讼中特殊地域管辖的合法性
    特殊地域管辖是指以诉讼当事人或诉讼标的所在地来确定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的管辖。包括两种情况:1)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2)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行政诉讼中如何确定管辖行政诉讼管辖确定方式如下:1、一般经过复议,无论复议机关维持决定或者做出改变决定或者不作为,都可以选择原机关所在地或复议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2、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3、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专属管辖。4、经复议的选择管辖,可以按一般标准由原行为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根据原告的选择来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九条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
    2023-07-06
    362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如何确认特殊地域的管辖权
    一、行政诉讼中如何确认特殊地域的管辖权行政诉讼中确认特殊地域的管辖权的规则是:1.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2.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行政诉讼法》第十九条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行政诉讼法》第二十条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二、行政诉讼一般地域管辖法律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八条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2023-10-20
    109人看过
  • 行政处罚的地域管辖及级别管辖
    行政处罚地域管辖权包括违法行为的实施地、结果发生地和发现地。地域管辖是指在同级行政处罚机关之间处理违法行为的分工和权限。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一、物业保安有权利锁车吗保安没有执法权,随意扣押他人财物是可以进行投诉、维权的,严重的话,建议拨打一一零、或者走法律程序,要求保安其所在物业赔偿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行政处罚只能由行政机关行驶,以此法律,保安作为非行政机关人员,没有行驶处罚的权利,所以是不能随意锁车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第二十条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
    2023-03-05
    371人看过
  • 特殊地域的管辖权如何确定于行政诉讼
    一、特殊地域的管辖权如何确定于行政诉讼特殊地域管辖是指以诉讼当事人或诉讼标的所在地来确定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的管辖。包括两种情况:1.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2.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行政诉讼法》第十九条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行政诉讼法》第二十条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二、行政诉讼的时效是多久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三、行政诉讼多长时间做出判决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诉
    2023-10-27
    198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一般地域管辖制度改革之构想
    一、“原告就被告”原则与“两便原则”的关系与冲突。地域管辖,就是确定不同区域法院第一审诉讼案件(包括刑事、民事、行政、执行等案件)的分工与权限。①《行政诉讼法》第17条对行政诉讼案件的一般地域管辖作了如下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②法条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对原具体行政行为提起的诉讼,由最初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二是经复议的案件,如果复议机关维持了原具体行政行为,对原告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的仍然是原具体行政行为,原告只能对原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所以仍由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如果是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法条规定,原告可以选择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或者是复议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由于行政案件的被告只能是作出具体行政行
    2023-04-22
    325人看过
  • 浅析行政诉讼举证规则
    我国《行政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若干问题的解释》对被告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规定了一些特殊规则。一、被告承担应当举证的范围。首先,被告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既要向法院提交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英文摘要]:[关键字]:[论文正文]:我国《行政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若干问题的解释》对被告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规定了一些特殊规则。一、被告承担应当举证的范围。首先,被告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既要向法院提交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事实根据,也要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全面证明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其次,被告承担举证责任,只针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即当不能证明其行为合法时,应当败诉。二、被告举证的时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的10日内提供证据、依据,如果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的,将被认为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这一规定相对于最高人民法
    2023-03-16
    91人看过
  • 行政复议有地域管辖吗
    审计行政复议
    一、行政复议有地域管辖吗地域管辖是在级别管辖的基础上解决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分工,包括一般地域管辖和特殊地域管辖。1.一般地域管辖:地域管辖的一般原则是,行政案件原则上应该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首先,地域管辖以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为原则,其次,经过行政复议的,原则上无论复议机关作出何种复议决定,由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行政复议机关改变具体行政行为的情形有: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所认定的主要事实和证据的;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所适用的规范依据并对定性产生影响的;撤销或部分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或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处理结果的。三种情形中存在一种即为改变。2.特殊地域管辖:不同于地域管辖的一般规定为特殊地域管辖,具体包括以下三种:(1)经过复议的选择管辖。行政案件经过行政复议,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不仅作出原具体行政行
    2023-06-06
    435人看过
换一批
#行政诉讼管辖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行政诉讼地域管辖是指确定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各自管辖的地域内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地域管辖是行政诉讼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其目的是为了保障行政案件得到公正、及时、有效的审理,避免出现管辖混乱、重复处理或推诿扯皮的情况。根据行政诉讼法... 更多>

    • 行政诉讼中的地域管辖和域外管辖怎么理解?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9-14
      行政诉讼的一般地域管辖是行政诉讼最先选择适用的。法律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
    • 行政诉讼管辖区域分怎样划分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11-05
      根据中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的管辖可分为法定管辖和裁定管辖。法定管辖包括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裁定管辖包括指定管辖、案件的移送和管辖权的转移。 一旦经过复议,无论复议机关维持决定或者做出改变决定或者不作为,都可以选择原机关所在地或复议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一般地域管辖采取了“原告就被告”原则。行政案件原则上: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
    • 虚假诉讼罪地域管辖限额和申诉地域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18
      虚假诉讼罪地域管辖是怎样的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虚假诉讼罪犯罪主体是什么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单位或者是个人。 在通常情况下,行为人进行虚假诉讼是以“捏造事实”、伪造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来欺骗司法机关。除此之外,虚假诉讼罪还有可能以“隐瞒真相”的方式进行。在民事诉讼中
    • 什么是行政诉讼,如何理解行政诉讼的共同地域管辖,其三种诉讼请求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08
      共同地域管辖是指两个以上人民法院对同一行政案件均有管辖权,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任何一个法院起诉。根据规定,共同地域管辖包括三种情况:(1)经过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或者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共同管辖。(2)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件,由原告所在地或者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共同管辖。(3)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案件,如该
    • 2022年应该如何理解行政诉讼的一般地域管辖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3-12
      1、行政诉讼的一般地域管辖是行政诉讼最先选择适用的。 2、法律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3、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4、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