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劝酒被拒连塞3块枣糕致人死亡,劝酒致人死亡刑事责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1 09:21:34 310 人看过

一、男子劝酒被拒连塞3块枣糕致人死亡

2020年12月,陕西商洛一男子劝酒被拒后,把枣糕强塞客人嘴中致其窒息死亡。

近日,当地法院公布了对该男子的刑事判决书。

判决书显示,男子劝客人喝酒被拒后,要求其吃枣糕代替喝酒。客人吃到第三块吐出,男子又捡起枣糕强塞进客人嘴里,枣糕进入客人呼吸道致死。

事发后,男子与被害人家属达成补偿协议:男子一次性补偿被害人徐某甲家属24万元;被害人家属出具刑事谅解书,不要求追究男子刑事责任。

最终男子因犯过失致人死亡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宣告缓刑三年。

二、劝酒致人死亡刑事责任

劝酒一般不会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同桌喝酒的其他人未尽到相应的照顾义务可能会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但是,如果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极力劝酒导致对方死亡的,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民法典》1165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刑法》第二百三十三亲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哪些情况下劝酒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第一种情况是强迫性劝酒。比如用感情深、一口闷是不是男人,是男人就干了这杯!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者在对方已经喝多了,神志不清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

第二种是明知对方不能喝,仍劝其喝酒。譬如,对方患有心脏病、心肌梗塞等疾病,如果大量饮酒会诱发此病的发作。在这种情况下,强行劝酒需要承担责任。

第三种是未安全护送醉酒者。如果饮酒者已经失去意识或者失去自我行为能力,无法自行安全回家时,酒友或者酒局的组织者应该安全将其送到医院或者家中。如果饮酒者因未被送回家而引发意外受伤甚至死亡,酒友或者酒局的组织者需要担责。

