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到期,员工自己不想续签,公司想续签的话是没有生活补助金的。劳动合同到期,员工自己想续签,公司不想续签的话是可以申请生活补助金的。
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1、仅就合同到期不续签的经济补偿而言,是从2008年1月1日以后开始计算的,标准为《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的规定。
2、经济补偿基数,以你在劳动合同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为准。
3、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为一年。
已经具备可与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资格,合同到期后,只要你提出,公司就必须与你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不得擅自终止。否则,公司需承担支付《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的法律责任。而不只是支付经济补偿了事。
-
赔偿金和生活困难补助费
356人看过
-
【交通事故赔偿方法】残疾者生活补助费生活自助具费的赔偿
288人看过
-
生活补助费是否免征个税
221人看过
-
生活自助具费的赔偿
252人看过
-
职工被除名是否应发生活补助费
116人看过
-
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生活补助、安置费
269人看过
合同终止是指合同当事人消除继续合同的未来效力。合同终止有以下几点: 1、债务已按约定履行; 2、解除合同; 3、债务相互抵销; 4、债务人依法提取标的物; 5、债权人免除债务; 6、债权债务属于一人; 7、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 更多>
-
劳动合同到期后如何处理,劳动合同到期后的生活补助费是否应该支付安徽在线咨询 2022-01-23合同到期,双方应立即终止。如双方协商一致可续签劳动合同。任何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按照劳动保障部劳社厅函[2001]280号文件规定,《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国发[1986]77号文)废止后,国有企业职工劳动合同期满与企业终止劳动关系后有关生活补助费的支付问题,以《规定》废止时间(2001年10月19日)为准,对在《规定》废止前企业录用的职工,劳动合同期满后与企业终止劳动关系
-
经济补偿金和生活补助费能否兼得生活补助费与经济补助费两者的区别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1-25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终止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有关问题的复函》规定,经济补偿金是指在劳动合同解除时,企业按照《劳动法》及其配套规章《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规定,支付给职工一定数额的补偿金。而生活补助费是指根据《广东省劳动合同管理规定》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在劳动合同期满双方不续约的情况下,由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的补助金,其在本质上具有补助性。但在某些情况下,经济补偿金与生活补助费的概念
-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劳动者是否可以获得企业的生活补助金和生活费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22根据《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暂行规定〉废止后有关终止合同支付生活费问题的复函》(劳社厅函〔2001〕280号)规定:一、《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暂行规定》(国发〔1986〕77号)(以下简称《规定》)废止后,国有企业职工劳动合同期满与企业终止劳动关系后有关生活补助费的支付问题,地方有规定的,可以按地方规定执行。地方没有规定的,以《规定》废止时间为准,对在《规定》废止前企业录用的职工,劳动
-
残疾赔偿金是否包括住院生活补助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17没有生活补助金这个赔偿项目;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也不包括护理费、误工费,这两个是单列的,而且工伤中没有单独赔偿误工费的,只有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
-
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中的医疗费误工费、生活补助费、生活补助费是什么安徽在线咨询 2022-02-06首先,因交通事故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首先要有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这是所有赔偿责任依据的开始。 其次,对于因交通事故引起的致人人身损害,主要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住院费,护理费,营养费,误工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精神损害赔偿等。建立的基础是伤残等级鉴定基础之上。伤残等级鉴定是由专门的鉴定机构鉴定。 第三,伤残等级后确认后,依据当地的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以及受害人的年龄、户籍来确认各项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