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家解析行政诉讼案件应注意什么
1.不能对抽象的行政行为提出起诉。
2.注意复议前置的情况。对某些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法律规定必须要先向作出该行为的机关的上级机关提出复议请求,不服复议决定的,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对有些行政行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具体可参看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
3.注意诉讼时效。行政诉讼法规定了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出起诉的时效方面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四项:
(1)向复议机关申请复议的,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2)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是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4)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4.注意被告主体的问题。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二、行政诉讼中的时间计算有哪些规定
行政诉讼的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期间以时、日计算的,其开始的时、日不计算在期间内,而应从开始时、日的次时、次日起算;
2.期间以月、年计算的,其起算以日为标准,经过期间的实际月数或年数,以与开始期对应的那一日为期限届满。而不是以月的第一天起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八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属于其自身的原因耽误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限内。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特殊情况耽误起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三、行政诉讼要遵循哪些原则
1.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行政审判权原则;
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3.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
4.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5.使用民族语言文字原则;
6.当事人有权辩论原则;
7.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原则;
8.人民检察院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四十八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属于其自身的原因耽误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限内。\n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特殊情况耽误起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
行政赔偿诉讼时效:解析强拆案件
171人看过
-
专利行政诉讼案件的策略
450人看过
-
什么是价格行政诉讼?提起价格行政诉讼应注意哪些问题
142人看过
-
行政诉讼案件可以适用调解的有什么案件
391人看过
-
行政诉讼的诉讼程序全面解析
178人看过
-
行政诉讼起诉所需条件的详细解析?
165人看过
-
行政诉讼案件“案情解析”怎么写?要写什么内容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061、陈述案件的来源,对案情的分析(对案件的看法),结论。2、案件的来源,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情况、案件事实的分析与认定(要谈对证据的采信和理由),对案件的处理意见,最后,报什么部门或领导讨论或批示。
-
提起行政诉讼应注意什么什么问题?提起行政诉讼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06一、应符合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一)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具体包括:1、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当记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 2、当事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当记明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1、诉讼请求即实体权利的主张,以便使受诉人民法院明确其在诉讼上的要求以及通过此次诉讼所欲达到的具体目的。 2、提出诉讼请求的客观基
-
在理解行政诉讼管辖问题时,应该注意什么?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北京在线咨询 2022-02-28管辖是指关于不同级别和地方的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分工,是涉及行政审判的组织体制、公民诉权保护、宪政分权体制等基本问题的重要诉讼法律制度。在理解行政诉讼管辖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1、管辖是普通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分工。专门法院,如海事法院、军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等,不受理和执行行政案件。对此,《行诉法解释》第6条第2款规定:专门人民法院、人民法庭不审理行政案件,也不审查和执行行政机
-
民事诉讼调解案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福建在线咨询 2023-09-011、态度和蔼,把握调解主动权。 2、熟悉案情,理顺调解思路。 3、遵循法定程序,做好调解准备工作。 4、多做简易调解工作,注意调解言词。 5、调动调解力量,结合调解。六、感情软化、适当加压及冷处理。七、连续作战当庭结案、及时送达。八、立身正、持公心、消私欲。九、注重调解后续工作。
-
行政诉讼立案应当提交什么文件?新疆在线咨询 2021-12-01行政诉讼案件立案所需材料1。提交起诉书原件,并根据被告行政机关的数量提供相应的复印件。证明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果原告是自然人,应提交身份证明材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复印件、港澳同胞身份证明复印件;原告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提交主体登记材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或者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材料或者社会法人登记证,并提交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或者主要负责人证明(加盖公章)。受委托代为起诉的,应当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