第四种是有关酒后驾驶的。饮酒者酒后要驾车,酒友们未加劝阻,从而引发意外或者其他事故的,酒友需要担责。除了驾车,饮酒者在酒后进行游泳、洗澡、剧烈运动等行为的,酒友未加劝阻而引发意外的,应该担责。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1日 03:4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劝酒喝死人负刑事责任吗
    一起喝酒的人出事故,同桌的人有下列情况的需要承担民事责任:1、强迫性劝酒,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2、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3、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身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4、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一、劝酒出事需要担责的情况有哪些1.明知对方不能喝酒,而劝其喝酒酒友明知与其饮酒的人患有某种疾病、酒量有限,甚至发现饮酒后的不良反应,仍不履行劝阻义务而与之对饮,导致人身损害后果发生的,应认定为具有过错,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2.带有强迫性的劝酒我国各地饮酒文化各不相同,有些地方喝酒常有“敬酒”、“逼酒”的现象,如故意灌酒、用话要挟、刺激对方、不喝就不依不饶等而致醉酒者死亡的,也可
    2023-03-06
    79人看过
  • 喝酒致死后劝酒者是否应负刑事责任
    一、喝酒致死后劝酒者是否应负刑事责任劝酒致人死亡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会承担民事赔偿责任。需要承担责任的是以下几种情形,一是强迫性劝酒,明知对方不能喝酒,或明知对方身体有疾病,对方已经明确表示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仍然劝对方饮酒者,要承担由劝酒引起的一切责任是明知对方喝醉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在无人照顾的情况下存在危险,清醒酒友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醉酒者一旦出事清醒者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是酒后驾车未劝阻,对于醉酒的酒友其他人应当劝阻其不得驾车,如果未加劝阻则就有可能承担由此引发的相应法律责任是宴会的主人应当确保参加宴会的每个人的安全,醉酒者一旦出现意外事故,酒宴召集者就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二、同桌喝酒死人后侵权责任纠纷的诉讼流程怎么走同桌喝酒死人后侵权责任纠纷的诉讼流程有:1.原告起诉。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
    2023-11-21
    117人看过
  • 男子酒驾致人死亡被起诉
    一时贪杯,闹出人命。3月5日,湘潭县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对醉驾男子李某提起公诉。2013年11月的一天晚上,湘潭县石潭镇人李某饮酒后,驾驶一辆摩托车在易俗河镇沿江风光带全封闭施工工地上行驶。途经湘潭二大桥桥下地段时,李某的车子与迎面驶来的一辆摩托车相撞,致使对方驾驶人何某当场死亡。湘潭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认定,这次事故系李某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在禁止通行的地段行驶,致人死亡,不属于交通事故。湘潭县人民检察院认为,李某在禁止通行的地段酒后行车,又造成他人死亡,其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应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而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规定的交通肇事罪。
    2023-04-23
    445人看过
  • 酒后驾驶致人死亡了,酒后驾驶致人死亡刑事责任怎么判?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对交通肇事罪规定了三个不同的刑级(量刑档次):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此处所谓“发生重大事故”;根据《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2、《解释》第2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5)严重超载驾驶的;(6)为逃避法律追
    2023-03-17
    304人看过
  • 喝酒致人死亡人有没有连带责任
    一、喝酒致人死亡人有没有连带责任喝酒致人死亡人不一定有连带责任,如果发生以下情况,则共同饮酒人也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不存在下列情况的,则同桌喝酒的人不承担责任:1.强迫性劝酒。2.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身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3.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法律依据: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二、饮酒后开车罚款多少饮酒后开车罚款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法律依据: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酒驾的处罚规定为: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
    2023-05-22
    280人看过
  • 2023民法典关于劝人喝酒致人死亡的规定
    一、关于劝人喝酒致人死亡的规定是什么1、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条【丧失意识侵权责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己的行为暂时没有意识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损害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没有过错的,根据行为人的经济状况对受害人适当补偿。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醉酒、滥用麻醉药品或者精神药品对自己的行为暂时没有意识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喝酒致人死亡的,要按人身损害死亡进行赔偿,赔偿的项目包括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等。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人身损害赔偿范围】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
    2023-06-08
    348人看过
  • 劝酒者是否应对喝酒致死事件负刑事责任
    一、劝酒者是否应对喝酒致死事件负刑事责任劝酒致人死亡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会承担民事赔偿责任。需要承担责任的是以下几种情形,一是强迫性劝酒,明知对方不能喝酒,或明知对方身体有疾病,对方已经明确表示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仍然劝对方饮酒者,要承担由劝酒引起的一切责任是明知对方喝醉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在无人照顾的情况下存在危险,清醒酒友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醉酒者一旦出事清醒者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是酒后驾车未劝阻,对于醉酒的酒友其他人应当劝阻其不得驾车,如果未加劝阻则就有可能承担由此引发的相应法律责任是宴会的主人应当确保参加宴会的每个人的安全,醉酒者一旦出现意外事故,酒宴召集者就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二、同桌喝酒死人后侵权责任纠纷的诉讼流程怎么走同桌喝酒死人后侵权责任纠纷的诉讼流程有:1.原告起诉。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
    2023-09-28
    376人看过
  •  劝酒者是否应对喝酒后死亡承担责任?
