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违约的判定标准有哪些规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8-15 07:21:26
50 人看过
根本违约的判定基准是,当任何一方的违约行为被认为是持续性、长期性的,且这些行为已经足以导致合同另一方的主体目的或预定利益无法顺利达成时,便可定义为具备了根本违约的特征。
在此过程中,判定是否属于根本违约的关键性因素,便是违约事项能否对订立合同的初衷及预期效果构成实质上的阻碍和影响。
在确定存在根本违约的情况下,无论是合同的签署者还是违约方都有权行使法定的解除权,而且还能依法主张违约方承担起赔偿损失等相应的法律责任。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根本违约的法律规定有哪一些,根本违约的类型
134人看过
-
2023实际根本违约判定标准
232人看过
-
根本违约认定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140人看过
-
根本违约条款有哪些,根本违约有哪些分类
87人看过
-
根本违约的范围:哪些方面属于根本违约?
453人看过
-
根本违约的构成有哪些类型,根本违约的构成要件
231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根本违约的法律规定有哪一些,根本违约的类型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11根本违约是合同违约的一种表现,它的意思是因当事人的违约行为导致合同不能实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
根本违约引发的根本违约有哪些认定方式河北在线咨询 2023-01-07根本违约,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行为,致使该合同的目的不能实现;根本违约的构成要件是一般违约的构成要件,加上因违约行为导致的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其法律效果是当一方根本违约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
根本违约条款有哪些,根本违约有哪些分类上海在线咨询 2023-02-28根本违约,是指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其他违约行为将导致合同相对方合同目的落空的违约方的严重违约行为。构成根本违约的类型有: 1.履行场合。迟延履行并非必然发生根本违约,但如果合同对履行期有明确的约定,而且履行期之约定在合同中显然处于重要地位时,则迟延履行通常会构成根本违约。 2.不能场合。履行不能得分为原始不能与嗣后不能,区分当事人是否有可归责性而分别可能发生合同无效或债务不履行责任。在当事人
-
-
什么是根本违约的判断标准?广西在线咨询 2023-10-27根本违约的认定条件为,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其他违约行为将导致合同相对方合同目的落空,符合这一条件的就认定构成根本违约。认定根本违约的关键在于违约行为是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 构成根本违约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且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