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犯罪的既、未遂问题可以区分下列几种情况分别认定:
(1)对于行为人通过国家设置的海关监管场所闯关走私的,只要走私货物、物品到达海关查验关口,或者进入海关专设的监管货场而被查获的,应当认定为走私既遂。
(2)对于行为人携带、运输走私货物、物品绕关走私的,只要走私货物、物品到达国(边)境线的,应当认定为走私既遂。
(3)对于行为人采用在境内邮寄货物、物品方式进行走私的,只要行为人在邮政部门办理完毕邮寄手续,即应当认定为走私既遂;如果在办理邮寄手续过程中被查获的,应当认定为走私未遂。
(4)对于行为人故意实施上述走私行为,但属对象不能犯情形的,应当认定为走私未遂。
一、经济原因
国家对外贸易的过严管制和内外商品差价悬殊,是走私犯罪的内在原因。中国自1978年后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日益暴露出中国同其他经济发达国家的真正差距,其表现之一是中国国内市场的许多商品与国际市场上的同类商品之间的差价悬殊很大。年产3万辆的天津夏利轿车国内售价至少8万元人民币,而同类车在国际市场上最多只能卖到6千美元;上海桑塔纳2000型轿车国内售价大约18万元人民币,而同类车在国际市场最多只能卖1万美元等等。虽然中国自1993年开始对许多商品降低了关税,但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关税仍然是比较高的。由于这一原因的存在,一些不法分子依靠冒险走私获取巨额利润就存在了必然性。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少地方和部门对走私活动进行纵容和支持,这些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促使走私活动增多,少数地方政府和部门把地方利益﹑局部利益至于国家利益﹑全局利益之上,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挖国家墙角,损人民利益,助长了走私犯罪的猖獗。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已经自觉不自觉地成了走私活动的防空洞,保护伞。
二、通关走私
是指通过设立海关的进出口口岸,以隐蔽的方式逃避海关监管,偷运应税、禁止或限制货物物品进出境的行为。依照海关法律的规定,进出境的货物、物品和运输工具必须接受海关监管,因此,要想在通关环节逃避海关监管,达到走私进境的目的,必须采用伪报、藏匿、蒙混和闯关等隐蔽而不被海关察觉的方法进行。伪报是指表面上接受海关监管,向海关进行申报。但不如实申报,是一种隐瞒真实情况的申报,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常见的伪报内容有:货物和物品的名称、数量、规格、原产地、贸易性质等。
藏匿是将携运的进出境货物或物品隐藏在一个允许进出境物件的某一个部位,随该物件一同进出境,逃避海关监管。由于藏匿的部位和特点不同,它又分为四种形式:
一是挖空藏匿。它是利用物件某个部位的一定的厚度,经过加工挖出一个适当的空位,藏入私货并弥合切口。
二是夹藏。它是指利用物件结构的自然空隙藏入物品的方法,可能出现自然空隙的情况有物件结构形成的自然空隙,还有拆除物件结构中某些配件而形成的人为空间。
三是人身人体藏匿。它是利用人体外部和服饰隐藏或绑扎物品的方法。人体藏匿一般是利用人体内腔部位隐藏物品。走私者利用这些部位,如肛门、阴道、肠胃和口腔等进行走私。
四是特制工具藏匿,它是利用专门为走私需要并经过专用设备加工而制成的特别物件隐藏走私物品的方法。特制的含义是指具有一种行业性技能或行业性加工设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将物品藏入物体的专门制造,如,手提箱在制作过程中藏入毒品。挖空和人为空隙的形式不属于特制。蒙混包括变形蒙混和伪装蒙混两种方式。前者是指利用走私物品的可塑性和延展性,改变物品的原来形象,如把黄金加工变形镀色制成日用器皿。后者是指运用同走私物品体形、色泽相似的物品包装、形状或颜色掩护走私物品进行蒙混。
闯关是指行为人既并不向海关申报,又未藏匿应申报货物或物品,利用海关监管某些制度或漏洞,乘机携运进出境的一种方法。闯关走私主要发生在旅客进出境过程中,走私者利用海关红绿色通道制度允许旅客选择绿色无申报通道进出境的便利,将国家应税、禁止或限制的货物物品携带进出境。
-
走私犯罪未遂犯与既遂犯的再辨析
186人看过
-
走私毒品罪的认定方法及其既遂未遂的鉴别
99人看过
-
认定抢劫罪未遂和既遂的程序
344人看过
-
走私废物罪中的未遂与既遂之别
495人看过
-
如何认定走私假币罪既遂?
403人看过
-
犯罪未遂和犯罪既遂的区别,犯罪未遂如何量刑
193人看过
走私犯罪是指在违法、未经授权或逃避监管的情况下,跨越国家边界非法运输、销售或持有禁止或限制进出口的商品,如毒品、武器、珍稀动植物及其制品等。这种犯罪行为往往涉及秘密交易网络、贿赂官员、欺诈手段等,以规避法律和海关监管。 走私犯罪对社会造成负... 更多>
-
走私犯罪如何认定既遂与未遂海南在线咨询 2023-11-10是否在海关监管现场被查获的。走私罪,是指个人或者单位故意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通过各种方式运送违禁品进出口或者偷逃关税,情节严重的行为。实践中在大部分情况下均可认定该类犯罪为未遂并应依法从宽处理,则必有违立法本意,也不利于对违法犯罪行为实施有效打击。
-
犯罪既遂的认定标准是什么?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14对于实行犯、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应当以“犯罪构成要件要素齐备说”作为认定犯罪既遂的标准,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行为人仅仅实现了其实施犯罪的故意,导致了基本犯罪构成结果以外的严重结果的犯罪,足以造成某种危害结果的特别危险状态而构成既遂的犯罪犯罪既遂是犯罪的一种基本形态:1,在司法上。根据刑法分则各种犯罪构成的具体规定和刑法的一般理论,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把这种情况成为犯罪未遂,没有实现
-
什么是既遂和未遂犯罪江西在线咨询 2023-02-21犯罪既遂,是指犯罪得逞,也即发生了行为人希望或者放任的、行为性质决定的危害结果。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是犯罪未遂。未得逞是针对于犯罪完成形态既遂来说的,一个犯罪如果构成既遂就不能构成犯罪的未完成形态,而且未得逞并没有强调没有导致损害结果,而是没有达到该罪的全部构成要件。
-
侵犯著作权罪既遂未遂怎么认定西藏在线咨询 2021-12-21一般侵犯作权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有下列侵犯作权或者与作权有关的权利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未经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传播文本作品、音乐、艺术、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二)出版他人
-
得盗罪未遂和犯罪既遂河北在线咨询 2023-07-041、盗窃未遂是犯罪未遂的一种。刑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2、这是对犯罪未遂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总的原则性界定。这一原则性界定也同样适用于盗窃未遂,即盗窃者实施盗窃时在客观上“已经着手”,但又“未得逞”,是盗窃未遂。 3、犯罪既遂是犯罪的一种基本形态,学界关于犯罪既遂的标准存在着争论。在司法上,应当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应当以“犯罪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