    通常情况下, 由于饮酒过度导致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应由本人承担责任。但如果在明知对方不能喝酒或者已知对方已超过自己饮酒的最大限度, 且自己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控制能力, 仍然劝酒的情况下, 就需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如果饮酒出事,有如下情况劝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强迫性劝酒。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通常情况下,由于饮酒过度导致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应由本人承担责任。但如果在明知对方不能喝酒或者已知对方已超过自己饮酒的最大限度,且自己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控制能力,仍然劝酒的情况下,就需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如果饮酒出事,有如下情况劝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一、强迫性劝酒,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二、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
    2023-09-17
    101人看过
  • 劝人喝酒致死大约赔多少
    一、劝人喝酒致死大约赔多少劝人喝酒致死大约赔几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各地法院对因劝酒或随酒造成人员伤亡的责任范围、比例、赔偿金额等判决差异较大。判决责任的比例从10%到50%不等。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二、酒后驾车处罚的规定是什么酒后驾车处罚的规定如下:1.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2.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3.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
    2023-06-04
    146人看过
  • 劝酒死亡法律责任的依据是什么
    劝酒死亡法律责任的依据,是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一、《民法典》对于侵权责任赔偿的规定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第一千一百八十条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
    2023-03-16
    497人看过
  • 劝酒致使他人身体损害或死亡需要赔偿吗
    劝酒、陪酒使人喝伤、喝死,需要赔偿吗?答案是肯定的,这不仅是善良风俗和基本道德的要求,更是于法有据的。尽管大多数法院审理此类案件都比较谨慎,往往组织调解结案,而不愿意作出判决结果。可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着:“社会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哪些情况下要赔偿?律师表示,饮酒人身亡,下列几种情形,劝酒者要担责。1.劝酒人应当对饮酒人酒量和承受能力作出符合常理的必要判断,并给予必要劝阻。如果没有尽到注意义务,造成饮酒人伤亡的,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组织者、劝酒者、同饮者均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赔偿责任。2.如果对方原来就患有疾病,酒后诱发身亡的,责任又该如何承担?如果没有尽到劝阻义务,劝酒者承担次要责任。如果明知对方身患疾病不能饮酒,仍再三
    2023-06-13
    376人看过
  • 酒后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酒驾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么判刑
    一、酒后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酒驾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么判刑所谓酒后,分为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交通事故醉酒肇事致人死亡赔偿多少钱这已经构成危险驾驶罪和交通肇事罪,本着重罪吸收轻罪,按交通肇事罪处罚,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醉酒交通肇事应当从重处罚。积极赔偿受害人损失,可以减轻处罚。至于醉酒驾驶致人死亡赔偿多少钱方面,应当赔偿医
    2023-04-12
    255人看过
  • 劝架推搡致人死亡需要赔吗
    第三人为劝架推搡当事人,导致其中一方当事人死亡的,如果不属于意外事故的话,其实可认定过失致人死亡,首先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并且,因为没有故意伤害情节,被判刑的话可以从轻判决。另外,劝架的人在承担刑事责任的同时,受害人死亡的,需要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等。《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2024-05-10
    57人看过
  • 劝酒致人醉酒驾驶谁担责
    一、劝酒致人醉酒驾驶谁担责1、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1)、醉酒驾驶者自己承担责任。劝酒人如果有制止行为,醉酒者不听劝止,执意驾驶机动车的,造成酒驾的,一般由醉驾者承担责任;(2)、双方共同承担责任。劝酒者明知其醉驾,对其驾驶机动车行为不制止,劝酒者和醉驾者共同承担责任。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过错责任原则】、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安全保障义务人责任】二、醉酒驾驶应该怎么处罚1、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2、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3、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2023-04-20
    373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劝酒过量致使对方死亡,劝酒人是否应当承担责任?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02
      这种情况下,你们是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的,作为常理之人,逼酒者、劝酒者、敬酒者以及与人赌酒者应当意识到过量饮酒会对人产生不利结果,大量饮酒会导致人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减弱、丧失,甚至有可能造成身体的伤害乃至死亡,而仍进行逼酒、劝酒、敬酒和赌酒,故意让他人醉酒或者放任他人醉酒,或者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饮酒人带来伤害却轻信可以避免,对他人醉酒后造成的损害存在过错,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当的赔偿责任。我国《民
    • 一个人因为强行劝别人喝酒导致劝酒死亡,劝酒判几年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28
      六种行要酒发损害承担律责任甚至要承担刑事责任 第种强迫性劝酒故意灌酒刺激性劝酒种要劝饮酒者发任何都要承担相应律责任 第二种明知饮酒者能喝酒或身体适仍劝其饮酒种要饮酒诱发疾病及酒驾车肇事等承担律责任 第三种共同饮酒任酒友驾车离种情况发交通事故同饮者仅要共同饮酒伙伴承担责任要事故受害相承量相应责任 第四种共同饮酒未醉酒者安全护送饮酒者已失或即失自控制自能力神志清支配自行酒友没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家事共同
    • 喝酒致死劝酒人负什么责任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12
      劝酒者负不负刑事责任要视情况而定,根据刑法第十六条之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劝酒者对喝酒人如果应当知道对方有不能喝酒的疾病,比如有高血压等疾病,但仍拼命劝对方喝酒,那就属于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社会危险性,但由于疏忽大意而实施了,是过失犯罪,其行为就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果并不知道对方不能喝酒,而劝他
    • 醉驾致人死亡劝酒者应承担什么责任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08
      是驾驶者撞到人死亡的,同桌劝酒者是要承担责任的是吗
    • 劝酒后致人死亡法院判决是否会死亡?
      宁夏在线咨询 2023-05-13
      1.强行劝酒而致死,劝酒人应承担民事责任。 2.劝酒致人伤害、死亡案件,劝酒人承担侵权责任的,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条件,劝酒者或请客者才构成侵权。即: 其一,有强行劝酒的行为; 其二,劝酒者有主观故意或在主观上有过错; 第三,喝酒者有损害结果的发生,比如酒精中毒丧命或因酒致人受伤、致残; 第四,这种损害结果与劝解行为存在因果关系。